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週媒體最熱門的話題之一,有關臺灣青年受高薪誘惑被拐騙到柬埔寨,而捲入人口販賣事件。隨著事件爆發,受害人數不斷攀升,卻依舊有更多年輕人執意前往......
圖片來源:https://unsplash.com/photos/VWyJYANHxuw
從上個月起,社交媒體與新聞版面充滿有關柬埔寨人口販賣的消息,過去少被提及的議題浮上檯面,引發國人關注。透過倖存者的自白,我們了解事件的始末,也引發不同的爭議性的論點頻頻出現:該同情還是譴責受害者、國家公權力的非強制介入、國際組織與國內幫派的相助、或是否停止救援國人等。那些爭議議題沒有正確答案,進而回頭思考事件的源頭:臺灣青年為什麼想南向打工?
為什麼想去柬埔寨?
就不論大部分國人的認知裡,柬埔寨本就是一個經濟相對弱勢的國家,究竟什麼理由,讓這些青年相信人蛇仲介的話術,或明知有風險,也願意隻身前往試一把。撇除個人因素,臺灣職場的推力與東南亞職場的拉力相互作用下,國家大環境產生諸多問題,而臺灣青年本身的心態,或許也是主要原因之一。
1.大環境下的經濟—貧富差距與新冠疫情
臺灣的經濟發展乍看下是逐步成長,但肉眼可見的狀況是:貧富差距擴大。現在的社會,富有的人每日開名車吃大餐,但更多的普通人只夠三餐溫飽,更別提新冠疫情的加溫下,讓大多數人減少收入、失去基本生活。當人們無助的為求生存時,人蛇集團朝他們伸出援手,他們只能選擇冒險前往另一個國度求職。
2.職業結構的崩解—更多人渴望找尋「好工作」
筆者的主業是建築工程,這領域正受到一個重大難題的考驗:沒有年輕人願意來工地當工人。但主因不是少子化(或許也有一些關聯),也不因為是薪水微薄,相反的,建築工人薪資比一般工作更加優渥。人之常情,大多數人不願意從事辛苦的勞動付出,因此當人蛇集團表示提供高薪資、好待遇、輕鬆的職務時,憧憬著「好工作」的人便紛紛上鉤。
3.外國夢的期許—社交網路的助力
只要離開臺灣,「外國」就是一個令人稱羨的地方,大部分的國人都心嚮往之。加上科技網絡的發達,透過社群網頁的社團,人蛇集團在各平台撒下自己的網,或利用關鍵字搜尋獵物,直接向對外國工作有興趣的人們提供職缺,輔以美好影像的誘惑(手裡拿著厚厚美金的圖片),直接線上聯絡面試,再快速收網。外國的誘惑力加上科技工具的輔助下,短時間內犯罪就可成行。
4.淘金熱潮—高薪誘利
被拐騙至柬埔寨的受害者共通點:皆以「高薪」為明確目標。儘管案例層出不窮,政府大眾的呼籲、警方在機場勸導攔阻,仍有不顧勸誡的執意前往者。明知道有極大風險,仍想輕鬆賺大錢。如同十九世紀初美國加州淘金熱潮,總有人將生命孤注一擲,為利益趨之若鶩。
總結
大家都知道,柬埔寨並非很富有,仍有大批臺灣青年被舉著高薪工作的旗幟誘騙拐賣,明知不可為而為之,耗費社會資源。反詐騙組織也聲明八月後前往的臺灣人不再營救。官方可以限制國人行為,卻無法阻止他們慾望跟意念。或許除了消極得在前往柬埔寨路上攔下,從事件的源頭著手改善,才能解決未來更多悲劇的發生。
2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