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大浪襲來—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的真相與平反|可能-非學校-台北-創學班群-金馬致自由專案-2022冬學

2022/11/11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1949年5月,全台「戒嚴」。
1953年,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
1953-1956年,綠島新生訓導處「再叛亂」案。
為何政治犯已經落入國家掌心,接受日以繼夜的監禁,官方還要指控這些人「再次颠覆政府」,並導致一連串新的殺戮?
《安息歌》政治犯槍決前,獄友演唱送別。

劫後餘生—綠島政治犯的勞動集中營

與許多人想像的「監獄」不同,「新生訓導處」並非全由牢房構成,而更像一處「勞動集中營」。政治犯除了接受傳輸官方意識形態的「政治課程」,還必須自己打石、砌牆、蓋屋,建立起囚禁自己的園區。
這裡談的教育,和我認為的教育完全背道而馳。
為了管控人民的思想,將和自己不同政治理念的人冠上政治犯、思想犯,並施以「再教育」?
有用嗎?歷史不斷地告訴我們,愈是箝制人民的自由,愈會激發自由的思想。
只是類似的「再教育」行為,仍然在世界的各處重演著。只能期待在那裡,也能綻放出自由的花朵!

國際局勢牽動下的綠島暗潮—用你的身體表示忠誠

當時國民黨政府的宣傳手段之一,是在戰俘、政治犯身上強迫「刺青」,刺上向蔣介石輸誠或批判共黨的標語。這種國家推動的「刺青潮」,曾在韓國濟州島等「韓戰戰俘營」、遍布各地的「海軍反共先鋒營」及政治犯監獄出現。國民黨政府推動的大多數「刺青運動」都成功了,只在綠島遇到挫敗,進而種下「綠島再叛亂案」的重要前因。
第一次觀賞《流麻溝十五號》電影時,對於長官提出要大家在身上刺青以表忠誠的做法感到不可思議,甚至還以為只是編劇的效果。
後來做功課時才知道,這是真實發生過的歷史。
不只要控制思想,更連身體都無法自主,身體成了政府的宣傳廣告看板。
另外電影中提及的孫立人、吳國禎、郭廷亮,也是很陌生的名字。
在展覽中理解到,美國原本青睞孫立人,並公開支持吳國禎 ,也進而引發後續 的郭廷亮匪諜案,讓孫立人被軟禁33年,吳國禎在美國過世。
而要為吳國禎立傳的作家劉宜良(筆名:江南),也因此被情治單位派人暗殺,就是著名的「江南案」。

胎死腹中的綠島「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

獄方宣布「一人一事良心救國運動」後,詭異的氣氖在獄中迅速蔓延。獄方在集會時,宣布要求政治犯在身上「刺青」與公開宣誓,展現對 「反共大業」的支特,再將成果在報章露出。等到獄方要求「表態」之際,一些政治犯率先帶頭拒絕。率先拒絕者,大多成為獄方日後以「再叛亂」 罪名整肅的對象。另外,對一些外省政治犯來說,若成為國府宣傳工具,不免擔憂將影響到留在對岸的家人受共黨清算,因此拒絕參與此運動。最終,這場「刺青運動」的響應者相當有限,草草收尾,導致獄方打造「模範監獄」的夢想挫敗,進而引發獄方報復。
不得不佩服這些民主自由的前輩們,即使身處在綠島的囹圄裡,仍然堅持著自己的信念。
這也是《流麻溝十五號》電影觀賞後,留給我們深思的問題:
究竟該寧死不屈呢?還是為了活下來而苟且偷生呢?

大浪襲來—羅織綠島再叛亂案

歷經一連串事件,獄方最終在1953年將第二批「阻擾感訓」的政治犯送回台北,並將其中三十多人送往保安處,以羅織的「再叛亂」罪名起訴。一方面,情治單位通過大量「運用犯」為眼線,收集政治犯在保安處的言行作為「新罪證」;另一方面,許多政治犯受到嚴厲刑求,強迫逼認在綠島籌組了「再叛亂組織」。此外,政治犯離島前,委託高木樂等人收藏的 「學習資料」也被新生訓導處的獄方搜出,遵致第三批政治犯送回台灣。最終,這一連串事件,在軍法處、國防部、總統府等官員的層層核覆下,羅織為虛構的 「ABCD組織獄中再叛亂案」,以先後三次判決,將14名政治犯判處死刑,多人延長感訓。
電影裡拿著孫子的蠟筆,在公文寫下「嚴加復審」四字,讓原本只有一人死刑的判決,演變為最終有十四人犧牲的事件。
整個歷史事件,從現代的角度回看,真的令人感到不可思議、瞠目結舌。
我和學生聊到,如果是我現在的性格,活在當時的年代,應該也會被列為思想犯吧!
我希望,台灣這得來不易的自由、民主、人權,可以持續下去,不受威脅、不受攻擊,「平自且自由的生活吧!」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趙介亭(綠豆爸)育有2子綠豆和粉圓,於2006年回家擔任全職奶爸,並於2020年成立可能幸福學院,分享幸福的心法與技法,陪伴大家拼出屬於自己的幸福拼圖!
可能-非學校,前身由介亭、文伶、姝霈三位老師共同成立於2014年,並於2018年轉型為可能-非學校,以「性格調育、專案課程、親師生合夥協力」為教育目標。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享受沈浸的閱讀體驗
徜徉在不受干擾的簡約介面,瀏覽數百萬篇原創內容。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