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 No Code 服務減少習慣養成的摩擦力

2022/08/07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 用命 ❥ 行運 ❥ 遇見未知的自己 🔜 點此訂閱電子報 ↻ 打造人生方程式 ↺
延續之前講的重整架構,簡單成為了一很重要的原則,因此所有的平台對我來說,一個功能歸屬一個平台,是對於簡單化的一個方法與原則。
但因為網路服務層出不窮,要實現「一功能一平台」的對應,需要一個很重要的技巧-No Code。這是近年新起的一個重要工具型態,知名的服務供應商有 Zapier、Make(Intergomet)、Pabbly Connect 跟 KonnectzIT 等。大家使用的計價方式跟設計不同,我自己有使用的是 Zapier 跟 Pabbly Connect。
No Code 對於有志於網路內容經營的創作者來說,我私心認為是個很重要的工具,來幫助我們降低摩擦力。這個概念,是我閱讀自電腦玩物在講原子習慣所提出來的見解,我自己也有寫道:「最小努力原則」。現在多數的 No Code 服務,在設定的界面都相對友善,可以快速設定好自動化流程。
如果要我推薦,對於初入 No Code 的人來說,Zapier 是最好的選擇,但價格相對較高;如果你自己對於功能邏輯設計有想法的話,Pabbly Connect 就成本效益(C/P)的考量,因為有 LTD(Life Time Deal)的方案供選擇,我自己覺得用起來會比較沒有壓力。我自己是比較早就買了 LTD 的方案,目前每個月可以使用 3,000 個任務數,對我來說是非常足夠的。
目前,我同時採用了 Zapier 跟 Pabbly Connect 服務,配合上面說的購買的方案,目前使用上非常的足夠。大致上,面前在發表文章跟電子報的部分,已經做到極力地降低手動步驟。

發表文章自動歸檔以及傳播

Typlog 是我目前使用的文章發表平台,以 Python 架構,同時提供了許多延伸整合(Intergration)的功能,其中 Webhook 這個項目記好用且實用。在發表與更新文章、新回應跟新郵件訂閱的時候,都可以自動傳遞訊息出去。不論是 Zapier 或者 Pabbly Connect 都可以接收 Webhook 訊息。
經過幾次的統整跟收納,目前我的文章發表主要就是在個人網站、vocus 為主,同時會轉發到 Medium。文章上線的時候,也會在 LINE 群組跟 Facebook 私密社團發出通知,讓大家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更新消息。其中 Medium 以及社群推廣,目前都已經靠 Pabbly Connect 自動完成。
vocus 目前並沒有完整的支援 No Code 生態,所以目前我都還是手動要把文章轉貼發表過去,但可以透過 RSS 的方式,把新文章的通知發布在社群媒體之中。
Typlog 有幾個好處特別想在這邊分享給大家,除了上面 Webhook 的活用之外,原生支援 Zapier,不需要透過 Webhook,另外也有直接在 Twitter 跟 Telegram 發出新文章通知等等,不過這兩個平台在台灣比較少人用,我自己則使用同步通知到 Twitter 而已。
小提醒,剛剛發現原本免費用戶也可以用的 Zapier Webhook 現在僅提供給付費使用者了。
同時,這幾天我把 Notion 重新定位成我的資料庫主體,剛好研究出來 Notion 的資料庫新增跟更新都可以使用自動化的方式完成。之後每次新發表文章都會直接在我的 Notion 資料庫中歸檔。
配合進一步的功能,外連部分習慣使用的短網址,未來只要生成新的短網址,偵測到是 Typlog 文章的話,也會直接在上檔資料中的短網址欄位填上。
至此,對我來說發表文章的摩擦力,已經剩下非常少的部分,而且基本上就是在「寫」到「發表」這個過程中就可以完成。不論是在 Typlog 或者 vocus 的平台,這兩個動作跟其中的設定,其實基本上是一站式管理,對我來說也就能夠一氣呵成。

