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手L | 不馴的異端:以一本憤怒之書引發歐洲大地震,斯賓諾莎與人類思想自由的起源

2022/10/0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作者|Steven Nadler 譯者|楊理然 出版|麥田出版
作為17世紀歐洲理性主義的先驅,巴魯赫·斯賓諾莎的著作對於現代哲學、政治與神學思想都有著極大的影響力。他的著作【神學政治論】與【倫理學】不僅為當時的荷蘭宗教與政治界帶來了極大的震撼,也深深影響了理性主義的發展與現代哲學的思想。無論在政治面、哲學思想面或宗教理論層面都為後世鋪墊了一條全新的道路。

從小遵循著傳統的猶太律令,成年後的斯賓諾莎逐漸開始與猶太教會做出切割,為了找尋自己的真理,最終他被猶太教會逐出並開除,出版的書籍也被荷蘭政府列為敗壞社會的禁書。在他過世後才得以發表的【倫理學】,其中所探討的上帝本質,也讓他成為了西方哲學中最重要的思想家之一,對於一名徹底的決定論者而言,倒是十分諷刺。
其實第一次認識這位偉大的哲學家,是在幾年前恰巧在Youtube上看到了介紹他哲學思想的影片,進而產生了好奇才發現了這本書。本書是由美國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專精哲學、猶太研究的教授Steven Nadler所著,書中以生平的方式講述了斯賓諾莎的一生,引述大量書籍、私人信件以及斯賓諾莎本人的著作,試圖理解他的思想是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斯賓諾莎的研究涉及非常多思想與哲學領域,包含如形上學、知識論、政治哲學甚至到倫理學,若缺乏導讀或大量閱讀研究,一般人很難完整地去理解他對於世界的觀點。本書的好處在於,作者匯集並整理了四散於斯賓諾莎著作中的思想,讓讀者能藉由一本書去了解一位偉大哲學家。

上帝即自然

Graham Holtshausen on Unsplash
「在我所知的範圍內,我無法區分上帝與自然之間的差別。」
雖然當時多數宗教人士將斯賓諾莎打成了邪惡的無神論者,但事實上,上帝對於斯賓諾莎而言卻是非常真實的存在,只是在意義上與一般宗教對於上帝(或神)的認知有很大的區別。
萬物皆寓於自然,一切都必然由自然決定,沒有任何東西能夠逃離自然的法則。在斯賓諾莎的信仰中,上帝並不具有如耶穌那樣的人性、更不具有如亞伯拉罕那種令人生畏的神性。上帝不會逞罰人類、更不會在意人類;不會號召人類以其之名發動聖戰、更不會要求人類對其奉獻犧牲。他認為,上帝並非超脫萬物的存在,而是萬物本身。他存在於世間萬物與法則中,是永恆且無限的實體,而我們所知道的一切事物,都在上帝之中。
因此,斯賓諾莎實際並非無神論者,而是非常虔誠的泛神論者。他認為上帝的角色非常關鍵,上帝是唯一的實體,且上帝是無限的,而一切萬物都在上帝之內。在他的觀點裡頭,不同事物就是神的各種「模態」。神並不存在於自然之外,並非一個獨立於人世外的更高存在。他認為,宇宙整體就是神的存在本身,而人類的智慧作為宇宙的一部分,因此也是神的智慧的一部分,認識世界就是認識上帝,而人類最大的快樂與幸福,便是認識上帝,也就是認識自然。
「上帝的命令和戒律,以及因此而產生的神意,實際上都只是自然的秩序。」

宗教與政治

斯賓諾莎深受笛卡兒哲學影響,在其著作中也使用了許多笛卡兒這位前輩的哲學名詞與思想。然而與笛卡爾的
心物二元論不同,史賓諾沙是一名絕對的一元論者。
就像前面談到,在他的哲學中,他認為宇宙間只有一種最高實體—自然,他的上帝不僅僅包括了廣延,更包括了思維。因此他不認為上帝是傳統宗教中那種具有人性、神性並知情達理的存在,而是一種更高層次的實體,是無所不包的自然,而萬物都只是依照著自然的原則運作。
「上帝或自然的行動並無任何目的,不會為了實踐某件事而行動。」
抱持著這種命定論的思想,他認為任何對於上帝的行動、目的或喜愛的描述,都是由心懷不軌的人類虛構出來的。將上帝人格化,是人類自私的行為。因此他認為宗教傳統基本上就是有組織的迷信,而宗教的基礎不是理信,而是無知和情緒。藉由操弄人類對於「上帝」的希望和恐懼,這些宗教組織不是和平與幸福的源頭,是衝突與痛苦的根源。
「那些人將上帝假裝成人的樣子,說上帝也是由身體和心靈組成,且受制於情緒。但我在其他文章中,已經證明他們遠遠偏離了對於上帝的真實知識。」
在《神學政治論》中,他更是以層層論證揭露「迷信」是最強大的控制手段,而這正是掌權者與教會所追求的。

思想的自由

斯賓諾莎算是十分早期的政教分離主義者,同時也是早期古典自由主義與民主思想的提倡者。他的思想對於同時期洛克所提出的天賦人權,有著非常緊密的共同點。
首先,他認為當涉及到宗教信仰時,人們有權利選擇自己所相信的事物。在他的認知中,對於上帝是否崇拜,這完全是個人事務,應該由個體自行決定。在【神學政治論】中,他由效益主義與政治哲學的角度出發,強烈支持人民表達的自由。而他也始終認為在一個運作良好的國家裡,思想不應該被定罪。
當然,斯賓諾莎所謂思想的自由,與現代社會熟悉的宗教與言論自由實際上還是有不少差距,但即便如此,從這種前衛的思想,不難想像當時仍是政教合一的歐洲社會與君主會有多麼大的反應。

小結

不敢說自己是哲學家,對於多數哲學思想也是一知半解。因此雖然本書中涉及大量哲學思辨,我也盡量針對我有所感觸、思考與好奇的部分進行研究討論。但我認為,即便不熟哲學理論或思想,這本書仍然不失一本好讀物。其實感覺得出來,作者在書中也避免針對太深的哲學思辨進行討論,盡量用通俗的語言將斯賓諾莎的生平與思想描繪出來。藉由引用大量文獻以及斯賓諾莎與同代人的往來信件,讓我們理解到一個思想是如何影響整個時帶中的知識、宗教與政治。
而即便不熟哲學,我們仍然能藉由斯賓諾莎的思考過程得到很多幫助。
在【美意識】一書中,作者山口周將哲學的啟發分為了「內容的學習」、「過程的學習」與「態度的學習」三種不同方式,而他認為對於一般人而言,真正重要的是藉由這些哲學家,學習如何以懷疑的精神進行思考的過程與態度。藉由這本書,作者藉由斯賓諾莎之手,引導了我們對於自我及萬物的思考,反思宗教的本質與其背後的人為意涵。
而且老實說整本書也並不會說太難讀,無論是想要深入了解斯賓諾莎的哲學思想或是想要了解現代民主的雛形,這本書都非常推薦讀一讀。

追蹤其它平台
記錄心得為主,爾偶推推書、寫寫文。 主觀意見偏多,文學無雷。 目標是打造一座圖書館。 若你也愛讀書,希望這裡有你需要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