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舊文修改重發)
理想生活的重要性
近藤麻理惠整理法,而是開始作業前,你想在整理完後的空間裡,過的是怎樣的理想生活?不單只是整理行為的先丟棄和再收納,近藤在書中表示,「想像理想中的生活」是極為重要的儀式,不然會有很高的機會打回原形。
生活困擾
假日早晨愜意的喝咖啡,還是平日晚上回家能無需動腦歸位物品,不用隨時都在叫小孩整理,家中能瀰漫輕鬆的氣氛...你有以上的想像和渴望嗎?
「想做的事情沒辦法進行」、「人生停滯中」、「做人好難」、「戀愛不順利」、「婚姻生活好累」、「親子互動緊繃」...
在整理節慶中,我是個整理顧問,同時是主修幼兒教育的學生,我能給予一些與幼兒教育相關的建議,但「整理」才是整個過程中最重要的目的,所以我無法告訴客戶要怎麼與另一半相處,或者人生要怎麼前進,但請你不用擔心,只要你全心的接受近藤麻理惠整理法,整理魔法就會就此開始,你的整理成果會告訴你要如何接下來的人生步驟。
而現在環顧四周,你的理想生活與現實的距離?
從「衣服」舉例
當衣服被擠在衣櫃深處不見天日,過季的衣服被束之高閣,買來後都未曾穿過,維持著剛包裝的樣子,連同帶著特價後的標籤,接觸不到空氣的衣服瀰漫著霉味,套裝變成蟲子設計的洞洞裝。
假設你的衣服是有生命的,他們會是怎樣的感受?如果你是這些衣服,你又會是怎樣的感受?
這樣的衣服能展現他們的價值嗎?擁有這些衣服的主人穿起來會讓自己更有魅力嗎?還是你喜歡擁有蟑螂蛋裝飾的洋裝呢?衣服是要讓他的主人更耀眼的,卻遭到這樣的對待,苦於出場的機會,像極個落寞過氣的明星,隨著年月被遺忘。衣服的內心再怎麼吶喊:穿我!穿我!依然被無視...
但說到底,衣服本來就是中性的,「好貴的襯衫捨不得丟」、「充滿回憶的洋裝捨不得丟」、「變胖前可以穿的牛仔褲捨不得丟」、「變瘦的一天要穿進這件裙子,不要丟」,種種捨不得丟的原因,都是擁有它們的主人的內心反映。
其實要丟掉東西自己可以很簡單,給些金錢成本,找個對這些東西毫無情感的第三者,代替擁有者丟衣服,反正眼不見為淨,你願意嗎?接著主人可能還會再買相同數量的新衣服,繼續一樣的習慣,衣服們就繼續輪迴,泛黃、發霉、被擠壓、和持續的被埋沒...
起初衣服閃著耀眼的光芒,漸漸的變成明日黃花...
結論
在近藤麻理惠整理法裡,沒有捨不得,只有感謝、心動以及優點。
現在就試著留下只讓你心動的衣服,來襯托自己吧!
若你喜歡發霉和泛黃的衣服,那就也大方留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