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腸道出問題!發生率逐年增加的發炎性腸道疾病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發炎性腸道疾病會造成患者反覆腹痛、腹瀉、血便,對生活造成極大困擾,但要確診發炎性腸道疾病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消化內科主治醫師葉欣榮醫師回憶,曾有位30歲男性,因大腸鏡檢查發現結腸前端及小腸出現病灶,曾懷疑是發炎性腸道疾病但一直無法確診。先後做了幾次大腸鏡檢查,病理抓到隱窩狀膿瘍,最終診斷為全大腸型潰瘍性腸炎,也通過重大傷病的申請。葉欣榮醫師說,病理切片抓到窩狀膿瘍、肉芽腫、肉芽肥大的機率不高,有時候需做3-5次大腸鏡,且長期追蹤才能確診。目前經潰瘍性結腸炎的藥物治療,該患者的症狀有所改善,但仍反覆發作,經評估後協助該患者申請使用生物製劑,治療後腸道發炎緩解,腸道黏膜在內視鏡下有癒合改善的跡象。
葉欣榮醫師指出,發炎性腸道疾病好發於20-35歲以及40-60歲之族群,以學生、上班族為主,患者大多是年輕人,但其他年齡層也有可能發生,且愈年輕症狀會愈難治療。發炎性腸道疾病屬於免疫疾病,目前成因不明,推測可能與遺傳、環境等因素有關。
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正逐年增加中

葉欣榮醫師表示,克隆氏症在美國的發生率每10萬人口約有20.2名,歐洲則是12.7名,台灣大約3-4名;潰瘍性結腸炎發生率則稍高,是克隆氏症的3到4倍左右,台灣潰瘍性結腸炎每10萬人口約有12名。台灣的發炎性腸道疾病發生率及盛行率每年皆呈現上升狀態,推測可能與飲食西化有關。


潰瘍性結腸炎與克隆氏症的症狀有何差異?

葉欣榮醫師解釋,潰瘍性結腸炎克隆氏症皆可能出現腹痛、血便、發燒等症狀,有時候亦會有腸道外表現。克隆氏症可能對整個消化道造成影響,食道、胃、小腸、結腸皆受到侵犯,故常出現慢性腹痛,有時候甚至出現小腸狹窄、廔管,令患者因吸收不良而體重下降。
大部分侵犯到小腸的發炎性腸道疾病會以克隆氏症為主。潰瘍性結腸炎主要發生在直腸、結腸部位,容易出現裡急後重、一直想上廁所、血便等症狀,但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影響到部分末端小腸。


按時服藥能夠減少急性發作的機會

葉欣榮醫師提到,大多數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服藥控制,曾遇過極少數患者在持續治療後,能有一陣子只需補充鐵劑。但也遇過患者自認為沒症狀而未定期追蹤,直到症狀急性發作才掛急診治療,這是很危險的行為。

大部分患者發病後,需要長期使用一些抗發炎藥物,必要時再加上類固醇或免疫調節劑。急性發作期最有效的方法還是住院施打類固醇,搭配免疫調節劑,若仍未有起色,可考慮選用生物製劑。目前已有多種生物製劑可選擇,除了緩解腸道發炎,亦可同步預防相關腸胃道外共病。


不只腸道出問題!

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腸道反覆發炎、黏膜受損,容易出現感染。且腸道會持續出血,患者恐出現缺血性貧血或維生素B12不足的狀況,建議可適度補充鐵劑與維生素。

發炎性腸道疾病不只影響腸道,還可能出現腸道外表現,如肝臟病變、關節炎、皮疹、虹彩炎、血管栓塞、容易疲倦等。因腸道反覆發炎,罹患大腸癌的風險也較一般人高,故患者應定期回診檢查,及早預防相關共病出現。
葉欣榮醫師提醒,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可能出現多種共病,因此會需與眼科、風濕免疫科等各科別合作。患者若好好接受治療,不但可改善腸道症狀,也能減少共病發生機會。


日常保養很重要

葉欣榮醫師分享,目前尚未確定哪些食物會誘發發炎性腸道疾病,飲食建議以均衡攝取為原則。此外,亦建議養成固定運動習慣、補充足夠水分,維持良好生活習慣、規律作息、避免熬夜等,對病情穩定都有幫助。
由於發炎性腸道疾病需長期治療,許多患者都會抗拒,甚至擅自停藥,導致症狀持續復發、加劇,醫師常需耗費許多時間讓患者了解疾病與治療的重要性,以降低各種共病產生,甚至手術的機會。

