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影響因子(2022刊出)分析:創作者的挑戰

2022/07/17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This photo (under CC licensing) was downloaded from: https://www.flickr.com/photos/melystu/
大約一個月前,期刊的影響因子(impact factor, IF)更新了,跟過去幾年的趨勢大致一樣。這次影響因子的通膨更加明顯,十年前,Nature, Science, Cell等頂級期刊點數大略落在30–40分之間,但今年新的點數更新之後,三大期刊的分數已經成了60分,有趣的是,我一貫追蹤的老牌期刊,如Journal of Neuroscience, JBC, Journal of Immunology等,點數卻只是小幅增加或是原地踏步。這種大出版社的與老牌期刊之間的「貧富差距」越拉越大,我很好奇是什麼原因。
我一直覺得,在學術界的科學家與其他創作者,如Youtuber或是部落客並沒有兩樣,都是作品希望被看見、以及作品能夠被引用(Youtuber或是其他創作者的話就是被其他公眾或私媒體提及)。所以,理論上Youtuber或是部落客的煩憂,學界科學家應該都會有:文章觸及率不好、平台換了演算法導致現在大家看不到自己的文章。很有趣的,很常聽到自媒體的經營者抱怨這點,卻很少聽到學者有類似的擔憂。
大眾對於影音媒體的閱聽習慣從數年前開始轉變,最早之前大家只看老三台,後來開始有了第四台,第四台頻道一路增加至一百多台。後來,自媒體的興起,更多的創作者開始去中心化,經營起自己的頻道,最有名的例子是浩角翔起離開了TVBS的食尚玩家,在Youtube上開始了自己的頻道做著類似的美食旅遊節目。影音媒體的類型也開始多元,除了Youtube,更有短視頻的Tiktok、以及只有聲音的podcast。我現在很少看電視頻道,更多的時間會花在不同的自媒體平台上,相信很多人也是這樣。
每個人的注意力與時間有限,不可能看完所有的媒體、逛完所有的頻道。於是,我們的注意力被演算法給餵養,由演算法挑出使用者最有可能感興趣的內容,置於最顯眼的頁首。那些可能內容被判別為不是令人感興趣的,則被演算法遺棄。
學術界也是:拿了經費做研究,然後寫成文章投稿。在沒有網路的時代,科學家一樣看著「老三台」,定期地去圖書館看新出刊的期刊,看看有沒有什麼與自己研究相關的。有了搜尋引擎之後,查找資料就更方便了,也讓新期刊如雨後春筍一樣越來越多,再加上「開放式閱覽」(open access,作者付費讓讀者免費閱覽)的經營模式,出版科學期刊就像經營平台一樣,成了毛利率超高的好產業。而後,未審閱平台的興起,大家可以把自己尚未被期刊接受的草稿先刊在預印本平台上。現在的科學出版已經普及化,跟出書一樣,只要有心力有錢,都可以找到期刊/平台出版自己的作品。
Youtuber或是部落客會希望自己的作品發表在觸及率最高的平台之上,科學家也會希望將自己的研究成果放在最吸引眼球的期刊上,這也是大出版社與小出版社不同的地方。大出版社有眾多編輯、有行銷手法、有品牌效應、有集團綜效把網路搜尋排名靠前,現在更有許多出版社由虛入實舉辦研討會,這都是增加曝光率的方法。小出版社或是單打獨鬥的老期刊則會在媒體的逐漸演變中漸漸式微。
或許有人會說,做科學的很多都是該領域的專家,不是普羅大眾,應該不會被品牌所影響。的確,若是自己專精的領域,哪些人發表過哪些文章其實都了然於胸,不太容易受到期刊的品牌影響。只是,只要稍稍跨出自己的領域之外,譬如說在自己的次世代定序結果看到了某個訊息傳遞鍊好像受了影響,但自己對這訊息傳遞鍊不熟,很多人第一步會做的,都是先(透過搜尋引擎上演算法)找篇刊在知名期刊上的回顧文獻來讀,然後再找找知名期刊上的研究成果看看這方面的專家都是做了些什麼,這就是品牌效應。
所以,不難理解為什麼這種期刊之間的影響因子差異會變大,有出版社將刊物的影響因子上漲當作是一種經營成果(https://www.cell.com/news-do/cell-press-impact-factors-2022)。身為媒體平台,能夠吸引多少眼球與引用數,的確是很重要的KPI。沒有影音創作者或部落客會想把自己的心血放在鮮少有人造訪的平台上,我想科學家也是一樣。只是,Youtuber與部落客時時刻刻在優化自己的作品使得觸及率變高的同時(要幾點刊出、一個禮拜要更新幾次、用什麼關鍵字平台會比較喜歡、Youtube影片長度要多少、部落格文章的截圖要放哪張),科學界的學者們準備好了嗎?
周述
周述
生醫研究者,曾任職於S&P500指數企業與知名研究機構。興趣是投資、藝術、文學。現旅居美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