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911-Still reading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Today I also go to the bookstore which is the same as I went to yesterday. Then I read a book that tells readers should read a book for 3 time, 10 min. for the first time, 50 min. for the second time, and 40 min. for the third time.
Thanks.
avatar-img
0會員
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早起45天閱讀 到底是你看書還是書看你? 看似自律!分享我前20天的狀態,聽書看書有看但沒有思考寫文,滑滑手機? 不知不覺1、2個小時就這樣過去,根本浪費時間,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聽 #下一本讀什麼 的作者說到 調整之後,哪怕只有一篇文章,看完後,靜下心來思考,這篇文需要傳達的內容?
早起45天閱讀 到底是你看書還是書看你? 看似自律!分享我前20天的狀態,聽書看書有看但沒有思考寫文,滑滑手機? 不知不覺1、2個小時就這樣過去,根本浪費時間,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聽 #下一本讀什麼 的作者說到 調整之後,哪怕只有一篇文章,看完後,靜下心來思考,這篇文需
Thumbnail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布莉安娜.魏斯特。 在我們面前的這座高山,往往不是一個難題,而是我們內在的一個問題、一個不穩定的基礎。 你的那座山,是你和你想要的生活之間的障礙。
Thumbnail
好書太多,時間太少。 據說只要花100分鐘讀三次,就能幫你提升閱讀效率。 跟🍊有一樣「讀不完」困擾的讀友們,為你推薦既能快讀,又能強記,還能建置個人讀書資料庫的「三次閱讀法」。🍊實測有效,歡迎一同來瞭解。
日更一千字DAY7 我今天又開始逛博客來,每次逛都可以逛很久,我喜歡看即將出版的書,然後點「可訂購通知我」或是點「加入下次再買」,購物車就會越來越長,偶而也會巡一下有些書籍是不是真的想要讀,想要跟需要是需要做取捨,這也讓我想到閱讀也是如此,所以想跟你分享我覺得閱讀需要取捨的部分。 1.書籍的
Thumbnail
作者認為與其花很長時間要求自己讀完一本書,而且常常還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讀完,不如在限定的時間內多讀幾次,反而會讓你更有收穫。這就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一書中推薦的讀書方法。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今日開的書是韓國小說《奶奶的夏威夷祭祀》,是早幾天從圖書館跑進我書櫃的預約書。 每次有預約了的書跑進來,我都得放下原本的閱讀計劃,先將這本書看了再說。 今個月有閱讀計劃嗎? 玩了兩年的主題閱讀,還要繼續進行嗎?其實還有許多主題,但今個月還未開始主題閱讀,甚至沒想好閱讀什麼主題,待我看完《奶奶的夏威夷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早起45天閱讀 到底是你看書還是書看你? 看似自律!分享我前20天的狀態,聽書看書有看但沒有思考寫文,滑滑手機? 不知不覺1、2個小時就這樣過去,根本浪費時間,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聽 #下一本讀什麼 的作者說到 調整之後,哪怕只有一篇文章,看完後,靜下心來思考,這篇文需要傳達的內容?
早起45天閱讀 到底是你看書還是書看你? 看似自律!分享我前20天的狀態,聽書看書有看但沒有思考寫文,滑滑手機? 不知不覺1、2個小時就這樣過去,根本浪費時間,我相信這是很多人的通病😆 在聽 #下一本讀什麼 的作者說到 調整之後,哪怕只有一篇文章,看完後,靜下心來思考,這篇文需
Thumbnail
《你就是困住自己的那座山》布莉安娜.魏斯特。 在我們面前的這座高山,往往不是一個難題,而是我們內在的一個問題、一個不穩定的基礎。 你的那座山,是你和你想要的生活之間的障礙。
Thumbnail
好書太多,時間太少。 據說只要花100分鐘讀三次,就能幫你提升閱讀效率。 跟🍊有一樣「讀不完」困擾的讀友們,為你推薦既能快讀,又能強記,還能建置個人讀書資料庫的「三次閱讀法」。🍊實測有效,歡迎一同來瞭解。
日更一千字DAY7 我今天又開始逛博客來,每次逛都可以逛很久,我喜歡看即將出版的書,然後點「可訂購通知我」或是點「加入下次再買」,購物車就會越來越長,偶而也會巡一下有些書籍是不是真的想要讀,想要跟需要是需要做取捨,這也讓我想到閱讀也是如此,所以想跟你分享我覺得閱讀需要取捨的部分。 1.書籍的
Thumbnail
作者認為與其花很長時間要求自己讀完一本書,而且常常還會因為種種原因而無法讀完,不如在限定的時間內多讀幾次,反而會讓你更有收穫。這就是《間歇高效率的三次閱讀法》一書中推薦的讀書方法。
又到新的一個月了。 雖然我閱讀較傾向隨心,但每個月初也會計劃一下這個月要看什麼書,其實是習慣每到月尾在圖書館借書,首先當然是要讀完借回來的書,然後再看自己買的書。 計劃畢竟只是計劃,我不一定完全照著閱讀,一來預約了圖書館的書可能會突然跑進來打亂計劃,二來有時看到別人介紹的書,可能就會被吸引了
Thumbnail
2023年,我在閱讀習慣上,有很大的調整。我「看完」的書變少了,但「看過」的書卻變多了。 一直以來,我看書都有一個壞習慣,就是書一定要看「完」。除非真的遇到很爛的書,不然,我都會耐著性子讀到最後一頁,深怕錯過某個重要知識或概念。 我想,這應該就是一種FOMO心態。
Thumbnail
今日開的書是韓國小說《奶奶的夏威夷祭祀》,是早幾天從圖書館跑進我書櫃的預約書。 每次有預約了的書跑進來,我都得放下原本的閱讀計劃,先將這本書看了再說。 今個月有閱讀計劃嗎? 玩了兩年的主題閱讀,還要繼續進行嗎?其實還有許多主題,但今個月還未開始主題閱讀,甚至沒想好閱讀什麼主題,待我看完《奶奶的夏威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