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天,我的文章被登在學校的網頁上,也拿到了人生第一份稿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從國一開始練筆後,就常被國文老師推薦去《聯合報》投稿,但從未成功登上。(沒有稿費)
高中三年,我並沒有花心力投稿,而是參加兩校聯合的文學獎比賽,可散文和小說都只有入選,並未得名。(沒有獎金)
學測結束,即便國寫成績為全國前1%,但仔細想想,寫作為我帶來的成就,一直僅限於那一幀幀躺在書櫃裡的獎狀,和只有我自己曉得的成績。
我到底為何那麼執著寫作呢?我自己也不曉得。
我對第一類組沒有太大的興趣,也不是一個很愛看艱深文學作品的人,更沒有補過作文、受過專業的訓練,怎麼就離不開寫作這件事呢?
在真正了解自己之前,我就在想,也許會來方格子經營,就是抱著「看看最後會發生什麼」的心態。反正我也無法阻止自己去寫,就找個可以安頓的園地,種些不認識的種子,看看最後會長成什麼植物。可以吃的就自己吃;不能吃的拿去裝飾,總會有用途的嘛!
就這麼搖頭晃腦地寫呀寫,有天,我的文章被登在學校的網頁上,也拿到了人生第一份稿費,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在加入實驗室前,會跟教授談一下研究方向,了解彼此的興趣等等,剛好提到我有寫作的習慣。隨後,教授說學校(我的科系)院內這樣的學生很少,若未來有機會會找我幫忙。
幾個月後,參加了教授舉辦的微型研討會,教授還真的找我幫忙寫活動紀錄,約三、四百字。我跟教授確認細項之後,隔天便寫完傳給她。
我抱著單純幫忙的心態,沒有想太多,不過完美主義依舊猖狂,還是字斟句酌、反覆誦唸才傳給教授。再隔幾個禮拜,教授傳訊息跟我說,那篇活動紀錄已經放在院內的網頁上。她特地通知刊登的人員要放我的名字,並且還會有稿費,還傳網頁連結請我看一看。
沒想到,為了一個研討會而寫的活動紀錄,竟然順帶圓了小小的夢。雖然「我愛寫作」這件事,好像一直沒有辦法在文學上有突破,甚至是帶來額外的收入。不過,於此同時,也更代表了我愛寫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