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開學日|可能-非學校-台北-創學班群-2022冬學W1D1

2022/11/07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經過兩週的秋假,可能-非學校的冬學在今天開學囉!
有別於傳統的兩學期制,可能-非學校將八週的暑假,撥兩週到秋假、兩週到春假,是四學期制。
這樣的做法,可以讓原本二十週的一學期,拆解成十週一學期。
無論是對學生或老師來說,都可以在學習的高峰,進行成果發表後,然後讓腦身心靈進行休養生息。
我們的開學日,不用到操場集合,不用聽師長嘮叨。
一早來到教室,就是讓學生進行人際互動,無論幾歲的學生,正向的人際互動是很重要的。
接著由全體學生一起整理環境,將上學期成果發表的場地,回復到上課的座位,然後一起討論和說明整學期的學習規劃。
冬學的課程分為:
  1. 專案課程:有整學期的大專案「建築裡的多元智能」;也有二~三週的小專案,包括每學期都有的「體適能」和「幸福家」,搭配金馬影展的「金馬致自由」,搭配張雨生特展的「音樂魔法師」,以及和學生的生涯息息相關的「讀書工作WHY」;還有學生各自提出的「個人專案」。
  2. 行動課程:冬學的台灣遊學地點,是我們因為疫情一延再延的雲林,也是我們台灣本島最後一個還沒有遊學的縣市。其他的行動課程,包括北美館的《在夾縫中行走》展覽、台大建築導覽、〈未盡之旅〉世界宗教博物館實境解謎遊戲⋯⋯等。
  3. 學科課程:和土城劉老師自然教室合作的「自然課」,和貍想教育學院合作的「文學課」,和時習教育合作的「數學課」,和蝌蚪池塘合作的「生物課」,和WESCHOOL合作的「科學課」,以及由宛真老師帶領的「英文課」。
  4. 生活課程:每天進行記帳、對帳的「理財課」,以及以七個習慣為核心的「時間管理課」。
接著由學生討論這學期的社團,四位還未帶領過社團的同學,分別提出:甜點社、魔術社、自製樂器社和武術社,面向很廣,令人期待。
冬學還會啟動「劇團」,讓學生可以透過戲劇展演自己。
另外我們每學期也會學習一種「棋藝」,學生說要成為「棋藝博士」,這學期大家要一起學習圍棋,下學期是象棋、再來是西洋棋。
會推動棋藝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對弈,提升自己的邏輯思維能力。
午餐後再次進行人際時間,學生選擇不同的桌遊進行相約,人際關係,是我們非常重視的課題,也可以在互動中,觀察到學生目前的性格狀況和心理定位。
午休後,我們進行秋假生活的整理和分享,透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可以很明顯地感受到落差,也不難理解為何有的學生帶著滿載的能量開學,而有的學生則陷於低潮當中。
不過只要學生有意願,我們很確信可能-非學校是帶有療癒功能的,可以陪伴學生提升自己的勇氣、自信和自尊。
秋假生活分享結束後,學生對於冬學的個人專案進行計畫,個人專案是身為非學校的自學生,為自己的人生豐富而進行的,不是交給老師的回家作業。
我們將個人專案區分為四個面向:
  1. 休閒娛樂(不需要額外花心力,純然放鬆、放空)
  2. 興趣嗜好(需要花時間心力,且會進入心流體驗)
  3. 能力技術(有相關技能需要花時間心力練習提升)
  4. 專長專業(和未來生涯規劃相關連,朝向理想中的自己)
學生可以安排放學回家、週末假日、以及在教室的週一下午進行上述的個人專案。
我鼓勵學生,只要是自己花時間進行的,都列入個人專案的範圍內,不要因為外人認為的好與壞來分類,也很期待他們的執行和記錄。
放學前,我們談妥了攀岩的體驗,希望藉由各種不同的體適能活動,增進學生對於自己肢體的認識和掌握,也提升自己的身體素質。
今日社團進行的是甜點社和魔術社,甜點社決定後續要製作的甜點,並安排採買和準備的時間;而魔術社已經開始練習撲克牌魔術了呢!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於2006年回家擔任全職奶爸,並於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分享幸福的心法與技法,陪伴大家拼出屬於自己的幸福拼圖!
可能-非學校,前身由介亭、文伶、姝霈三位老師共同成立於2014年,並於2018年轉型為可能-非學校,以「性格調育、專案課程、親師生合夥協力」為教育目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