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畢業設計?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問題其實我從四月就已經不斷地在思考了,一直到最近還是存在著這樣的疑問。看愈多案例愈不太能明白,所謂好的畢業設計是什麼?
其實我也知道畢業設計的好壞是相對的,也沒有那麼的客觀,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標準,所以當我在問別人你覺得怎樣是好的設計時,多多少少都會說,做你想做的,把他做的完整,不要愧對自己,大概就不會太差了。
但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在看畢業設計或是作品集時,我們看到的是結果論,所以我常常覺得許多人下的標題或是想的議題很抽象或是很想要探討什麼。但在一開始時,我不相信大家就有那麼多想法,或是真的很想探討的議題,或許有些人就是單純的想做某種建築設計,像是蓋自己的家、搶眼的摩天大樓等等的。這種偏主觀的設計通常在台上或多或少會遭受到質疑。我可以明白質疑的點,畢竟感受是很個人的事情,有時候爭得你死我活也不會有共識的,好像可以了解為什麼要去避免這種題目。不過我覺得回歸到畢業設計這件事情,就如很多老師或畢業的學長姐所說,我覺得還是得做得開心最重要,即便在戰場被噴得體無完膚,但這段討論與設計過程是快樂的,也算沒有愧對自己與這一年了。
雖然那些去比賽的作品每個看起來都艱澀難懂,可能有些超現實、可能有些深奧,但我覺得也不是每個人都真的想去探討什麼或是去解決某些事情。有時候可能就只是很單純的想在自己的周遭做點小小的改變,或是保有一個天真的夢,這些當作畢業設計的題目有何不可?也不是每個人都有遠大的理想抱負,感覺我們這個行業常常會給人一種我們都要有所作為的刻板印象,如果真是如此,建築系畢業得那麼多,為什麼建築師卻沒有想像得多?(不過最近建築師好像真的愈來愈多了~)
那些偉大、令人崇拜的精神人物可能不需要很多,但底下幫忙畫圖的人、蓋房子的人、製作材料的人等等這些看不見的人卻是構築我們的日常生活,所以我認為只有小小的理想或是想為生活貢獻一點心力的人才是大部分的人,這樣子的設計可能不需要高談闊論,可以以更輕鬆的方式去討論更多可能,我們或許也不用在做設計時,還要絞盡腦汁去賦予他一個遠大的意義。
此篇不代表我所看見的畢業設計作品都是抽象的、難以理解的。當然也有需多平易近人的作品或新奇的想法,對於作品的評論也很看評圖老師的風格及在意的事情,所以到頭來,畢業設計對我來說就是很主觀的一件事情,在不影響他人的前提下,我認為作品沒有真正的好壞,只有認同與不認同而已,所以評圖時的嚴厲批判是否有必要真的可以打一個問號。不過近年來的評論已經友善許多,更多的是給予議題相關的建議,是個好的發展!但還是會有一種因為是建築所以不知不覺就會高人一等的感覺在,不知道這樣的感受何時能夠更加淡化~
2220811
avatar-img
15會員
17內容數
我們走走停停,或許是一幅風景、一個畫面、一段旋律、一個瞬間,情緒湧現,是悲、是喜、是思念,都化做文字,在這裡呈現。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給國家考試新生的一些淺見與建議-心靈話語 在「設計教育」與「建築師考試繪圖」的教學路程中,不知不覺已經十多年了。隨著最近建築師高考剛考完,收到不少訊息,詢問成績的高低與考試的難易,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有剛踏入考試領域的菜鳥。 在這裡,我整理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與學習心得,試圖用一些淺顯的建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今來聊聊建築設計師的內在旅程;一位認識多年,從事建築設計的友人,昨天突然聊到他工作上的心路歷程,他語重心長的說:「之前熟識的朋友總會說我真是好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有錢拿,非常羨慕我,通常聽到這個,都只能給予尷尬又不失禮貌的苦笑~」 從事設計的朋友一定很能感同身受,往往都是在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透過提出了諸多工業設計的可能性,讓對於工業設計領域及範疇比較陌生的人,藉由認識、釐清等不同範疇的設計內容及目標,建立起對於廣義的工業設計學科方向有基本的認識。分辨何者為應該將投入心力的對象,並設定合理清晰的目標,避免被不必要的建議及期待干擾,相信設計的成果會是豐富而準確的。
Thumbnail
給國家考試新生的一些淺見與建議-心靈話語 在「設計教育」與「建築師考試繪圖」的教學路程中,不知不覺已經十多年了。隨著最近建築師高考剛考完,收到不少訊息,詢問成績的高低與考試的難易,其中有經驗豐富的老手,也有剛踏入考試領域的菜鳥。 在這裡,我整理了自己多年來的教學與學習心得,試圖用一些淺顯的建
Thumbnail
5月即將結束,學弟妹又將畢業。無論畢業後的不確定性,建築的學習將帶來廣闊的可能性。除了設計技能外,建築學習還包括了自我管理和合作能力。這些能力在現實生活和職場中都能發揮。
Thumbnail
在這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對於建築系學生畢業評圖的一些觀察和看法,並提到了對於在畢業設計上勇於創新的認可,以及對於擬建築題材的吸引力和挑戰。作者也提到了對於擬建築應該做到的事情和討論的程度,並和宮崎駿的神隱少女進行了類比。(懶得打給AI發揮)
Thumbnail
為了什麼緣故,讓人們對建築設計及工程施工彼此之間存在著沒有來由的矛盾?        
Thumbnail
這篇文章主要討論了設計的主客觀問題。透過討論設計師必然面對的主客觀問題,幫助讀者更妥善地處理設計衝突及評價,使設計更趨向完整。
Thumbnail
理想與現實的差距~ 今來聊聊建築設計師的內在旅程;一位認識多年,從事建築設計的友人,昨天突然聊到他工作上的心路歷程,他語重心長的說:「之前熟識的朋友總會說我真是好命,做自己喜歡的事,又有錢拿,非常羨慕我,通常聽到這個,都只能給予尷尬又不失禮貌的苦笑~」 從事設計的朋友一定很能感同身受,往往都是在
Thumbnail
  又到了畢業評圖的季節,看了網路上近三年「IEAGD建築系畢業設計國際展覽」的大評圖,評圖委員不乏非建築科班出身的業界人士,說好聽是跨領域的交流,卻恰恰反應出建築評圖的「無效性」。效果跟《解答之書》差不多,即各取所需;委員取他認為重要的討論、給意見,學生取他認為有用的意見或他理解的部分回應
Thumbnail
  此訪談對象雖是大五畢業設計的指導老師,但這些問題不只是給老師的,更是給所有建築人的提問。身為畢業7年的建築人,想藉此文對片中部份問題的答案稍作補充,以此送給今年所有建築系(所)畢業,準備踏入職場或不管畢業多久,已踏入職場,卻對職場越來越懷疑的你(妳)。   Q1. 到目前為止,對建
Thumbnail
  今天,我想和各位分享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的大海問題?什麼是建築目前最迫切的、最核心的、最本質的、最普遍的問題?每個人答案可能都不同,而我認為的答案是─解構的遺忘。   讓我先從一位建築系畢業生可能面對的問題開始談。什麼是建築系畢業後人人都會面對的問題?「是否到補習班繳補習費準
Thumbnail
透過提出了諸多工業設計的可能性,讓對於工業設計領域及範疇比較陌生的人,藉由認識、釐清等不同範疇的設計內容及目標,建立起對於廣義的工業設計學科方向有基本的認識。分辨何者為應該將投入心力的對象,並設定合理清晰的目標,避免被不必要的建議及期待干擾,相信設計的成果會是豐富而準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