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笔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2

读书笔记《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2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第六篇 五胡种族问题

“五胡”的说法是苻坚提出来的,“十六国”是崔鸿总结的。混乱成一锅粥的历史因为归纳而有了名字,于是可以被研究、被讲述、被区分。可见terminology是非常重要的。

然而即使有了前人的归纳,我依然搞不清楚各个种族的来源、承袭、迁徙、谁和谁之间的联合、谁和谁之间的战争。也许历史的本来面目就是模糊的。

所谓的“汉人”、“汉族”、“汉文化”,绝不是以血统为基础的。杂居数百年后,“血统纯正”就是个笑话了。所谓“汉”的概念,靠的是文化本身的凝聚力。五胡十六国的历史,到底还是用汉字来讲述的。

第七篇 胡族的汉化及胡汉分治

第一节 胡族的汉化

  • 文化:学习汉族的文化知识,经史典籍。
  • 社会组织:从“部”改成“户”
  • 经济生活:进行耕种

第二节 胡汉分治

卢谌做了胡人的高官,还说身后要称“晋司空”云云。这种既想做婊子又要立牌坊的人最易令人生厌。难怪清朝人要写《贰臣传》。

胡汉分治主要通过户籍管理来实现。胡人主军事、汉人事生产。“军事、经济之分,亦即民族之分。北方胡汉杂糅但并不是无系统可循”。

avatar-img
葛哈的沙龍
1會員
18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葛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遥想当年,时事动荡中多少死生契阔、爱恨情仇、多少智慧和勇气、多少青春和热血。而两千年后的历史课本中仅仅是“五斗米教”、“八王之乱”几个字一笔带过。我差点以为真正的历史也只有那么两三行字。
遥想当年,时事动荡中多少死生契阔、爱恨情仇、多少智慧和勇气、多少青春和热血。而两千年后的历史课本中仅仅是“五斗米教”、“八王之乱”几个字一笔带过。我差点以为真正的历史也只有那么两三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