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石日記>第1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本月26日選舉,民進黨大敗,重演2018年的結局。這次選舉廝殺程度更勝以往,抹黑造謠人身攻擊不斷,若論激烈程度,我以影響日本歷史的關原之戰來打比方也不為過。

raw-image


這次選舉就我看來,除去政黨色彩不說,有種善惡對決的成分在。但我還是無法理解,為什麼有些候選人滿是瑕疵,卻還是能平安過關?有些人只會以攻擊別人為樂,為什麼還有這麼多支持者?這次選舉,似乎還停留在藍綠基本盤的決鬥而了無新意,民進黨到底是不是敗給了自己,這點後人自有評價。

我想說的是,民進黨這次推出的候選人們,尤其是陳時中,更讓我感慨萬千,他不肯像對手一樣使出骯髒的抹黑,而是君子風度堂堂正正迎戰,但是正如一段話所說,「就算是再好的人,只要有在認真努力的做事,在某些人故事中,也會成為壞人」瑞莎當時再如何努力,不也是照樣被抹黑攻擊?但是,她從來不會退縮,而是選擇繼續培育選手,我們台灣人,是不是也該學習這樣毀譽無愧我心的胸襟呢?

或許這次翻盤,都已經是神計畫的一部分了吧。舊約聖經傳道書有句名言: 「我又轉念:見日光之下,快跑的未必能贏;力戰的未必得勝;智慧的未必得糧食;明哲的未必得資財;靈巧的未必得喜悅。 所臨到眾人的是在乎當時的機會。」我們畢竟是人不是神,我們對於最後結果只能盡力,因為神愛所有人,不能偏心的啊。就算翻盤了,我們依然有穩固的民主,民主就能監督,這遠比對岸中國一言堂而任由官員胡作非為而惹起民怨還好。今天如果反過來民進黨大勝,是不是那些其他政黨支持者也會向民進黨支持者落淚失望呢?因此,一場選舉的意義,絕非只在於政黨誰搶得地盤,重點是能否選出有道德感的候選人,落實為民服務,而不再出現像是害慘高雄的韓國瑜那種草包?

以後,我將不再評論政治與寫政治社論,因為我覺得台灣人民會選有問題的候選人(這僅是我的看法),這代表可能知識有了,但判斷是非的能力還不夠,寫再多的社論都無法解決這樣的偏見。這是需要多讀書才能得到的智慧。因此,我既然已經以推廣閱讀為己任,就當繼續揮動長劍,與以寫作鼓舞讀者,帶給大家平安並守護它,這才是我能力所能及所當為之事。我也深信高雄在未來陳其邁的領導下,可以成為六都中第一名,或許我們高雄資源遠不如台北台中(比如大學),但我們高雄人就是樸實單純的可愛,身為高雄人,這是我最感驕傲的地方!

