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在夾縫中行走-台北市立美術館展覽

2022/12/04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在夾縫中行走」以行走作為起式,以「夾縫」隱喻當下舉步難艱的生存之道,探索可能的解決之道。
空間概念(1961)
盧奇歐.封塔那
大概在1950年封塔那往畫布上劃了一刀,顛覆既有的繪畫概念,從此被認為是極限主義的開創者之一,也奠定了封塔那在藝術史的定位。
這個作品真的就是往畫布上開兩刀,超酷的,能跳出既有的思維,在畫布上創作的藝術作品不是平面的畫,而是立體的,感覺這是一種突破,突破當時對於藝術的侷限、印象。
作品MIR II&作品MIR III(1999)
中西夏之
這兩幅畫有六種顏色,主要是白色與灰色,通過顏色創造出很多夾縫,很喜歡這樣的顏色搭配,很多夾縫也不會感覺凌亂,反而意外的和諧,周圍有一條一條黑色的,看起來因該是另外用蠟筆之類畫的,感覺很像牆壁裂開XD
無題8號(2015)
李華生
由許多可見與不可見的線創造出有弧度的很多格子,每條線也都不是直的,稍微有些抖,但感覺抖的剛剛好,在有些地方還有些缺口,格子後排感覺還有類似煙之類的東西,整體感覺有點像個迷宮,還感覺像很多很多一個個的房間。
行路(1985)
莫娜.哈同
這是作者在歐洲那邊的街頭錄的,光著腳,把警察穿的那種鞋綁在腳後,走一步後面的鞋子也會跟著走一步。有一段有路人路過還刻意把鞋子弄倒,超壞的。
這個作品在表達當時因為戰爭的移民,到其他國家沒有被安置好,還會被警察當作重點觀察對象。
看到這一個影像會很直觀的感覺這個影片裡的人被什麼束縛住了,每一步都是那麼的沈重,看到後面的鞋子也能連想到後面有人,聽到這個創作的議題就能理解了。
線與自然(1973)
謝德慶
白底加上黑色的線條,感覺有點像裂開的大理石,裂成三大塊,每塊的線跟其它塊不會連上。在雜亂無章的線裡卻感覺有著某種秩序、平衡,感覺就很大理石。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翁子涵
翁子涵
14y 國二 非體制內學生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