葉欣榮醫師提醒,患者應定期回診、積極配合醫師治療,按時服藥或打針,切勿任意停藥,才能保有日常生活品質。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35會員
647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照護線上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變大可能壓迫尿道導致解尿困難、頻尿、夜尿、尿失禁,解尿時斷斷續續,無法說尿就尿。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血精」,也就是精液中帶血,或是射精疼痛。也有患者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無論是肺阻塞急性惡化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會出現咳、喘、痰、胸悶等症狀,不容易辨別。但是病毒性的肺炎,除了有呼吸道症狀,還可能有發高燒、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肺阻塞急性惡化時可能沒有發燒,或是輕微發燒。
多發性硬化症病灶可以發生在大腦半球、視神經、腦幹、小腦和脊髓等多個部位,產生各種不同嚴重程度的功能異常,運動、感覺以及視覺的影響都很常見。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症狀包括暈眩、手腳無力、感覺異常、視力受損、平衡失調、臉歪嘴斜、吞嚥困難、口齒不清、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度不一的症狀。
葡萄糖是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供給我們身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當血糖超標時,便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在「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兩者之間還有很多種變化,醫師會先評估每個人年齡、眼瞼厚度、皮膚鬆弛程度等實際狀況後,採取合適的作法。
我們的皮膚柔軟富有彈性,然而有種疾病會讓皮膚變硬、變厚。「硬皮症」是種自體免疫疾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藍忠亮教授指出,硬皮症是「全身進行性硬化症」的俗稱,近年來世界各地案例愈來愈多,發病年齡大多是30-50歲,女性為男性之3-4倍,台灣目前約有三千名患者。
攝護腺癌早期通常沒有明顯症狀,隨著腫瘤變大可能壓迫尿道導致解尿困難、頻尿、夜尿、尿失禁,解尿時斷斷續續,無法說尿就尿。部分患者可能會出現「血精」,也就是精液中帶血,或是射精疼痛。也有患者會出現勃起功能障礙。
無論是肺阻塞急性惡化或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肺炎,都會出現咳、喘、痰、胸悶等症狀,不容易辨別。但是病毒性的肺炎,除了有呼吸道症狀,還可能有發高燒、肌肉痠痛、關節疼痛等。肺阻塞急性惡化時可能沒有發燒,或是輕微發燒。
多發性硬化症病灶可以發生在大腦半球、視神經、腦幹、小腦和脊髓等多個部位,產生各種不同嚴重程度的功能異常,運動、感覺以及視覺的影響都很常見。臨床上常見的神經症狀包括暈眩、手腳無力、感覺異常、視力受損、平衡失調、臉歪嘴斜、吞嚥困難、口齒不清、甚至大小便失禁等嚴重度不一的症狀。
葡萄糖是血液中不可或缺的成分,能供給我們身體運作所需要的能量,但是當血糖超標時,便會對健康造成負面影響。 當血糖過高時,患者可能會出現吃多、喝多、尿多等症狀,雖然吃很多,體重卻持續減輕。但是要提醒大家,許多患者平時沒有明顯症狀,直到驗血才驚覺血糖超標。
在「割雙眼皮」和「縫雙眼皮」兩者之間還有很多種變化,醫師會先評估每個人年齡、眼瞼厚度、皮膚鬆弛程度等實際狀況後,採取合適的作法。
我們的皮膚柔軟富有彈性,然而有種疾病會讓皮膚變硬、變厚。「硬皮症」是種自體免疫疾病,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藍忠亮教授指出,硬皮症是「全身進行性硬化症」的俗稱,近年來世界各地案例愈來愈多,發病年齡大多是30-50歲,女性為男性之3-4倍,台灣目前約有三千名患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擁抱創業精神,開創無限可能 我們正身處於人類歷史上最自由、最多機會的時代。科技的進步、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數位經濟的崛起,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創業機會。無論你是否選擇創業,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自己困在扼殺心靈的工作中,而是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熱情,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輪班」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工作模式,然而這種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卻有可能帶來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含經常性失眠、皮膚變差和情緒控管不佳等。近期一名女性網友於 Dcard 論壇以「輪班工作性質但長期睡不好該如何調整?」為題,分享了她因長期輪班而導致的一系列健康困擾,並提及每天健康狀況正逐漸下降的感
