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腸道出問題!發生率逐年增加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患者反覆腹痛、腹瀉、血便,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但要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葉欣榮醫師回憶,曾有位30歲男性,因大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前端及小腸出現病灶,曾懷疑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但一直無法確診。先後做了幾次大腸鏡檢查,病理抓到隱窩狀膿瘍,最終診斷為全大腸型潰瘍性腸炎,也通過重大傷病的申請。葉欣榮醫師說,病理切片抓到窩狀膿瘍、肉芽腫、肉芽肥大的機率不高,有時候需做3-5次大腸鏡,且長期追蹤才能確診。目前經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該患者的症狀有所改善,但仍反覆發作,經評估後協助該患者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腸道發炎緩解,腸道黏膜在內視鏡下有癒合改善的跡象。
葉欣榮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35歲以及40-60歲之族群,以學生、上班族為主,患者大多是年輕人,但其他年齡層也有可能發生,且愈年輕症狀會愈難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免疫疾病,目前成因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
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中

葉欣榮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在美國的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有20.2名,歐洲則是12.7名,台灣大約3-4名;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率則稍高,是克隆氏症的3到4倍左右,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每10萬人口約有12名。台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每年皆呈現上升狀態,推測可能與飲食西化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症狀有何差異?

葉欣榮醫師解釋,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皆可能出現腹痛、血便、發燒等症狀,有時候亦會有腸道外表現。克隆氏症可能對整個消化道造成影響,食道、胃、小腸、結腸皆受到侵犯,故常出現慢性腹痛,有時候甚至出現小腸狹窄、廔管,令患者因吸收不良而體重下降。
大部分侵犯到小腸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會以克隆氏症為主。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發生在直腸、結腸部位,容易出現裡急後重、一直想上廁所、血便等症狀,但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影響到部分末端小腸。


按時服藥能夠減少急性發作的機會

葉欣榮醫師提到,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曾遇過極少數患者在持續治療後,能有一陣子只需補充鐵劑。但也遇過患者自認為沒症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症狀急性發作才掛急診治療,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大部分患者發病後,需要長期使用一些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再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急性發作期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住院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未有起色,可考慮選用生物製劑。目前已有多種生物製劑可選擇,除了緩解腸道發炎,亦可同步預防相關腸胃道外共病。


不只腸道出問題!

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腸道反覆發炎、黏膜受損,容易出現感染。且腸道會持續出血,患者恐出現缺血性貧血或維生素B12不足的狀況,建議可適度補充鐵劑與維生素。

發炎性腸道疾病不只影響腸道,還可能出現腸道外表現,如肝臟病變、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血管栓塞、容易疲倦等。因腸道反覆發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故患者應定期回診檢查,及早預防相關共病出現。
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出現多種共病,因此會需與眼科、風濕免疫科等各科別合作。患者若好好接受治療,不但可改善腸道症狀,也能減少共病發生機會。


日常保養很重要

葉欣榮醫師分享,目前尚未確定哪些食物會誘發發炎性腸道疾病,飲食建議以均衡攝取為原則。此外,亦建議養成固定運動習慣、補充足夠水分,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等,對病情穩定都有幫助。
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治療,許多患者都會抗拒,甚至擅自停藥,導致症狀持續復發、加劇,醫師常需耗費許多時間讓患者了解疾病與治療的重要性,以降低各種共病產生,甚至手術的機會。