高雄,加油!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雅河隨筆
61會員
44內容數
這裡將分享我讀過的好書與好電影的心得以及生活所思所感。 這些心得將以隨筆的方式寫成,歡迎各位參觀喔,請多多指教。
雅河隨筆的其他內容
2024/10/05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日本長野縣的上高地,一個被譽為避暑勝地的美麗祕境。文章回顧了整個旅程,包括旅行前的準備、沿途的山路、以及上高地的自然景觀。特別提到有趣的文化,包括日本人對動物的特殊崇拜、環境保護及旅途中的趣事,讓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這個美麗的地方和日本的文化特色。
Thumbnail
2024/10/05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介紹了日本長野縣的上高地,一個被譽為避暑勝地的美麗祕境。文章回顧了整個旅程,包括旅行前的準備、沿途的山路、以及上高地的自然景觀。特別提到有趣的文化,包括日本人對動物的特殊崇拜、環境保護及旅途中的趣事,讓讀者能夠更深入瞭解這個美麗的地方和日本的文化特色。
Thumbnail
2024/07/29
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面對困難時,要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及目標,並分享了作者的經歷和目標。文章中提到了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幽默故事和作者的學習與成長計劃,以及對未來孩子的期許。作者也引用了亞馬遜總裁貝佐斯的名言,鼓勵大家保持正向的態度。
Thumbnail
2024/07/29
本文主要介紹了在面對困難時,要擁有積極的人生觀及目標,並分享了作者的經歷和目標。文章中提到了西方哲學家蘇格拉底的幽默故事和作者的學習與成長計劃,以及對未來孩子的期許。作者也引用了亞馬遜總裁貝佐斯的名言,鼓勵大家保持正向的態度。
Thumbnail
2024/06/16
臺大醫學院改採審查社會科成績項目,而非英語科成績,引發了廣泛討論。本文分析了這一決定的優劣之處,並探討了國內英語教育的問題。文章認為,英語學習應該重視聽說能力,反對只用課本課文教學的觀點。醫學院不看英語成績而看其他科目表現,有利於培養全方位的醫生,但這一改革還遠遠不夠,沒有徹底改變教學的觀念和模式。
Thumbnail
2024/06/16
臺大醫學院改採審查社會科成績項目,而非英語科成績,引發了廣泛討論。本文分析了這一決定的優劣之處,並探討了國內英語教育的問題。文章認為,英語學習應該重視聽說能力,反對只用課本課文教學的觀點。醫學院不看英語成績而看其他科目表現,有利於培養全方位的醫生,但這一改革還遠遠不夠,沒有徹底改變教學的觀念和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常常被朋友問「哪裡買的?」嗎?透過蝦皮分潤計畫,把日常購物的分享多加一個步驟,就能轉換成現金回饋。門檻低、申請簡單,特別適合學生與上班族,讓零碎時間也能創造小確幸。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王:我知道民進黨很會選舉,但沒想到這麼行啊! 主持人:這怎麼說? 王:那天我看到民進黨選前造勢推了個殘疾人上去,你知道在內地,這就叫賣慘吸眼球,天啊!這種老套路,我早就不會再上當了。 主持人:那你還說民進黨行? 王:我就想難道是台灣人特別天真?政治傻白甜?這麼好騙? 主持人:這就言重啦!
Thumbnail
王:我知道民進黨很會選舉,但沒想到這麼行啊! 主持人:這怎麼說? 王:那天我看到民進黨選前造勢推了個殘疾人上去,你知道在內地,這就叫賣慘吸眼球,天啊!這種老套路,我早就不會再上當了。 主持人:那你還說民進黨行? 王:我就想難道是台灣人特別天真?政治傻白甜?這麼好騙? 主持人:這就言重啦!
Thumbnail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2024總統及立委大選結束,三黨或許都不滿意,但是各有所失,各有所得。 民進黨贏得總統,民眾黨成為立法院關鍵少數,國民黨固然總統輸了,但是在國會席次大有斬獲,在不少地區斬斷未來民進黨的潛在縣市長人選 民進黨的立委大幅換血,黨內派系的勢力也大洗牌。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民進黨選後各派系的勢力消長。
Thumbnail
熱鬧的大選結束了,有人哭、有人笑、也有人不知該哭還該笑,雖然很不想談政治,但有些話實在不吐不快。 國民黨輸了嗎?我認為是,雖然立委大有斬獲,但面對施政被罵到臭頭的民進黨,還是搶不回總統大位,怎麼看都不算贏。
Thumbnail
熱鬧的大選結束了,有人哭、有人笑、也有人不知該哭還該笑,雖然很不想談政治,但有些話實在不吐不快。 國民黨輸了嗎?我認為是,雖然立委大有斬獲,但面對施政被罵到臭頭的民進黨,還是搶不回總統大位,怎麼看都不算贏。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今天總統和立委大選結果出爐,賴清德組合勝選,國民黨立委52席、民進黨51席、民眾黨8席,分析選舉結果及可能的未來發展方向。
Thumbnail
總統以及立委大選,攸關社會福祉以及國家未來展望,不是選贏選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所支持的候選人以及陣營,是否能將我們國家以及人民帶往更高更好的境界。
Thumbnail
總統以及立委大選,攸關社會福祉以及國家未來展望,不是選贏選輸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我們所支持的候選人以及陣營,是否能將我們國家以及人民帶往更高更好的境界。
Thumbnail
每次的總統大選在政黨的操作之下,都會變成正與反的選擇。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在台海兩岸局勢逐漸變得緊張的情形下,今年的選舉就變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在野黨不斷地渲染著「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主旋律,將兩岸局勢緊張的一切原因都怪罪於民進黨的身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台海之間的和平問題。
Thumbnail
每次的總統大選在政黨的操作之下,都會變成正與反的選擇。尤其是在民進黨執政八年後,在台海兩岸局勢逐漸變得緊張的情形下,今年的選舉就變成「戰爭與和平」的選擇。在野黨不斷地渲染著「票投民進黨,青年上戰場」的主旋律,將兩岸局勢緊張的一切原因都怪罪於民進黨的身上。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探討台海之間的和平問題。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