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沒有人也覺得地球上最可怕的一句話就是「應該」了!
在它被濫用之前,原則上它本質是好的。
例如:應該遵守交通規則、不舒服應該多休息、施主應該學會放下、應該節能減炭拯救格陵蘭...等,都是用來呼籲大家學會尊重、愛護的一句好話。
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它被用著用著就壞掉了。
到這年紀應該要結婚買車買房生子?
小孩應該乖乖聽父母的話不可違逆?
好老婆應該會洗會煮會生會養會伺候?
好老公應該會賺會寵會修會搬會聽話?
好公司應該要薪資優渥、福利爆多?
好員工應該要捐肝賣腎、死而後已?
你應該早點叫我起床?
電梯裡的垃圾應該有人去清?
阿爸應該要把松山那3棟房子留給我?
老師應該傳教授業解惑外加討好父母?
醫生應該仁心仁術外加良好服務態度?
身為公眾人物應該做良好的示範?
政府應該OOOO(族繁略)...?
看到這裡,大家可能會覺得,上面其實說的沒錯啊!有很多的事情本來就是「應該」那樣!
姑且不論這草草幾句話裡內含的是非但書,大家有沒有意識到真正可怕的是...
以上這些話的立場,全部都是在「應、別、人、的、該!」
應別人該的人,話語間往往夾帶著旺盛的操控慾念和指責意識。
被應該到的人,被加諸了多麼大的道德控訴和身份包袱。
還有一種情況更委屈,就是自己「應、自、己、的、該」...
我應該要成就非凡,當個讓爸媽驕傲的兒子?
我應該要放棄音樂,找個穩定收入養家活口?
我都嫁進來3年了,應該幫夫家生個一兒半女?
身為家中老大,我應該負起照顧弟弟妹妹的責任?
當我們做不到這些「應自己的該」時,隨之而來的自我譴責與自我否定感,不僅讓人隱隱籠罩在憂鬱灰幕下快樂不起來,嚴重一點就掉進一種劣等感的自我嫌惡漩渦裡,其可怕的力道真的是不見兵戎就足以擊潰人心。
沒有人想活在「應該」的國度裡。
或許我們找不到一句更好的話來取代「應該」這個詞彙,但我們可以學會不要那麼地濫用它,當我們懂得用尊重別人也尊重自己的立場和思維來處世時,我們會逐漸發現,這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是絕對的「應該」,用白話再深入一點的解釋的話,就是在「應該」之前,我們可以先學會尊重與感謝。
不論與你所處的對方是什麼樣的身份立場,即便是親子夫婦,對方也沒有理由「應該」為你做到任何事,即便你是付費求取對方的知識或服務,他們也沒有必須為你鞠躬盡瘁、使命必達的「應該」。
反之,你也是!
當我們學會以「尊重和感謝」為基調,來和地球上的人事物發生關係時,就沒有那麼多讓人氣急敗壞、劍拔弩張的衝突和不快。
謝謝店家的服務、謝謝電力的供應、謝謝自然的恩惠、謝謝朋友的相伴、謝謝人文的豐富、謝謝知識的發達、謝謝手邊的自由、謝謝家人的溫暖、謝謝自己的存在,謝謝一切不是那麼理所當然的「應該」。
不要動不動就「應別人的該」,也不要讓人任意「應我們的該」。
當然,自己也不必隨便應自己的該。
這不是唱高調的思維,是我們只要輕輕轉念順行就可以共享的美好。
別把「應該」往死裡用,把它用成「該死的應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