葉欣榮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按時服藥或打針,切勿任意停藥,才能保有日常生活品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2會員
6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從爬蟲進化到遠見者:不只創業,要活出熱情擁抱創業精神,開創無限可能 我們正身處於人類歷史上最自由、最多機會的時代。科技的進步、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數位經濟的崛起,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創業機會。無論你是否選擇創業,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自己困在扼殺心靈的工作中,而是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熱情,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Thumbnail
avatar
所以,為什麼?
2024-06-06
失眠成為常態!網友訴苦「輪班」工作不只傷身還傷感情現今社會中「輪班」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工作模式,然而這種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卻有可能帶來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含經常性失眠、皮膚變差和情緒控管不佳等。近期一名女性網友於 Dcard 論壇以「輪班工作性質但長期睡不好該如何調整?」為題,分享了她因長期輪班而導致的一系列健康困擾,並提及每天健康狀況正逐漸下降的感
Thumbnail
avatar
桃園電子報
2024-05-27
國考中午只吃花生牛奶的下場...下午餓到寫不下去:給考生的忠告|矮袋鼠律師這周末將迎來地方特考,相信各位心情除了緊張害怕,也會有「想趕快結束」的感覺。 矮袋鼠老師明白你們的煎熬,因此又再把7月的照片拿出來貼一遍,有興趣者FB收。 這次我想講一個親身的故事。
avatar
矮袋鼠律師
2023-12-07
怪談|凶險不只犬鳴隧道!人間煉獄「常紋隧道」真實事件位於日本九州的犬鳴隧道,相信對於靈異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它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因為該處的交通事故頻傳、厲鬼索命的說法甚囂塵上,更因為是不少影視作品的取材地點而聲名大噪。但其實在日本凶險的隧道並不只有犬鳴隧道,其中發現大量人骨,背後隱藏著悲慘歷史的人間煉獄──「常紋隧道」,其顫慄程度更是超乎想像。
Thumbnail
avatar
Abigail
2023-10-21
強震重創摩洛哥,不只舊城區嚴重毀損,傳統工藝匠師傷亡影響亦備受關注摩洛哥8日遭遇百年強震,各國紛紛伸出援手提供救助,這次強震不只衝擊離震央最近的城市馬拉喀什(Marrakesh)歷史建築,也包含了無形傳統技藝...
Thumbnail
avatar
博物館吧The Museum Bar
2023-09-11
幫出生25天嬰兒換肝救命 仁醫劉君恕:器捐救的不只一個人,而是整個家庭很多人說,器官捐贈是在延續大愛,但對移植醫師而言,器捐只是為了救治病人,經過評估後,在當下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當病人器官衰竭,內科治療已經無法挽救生命,或無力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時,器官移植,可能就是唯一的活命辦法。劉君恕是北榮的兒童外科醫師、器官移植外科主任,是活體肝腎移植的權威。
Thumbnail
avatar
王琬
2022-05-14
海安絮語|傷心咖啡廳之歌:享受人生迷惘且流動的狀態,身而為人,也許我們都在體驗人生每個人的歷程不同、挫折不同,這都是屬於你人生獨特的課題,不要過於在乎他人飛行的里程和路線。越來越堅強、也越來越透徹,享受人生迷惘且流動的狀態,身而為人,也許我們都在體驗人生。
Thumbnail
avatar
海安 Szuan
2022-03-14
寶島鐘錶台中名店,做生意沒誠信,出問題不解決抱歉來這裡打擾大家,但小弟只是來此聲明,因為我實在求訴無門: 小弟於109年9月5號在寶島鐘錶名店(台中分公司)詢問勞力士Oyster Perpetual這款剛發佈的手錶,由於這款手錶還未上市,沒有現貨!寶島鐘錶公司銷售門市便推薦要我先交付定金,說可以優先拿到貨,並承諾會每個月最少交付一支手錶,我當
avatar
專題評價
2021-12-04
生技阿媽不只出現在教科書 也帶領糖尿病患走出人生困境翻開翰林出版的高三選修生物課本,可以看到「生技阿媽」這個讓人感到親切又衝突感的名字,裡面記載了程伶輝女士所創辦的加特福生物科技,以及研發出專利產品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事蹟,對程伶輝來說,55歲才參與生物科技,這創業之路宛如一場馬拉松,以中小企業投身生技產業
Thumbnail
avatar
boboyo
2021-11-01
與童年和解|生病好不起來?原來意識卡在童年時一個人面對病痛的自己 #生病好不起來原來是意識出了問題  她曾經有一段時間病了 醫生診斷是多囊性卵巢 她吃了好多藥 因為生病的關係讓她很容易發胖 為了克制體重  刻意的不吃 但病仍是病  沒有轉好的起色 雖然後來遇到了幫助、開始運動而轉好 #潛意識中的恐懼 但「我曾經生過一場大病、面對身體好不起來自己有著無能為力的恐慌
Thumbnail
avatar
Hsin老師|和解療癒
2021-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