這周末將迎來地方特考,相信各位心情除了緊張害怕,也會有「想趕快結束」的感覺。 矮袋鼠老師明白你們的煎熬,因此又再把7月的照片拿出來貼一遍,有興趣者FB收。 這次我想講一個親身的故事。
Thumbnail
位於日本九州的犬鳴隧道,相信對於靈異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它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因為該處的交通事故頻傳、厲鬼索命的說法甚囂塵上,更因為是不少影視作品的取材地點而聲名大噪。但其實在日本凶險的隧道並不只有犬鳴隧道,其中發現大量人骨,背後隱藏著悲慘歷史的人間煉獄──「常紋隧道」,其顫慄程度更是超乎想像。
Thumbnail
摩洛哥8日遭遇百年強震,各國紛紛伸出援手提供救助,這次強震不只衝擊離震央最近的城市馬拉喀什(Marrakesh)歷史建築,也包含了無形傳統技藝...
Thumbnail
很多人說,器官捐贈是在延續大愛,但對移植醫師而言,器捐只是為了救治病人,經過評估後,在當下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當病人器官衰竭,內科治療已經無法挽救生命,或無力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時,器官移植,可能就是唯一的活命辦法。劉君恕是北榮的兒童外科醫師、器官移植外科主任,是活體肝腎移植的權威。
Thumbnail
每個人的歷程不同、挫折不同,這都是屬於你人生獨特的課題,不要過於在乎他人飛行的里程和路線。越來越堅強、也越來越透徹,享受人生迷惘且流動的狀態,身而為人,也許我們都在體驗人生。
抱歉來這裡打擾大家,但小弟只是來此聲明,因為我實在求訴無門: 小弟於109年9月5號在寶島鐘錶名店(台中分公司)詢問勞力士Oyster Perpetual這款剛發佈的手錶,由於這款手錶還未上市,沒有現貨!寶島鐘錶公司銷售門市便推薦要我先交付定金,說可以優先拿到貨,並承諾會每個月最少交付一支手錶,我當
Thumbnail
翻開翰林出版的高三選修生物課本,可以看到「生技阿媽」這個讓人感到親切又衝突感的名字,裡面記載了程伶輝女士所創辦的加特福生物科技,以及研發出專利產品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事蹟,對程伶輝來說,55歲才參與生物科技,這創業之路宛如一場馬拉松,以中小企業投身生技產業
Thumbnail
#生病好不起來原來是意識出了問題  她曾經有一段時間病了 醫生診斷是多囊性卵巢 她吃了好多藥 因為生病的關係讓她很容易發胖 為了克制體重  刻意的不吃 但病仍是病  沒有轉好的起色 雖然後來遇到了幫助、開始運動而轉好 #潛意識中的恐懼 但「我曾經生過一場大病、面對身體好不起來自己有著無能為力的恐慌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擁抱創業精神,開創無限可能 我們正身處於人類歷史上最自由、最多機會的時代。科技的進步、全球化的發展、以及數位經濟的崛起,為每個人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創業機會。無論你是否選擇創業,重要的是,我們不能讓自己困在扼殺心靈的工作中,而是要勇敢追求自己的熱情,活出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
Thumbnail
現今社會中「輪班」已成為一種常見的工作模式,然而這種不規律的生活作息卻有可能帶來了一系列的健康問題,包含經常性失眠、皮膚變差和情緒控管不佳等。近期一名女性網友於 Dcard 論壇以「輪班工作性質但長期睡不好該如何調整?」為題,分享了她因長期輪班而導致的一系列健康困擾,並提及每天健康狀況正逐漸下降的感
這周末將迎來地方特考,相信各位心情除了緊張害怕,也會有「想趕快結束」的感覺。 矮袋鼠老師明白你們的煎熬,因此又再把7月的照片拿出來貼一遍,有興趣者FB收。 這次我想講一個親身的故事。
Thumbnail
位於日本九州的犬鳴隧道,相信對於靈異愛好者來說並不陌生,它之所以如此有名,除了因為該處的交通事故頻傳、厲鬼索命的說法甚囂塵上,更因為是不少影視作品的取材地點而聲名大噪。但其實在日本凶險的隧道並不只有犬鳴隧道,其中發現大量人骨,背後隱藏著悲慘歷史的人間煉獄──「常紋隧道」,其顫慄程度更是超乎想像。
Thumbnail
摩洛哥8日遭遇百年強震,各國紛紛伸出援手提供救助,這次強震不只衝擊離震央最近的城市馬拉喀什(Marrakesh)歷史建築,也包含了無形傳統技藝...
Thumbnail
很多人說,器官捐贈是在延續大愛,但對移植醫師而言,器捐只是為了救治病人,經過評估後,在當下最適合的治療方式。當病人器官衰竭,內科治療已經無法挽救生命,或無力維持基本的生活品質時,器官移植,可能就是唯一的活命辦法。劉君恕是北榮的兒童外科醫師、器官移植外科主任,是活體肝腎移植的權威。
Thumbnail
每個人的歷程不同、挫折不同,這都是屬於你人生獨特的課題,不要過於在乎他人飛行的里程和路線。越來越堅強、也越來越透徹,享受人生迷惘且流動的狀態,身而為人,也許我們都在體驗人生。
抱歉來這裡打擾大家,但小弟只是來此聲明,因為我實在求訴無門: 小弟於109年9月5號在寶島鐘錶名店(台中分公司)詢問勞力士Oyster Perpetual這款剛發佈的手錶,由於這款手錶還未上市,沒有現貨!寶島鐘錶公司銷售門市便推薦要我先交付定金,說可以優先拿到貨,並承諾會每個月最少交付一支手錶,我當
Thumbnail
翻開翰林出版的高三選修生物課本,可以看到「生技阿媽」這個讓人感到親切又衝突感的名字,裡面記載了程伶輝女士所創辦的加特福生物科技,以及研發出專利產品改善糖尿病患者健康的事蹟,對程伶輝來說,55歲才參與生物科技,這創業之路宛如一場馬拉松,以中小企業投身生技產業
Thumbnail
#生病好不起來原來是意識出了問題  她曾經有一段時間病了 醫生診斷是多囊性卵巢 她吃了好多藥 因為生病的關係讓她很容易發胖 為了克制體重  刻意的不吃 但病仍是病  沒有轉好的起色 雖然後來遇到了幫助、開始運動而轉好 #潛意識中的恐懼 但「我曾經生過一場大病、面對身體好不起來自己有著無能為力的恐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