電子報系統的 No Code 設計

我使用兩個系統來發送我的電子報-SendFox 與 Typlog-前者是專業的電子報發送系統,後者是配合部落格提供的延伸功能。我都非常喜歡,並且分配發送不同的系列的電子報。Typlog 基本上還是以部落格為主體,所以電子報這一塊的自動化,主要是設定 SendFox。
Pabbly 並不適合用來做 SendFox 的整合,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自動執行,即使我已經買了 LTD 的方案,上個月底進去系統,發現每個月免費的額度快要被吃光光,一開始不明究理,進去看了執行記錄才發現,原來是每三個小時一次的 SendFox 執行排成,幾乎用掉了所有的額度。
當時大為震驚,還好之前一段的整合期間,使用量尚未快速飆升,不然等於很多機會可能就流失掉了。去看了一下,Zapier 的設計上面,就不是以固定排程,而是當有事件發生才會啟動。當下立即判斷,進行轉換。
Zapier 的設定介面比 Pabbly Connect 更直覺,免費的使用者只能夠同時開啟 5 個自動化流程,流程內也只允許 1 個任務,等同於一事件一任務配對的限制。縱使非常有限,但對我來說的使用情境也已經足夠。目前我有設定 SendFox 跟另一墊子報系統 Acumbamail 同步,之後如果免費任務額度不夠,這樣的同步可以停止。
實際需要的項目是把 SendFox 的發送紀錄,直接同步在 Notion 的資料庫之中,因為只要發送後就直接同步進去資料,這一點符合了上面的限制,一個月一百的額度也足夠使用。

訂閱表單的自動化整合

我並沒有使用 SendFox 或者 Acumbamail 的訂閱表單功能,我覺得他們內部提供的都有一點死板,加上功能都是有所侷限。所以,轉而使用外部的表單系統 Tally 跟 Form Engineer。
Tally 非常的棒,我非常喜歡,免費的功能就已經非常足夠使用。不過在內嵌功能上面有個小缺點,無法自動改變頁面的大小,而這一點 From Engineer 有提供 Script 做到。
Tally 算是近代最優的表單服務提供者,也對於免費使用者非常大方,無限表單數量、無限回應數量,眾多的資料庫整合,例如 Google Sheet、Notion,當然支援 Webhook 跟 Zapier。同時有許多服務商對於 Tally 的支持充足,例如我正在使用 Medium 文章下方的訂閱,Tally 可以直接把內容顯示,不用另外連出來。
Form Engineer 七月底上線了新的功能 Webhook,讓我開始轉頭使用這個近一年前已經用 LTD 的方案購入的服務。我覺得跟 Tally 夠有優劣之處,如果我今天有經費買 Tally Pro 的服務當然完勝,但就目前使用的情境下,Form Engineer 跟 Typlog 的整合我覺得較 Tally 來的實際,例如電子報介紹跟訂閱頁面
目前不管從何方填寫表單訂閱電子報,都會直接把資料傳送到 SendFox,然後由 SendFox 傳遞確認信件,如果大家已經訂閱,記得要去收信點選確認,發現自己遲遲沒有收到電子報,回頭去信箱找找確認信件囉!

小結:用自動化減少摩擦力

認真算算,光這樣的自動化流程,系統建立之後,創作或者應該延伸說經營內容創作、內容經濟的摩擦力大幅減少。以前總覺得很煩,單純發送一篇文章後,會需要思考還要到哪邊去把資料一個個貼上去,還要去哪邊統整等等。但現在對我來說只剩下幾個簡單的步驟:
  1. 前往平台的編輯器撰寫與發表文章,做好其輯器上面相對定的設定:4 個步驟自動化了,文章歸檔到資料庫、上稿通知發布到 LINE 與 Facebook、文章自動同步到 Medium。
  2. 把文章的原始網址,透過 OpenMyLink 的服務,轉成品牌短網址:1 個步驟自動化了,自動把短網址更新,填寫入該文章的欄位之中。
  3. 將文章內容備份到 MWeb,並到資料庫檢核後填上文章字數:透過這最後的步驟,檢核以上自動化的流程
No Code 這個概念流行許久,老實承認,過往在 Twitter 看到許多人大力推崇,甚至說 No code is the furture,我那時候非常嗤之以鼻,畢竟我是一個喜歡程式跟建構邏輯的人。不過事情何必這麼兩極,No Code 其實未必一定要成為未來的一種宰制,但是可以變成一個很好的工具,去解決我們現實生活中的問題,降低我們想要做的事情的摩擦力。
記得,一個習慣當執行的過程愈簡單,會去做的機會就愈高
— 這個世界上有學不完的方法,但最珍貴的事你自己的看法 —
👉 點這裡 📥 訂閱電子報升級身心靈體驗,拿回人生選擇權,打造生生不息的勝利方程式。
🤵 八墨日常出沒處一覽👇
🌐 Website|📮 Newsletter|👨🏻‍💻 vocus|💬 LINE|🖼️ Instagram|💡 Timeline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78會員
147內容數
❥ 用命 ❥ 行運 ❥ 遇見未知的自己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