棄嬰保護艙

2022/11/27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今天談談棄嬰保護艙
美國自今年年中一直為墮胎合法化的問題爭議不休,大法官Alito提出的,推翻1973年的〈羅訴韋德案〉(墮胎合法化)理由是「憲法明文與傳統上,都從未出現過『保障墮胎權』。」
一向注重平等與爭取自身權利的美國女性自然走上街頭示威抗議,宣示自己身體的自主權。
如果墮胎不合法,那麼勢必會出現許多潛在的棄嬰,以及嬰兒一出生即遭殺害的可能升高。所以Babybox一詞也跟著出現在新聞裡頭。

在擁有悠久歷史,禁止墮胎的天主教國家,公元12世紀老早有Babybox這樣的機制,不問有什麼苦衷緣由,默默收留嬰兒。
這樣的交接處隱私性很高,這麼做自然是出於人道,同理人間萬般的不得已。

1188 年首見於法國馬賽佳能尼契醫院 ,不久之後在普羅旺斯(Aix-en-Provence)和土倫(Tolone)也出現收留棄嬰的窗口。

不久後在義大利,教皇英諾森三世因夢中反覆出現「嬰兒屍體從台伯河的網中捕魚」這樣的場景而感到不安,於 1198 年在位於今日的羅馬 薩希亞Sassia 的 聖靈醫院Santo Spirito 成立棄嬰保護艙- 義大利語稱作 'ruota degli esposti'
ruota 是車輪之意,degli 相當於英語的of,而esposti 意思為展示、暴露。
那麼,剛才說這樣的地方很隱蔽,這裡的''暴露''又是怎麼來的呢?

其實在古代,遺棄不想要的孩子,在不同民族間是一種相當普遍的做法。
例如,猶太人禁止殺嬰,但允許'遺棄'或'出售'私生子。
在希臘特定的時期,認為殺嬰和遺棄是合法的。
羅馬人統治時期,如果父親不承認他的兒子是他自己的,便將其抬離地面,使他暴露在路過的人的憐憫之下,但更常見的情況,是孩子不免挨餓受凍或淪為奴隸的。
隨著基督教的到來,情況才發生變化。
pexels@karolina_grabowska

公元315年君士坦丁大帝下令,將部分稅收用於救濟棄嬰貧困家庭的孩子。
318 年,法律規定殺嬰可判處死刑,但法律並不懲罰買賣孩子的人。
直到公元 6 世紀,查士丁尼(Justinian I.)才嚴懲遺棄行為,將其視為同等殺嬰的罪愆。
公元787 年,大祭司 Dateo 在米蘭為棄嬰建立了第一個收容所
比正規醫院規模要小一些,通常位於朝聖路線。同時也是中世紀類似旅店的機構,用作朝聖者和收留陌生人的免費收容所。
這位有愛心的大主教在遺囑中作出以下規定:
'...在神聖力量慈悲的幫助下,希望在這座米蘭市的大教堂附近建立一所孤兒院,作為神聖基督教虔誠的工作。
(...) 事實上,因為通姦而懷孕的婦女,為了不讓周圍人知道這件事,殺死剛出生的孩子,這樣便把他們送進了地獄,沒有經過洗禮。發生這種情況是因為找不到一個地方可以讓孩子光明正大地活著,同時也為了隱藏通奸的罪惡感;婦女們把嬰孩扔進下水道、糞堆和河裡。
因此,我,Dateo,通過這些安排要為孩子們建立一個孤兒院(...)'
這位有愛心的主教還確定了以下諸事項 -
1.定期支付兒童護理者。
2.為孩子們找洗禮淨化的護士。
3.母乳喂養期結束後,孩子們將繼續在收容所生活七年,並接受適當的教育。
4.孤兒院會為他們提供食物、衣服和鞋子。

這樣明文規定,樹立了典範,後來,除了教會以外,醫院或社福機構也參與了這樣的工作。隨著義大利拿破崙王國(1806-1815)對那不勒斯王國的影響,義大利南部各地方政府也正式成立了保護棄兒的公共保護機構。
南歐國家包括希臘、西班牙等也紛紛跟進。進而延伸到全歐洲。
ruota_innocenti@wikipedia


如今德國大約有100個棄嬰保護艙,在人口密集的北威州就佔了四分之一,有25個。
棄嬰保護艙在德語有如下幾個稱呼:
  • Babyklappe (嬰兒蓋子)就是形容打開蓋子把嬰兒放進去 Klappe 是蓋子,同時讀起來也類似'啪啦'一聲
  • Drehlade (轉輪盤)比較貼近義大利文的原意。似乎同時命也暗示了命運的轉輪。
  • Babykörbchen (嬰兒籃)
  • Babynest(嬰兒之網)
  • Babyfenster(嬰兒窗口)
順帶一提,這樣的孩子被稱作Findelkinder.

事實上,非婚生子女在世俗和教會的雙重法律地位上都受到極大限制。
一直到 13 世紀,德國的醫院亦經常收容棄嬰。14 世紀,德國數個城市才紛紛建立有規模的棄嬰院Findelhäuser,這些城市分別為烏爾姆Ulm ,科隆Köln,紐倫堡Nürnberg,弗萊堡Freiburg,以及今天法國的斯特拉斯堡Strassbourg和位於羅曼蒂克大道的著名景點奧格斯堡Augsburg。
不知道在接下來的世代,是否像台灣這樣出生率極低的國家,也能考慮到世界上有許多出生就沒有父母的嬰孩,進而有相對應的成熟政策跟心態來領養孩子呢?
圖為20世紀初畫家Gabriel von Max的畫作: Findelkind
來源:維基百科
本文為作者原創。歡迎轉傳,若欲轉載請聯繫,謝謝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所見即所德模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