推書手L | 天鵝與蝙蝠

2022/07/16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東野圭吾 譯者|王蘊潔 出版|皇冠文化
「光和影,白天和黑夜,簡直就像是天鵝和蝙蝠在天空中飛行。」
一位正義感十足的公設律師遭到無情殺害,牽扯到的卻是發生在33年前的另一起殺人事件,明明兇手早已坦承自己所犯下的兩起罪刑,但真相似乎並沒有如此單純,受害者的遺族與加害者的親屬,在因緣際會下卻成了找出真相的夥伴。本書是東野圭吾於Covid-19疫情下寫作出的最新作品,探討的是關於罪與罰的故事,不只是關於加害者與被害者間的罪與罰,更是關於被害人遺族與加害人家屬間的罪與罰,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推理小說。
法說自己是東野圭吾老師的超級書迷,但閱讀路上也還是讀過不少他的書,與宮部幸美、湊家苗並列我最喜歡的日系推理作家前三名,而這本【天鵝與蝙蝠】屬於東野圭吾佳作中的佳作,尤其是書中關於犯罪哲學的討論。雖然還未曾讀過杜斯妥也夫斯基的經典【罪與罰】,但我認為本作所探討的主題真的值得所有人反思,如同德國律師作家Ferdinand von Schirach在【懲罰】一書中所探討的,許多時候,很多行為並不會使我們背負任何法律罪責,無論是因為追訴時效的消滅,又或是面對著並非由自己親自犯下的罪刑時,也許能逃過法律的制裁,但懲罰卻依然會以不同形式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囚禁著當事人的身心靈。
本書藉由三個家庭作為出發點、一名加害者、二名受害者,巧妙地展開了對於罪責與懲罰的思辨,加害者家屬與被害者遺族,本應是互相排斥且完全相反的存在,就像天鵝與蝙蝠一般,但在為了追求真相與解開心牢的路上,以意想不到的方式相遇,一同走上追尋真相的道路。

無法追究的罪

日本刑法昔日對於殺人罪的消滅時效是15年,於2005年修訂延長為25年,而2010年又再次修訂取消了時效消滅制度,但諷刺的是,無時效消滅的制度卻僅適用於修法時時效尚未消滅的案件,意味著罪刑被以犯罪時間為標準劃分成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結果。於是便造成了,發生於1995年4月27日的殺人案件,即便殺人犯坦承了一切罪刑,因為仍然適用時效消滅制度,因此從此無須再付任何刑責,但隔了一天,在1995年4月28日犯下罪刑的殺人犯,卻因為時效消滅制度的取消因此需要背負一輩子的責任,這樣天堂與地獄的差別,看在被害人遺族眼中會是怎麼樣的感受?
當然,此時便會牽扯到本書另一個討論重點,即便一個人在刑法上沒有罪責,是否就真的代表其不會受到任何懲罰?
從加害人的角度出發,對於大多數的人來說,真正可怕的懲罰,在於直面心中的惡魔。很少人能夠不去面對最真實的自己,即便是罪大惡極的殺人犯,無論行為的初衷是什麼、理由是什麼,終究無法背離自己的思想,每當想起自己的所作所為,誰又能毫無悔恨。這樣的悔恨和自責將會永世纏著這些所謂的「無罪之人」,正如書中的兇手,即便過了數十年,曾經作過的事並不會因時間的經過而逝去,反而可能在未來一次爆發出來。

加害者與受害者

對於社會事件中加害者的家屬而言,他們既是社會眼中的加害者,同時也是加害事件中的無名受害者。尤其在當今網路發達的時代,人人都能夠化身成鍵盤柯南,甚至化身為鍵盤法官,對於社會事件,特別是如殺人、重傷罪等重刑的加害人家屬而言,意氣用事的鄉民時常忘記了這些人其實也是事件中的受害者,將自身對於加害者的憤怒加諸於這些家屬身上。
如同書中兇手的兒子,被公司停職、被毫無關係的路人騷擾,這樣的情節在日常生活中不斷上演。書中,律師不斷告誡著加害人家屬,不管說什麼或作什麼,媒體又會如何報導、會引發怎麼樣的反應,即便只是為了查明真相而前往犯罪現場都可能被當成是作秀、或是被指責不夠有誠意、虛偽等,或許荒唐,但這無疑就是現實社會的縮影。現代社會,一旦案件被媒體報導後,就不再只是加害者與受害者兩個家庭間的問題,而是如同獵巫行動般的社會運動,每個人都想成為正義的執行者,但執行的又是誰的正義。

個人認為,這本書比以往東野圭吾的作品討論了更加深沉的社會議題,藉由東野一貫的敘事風格,整體閱讀的體驗仍是非常棒。若要我雞蛋裡挑骨頭的話,美中不足之處還是在於東野圭吾常被詬病的重複描寫的寫作手法,對於部分讀者可能會感到有些多餘,但整體而言,這並不影響我閱讀故事的體驗,我認為這仍然是一本非常有深度的推理小說,值得我們不斷反思裡頭所探討的問題,因為這些問題仍然不斷在每天的電視新聞中不斷上演著。
期望每一個人在做出任何行動前,都能仔細思考可能的結果,推薦給喜愛推理小說的你。

追蹤其它平台
記錄心得為主,爾偶推推書、寫寫文。 主觀意見偏多,文學無雷。 目標是打造一座圖書館。 若你也愛讀書,希望這裡有你需要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