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鑽石背包客」
一段傳承的故事,從這裡開始。陪阿嬤回顧歌廳榮景、聽她遙想當年,Maggie在接下老房子的同時,也接下承續鑽石的責任,就像阿公、阿嬤當年繼承曾祖母的理念,從「龍鳳樓」到「鑽石歌廳」,Maggie決定勇敢承擔,帶著祖父母的精神,用新面貌回到這裡。「鑽石背包客棧」在2017年正式營運。
2021年,Maggie帶著寶寶,前往澳洲展開新生活,同年,委託虎尾眷村營運團隊-森樹下整合設計有限公司承接鑽石,譜寫下一個階段的故事。
文字來源於鑽石背包客官方網站
雲林地理
雲林位在台灣西方的中南部,在嘉南平原最北端。全縣面積十分之九為平原,十分之一為山地,屬亞熱帶型氣候。人口約六十七萬人(統計到110年7月)雲林也是臺灣本島唯一不與任何直轄市接壤的縣。
本縣有二十個鄉鎮市,除斗六市、古坑鄉及林內鄉靠近山地,其餘十七鄉鎮均屬平原地區。
文字來源於雲林縣政府
為什麼雲林縣沒有雲林市?
原本清朝政府在嘉義縣與彰化縣之間設置新縣時,將縣城設在沙連堡林圯埔街(今南投縣竹山鎮)近郊的雲林坪雲林縣舊城上,但日後因縣城的位置太靠近內山,縣城西移至斗六,經過日治時期不斷的修改,使得「雲林」不在雲林縣境內。
虎尾地名由來
傳說:很久以前,在諸羅城北的樹林裡,住著一隻老虎,老虎時常出來危害到百姓,百姓向鄭成功求救,他諸羅城北為民除虎,後來人們將此地取為打貓,老虎鬥不過國姓爺,便向北逃竄,逃到一個沙崙上,於是老虎便停下來休息。想不到國姓爺趁其不備,飛躍跳上沙崙,大刀砍向老虎,驚慌的老虎,一時閃避不及,而被砍落尾巴, 從此這個地方便取名為「虎尾」。至於那隻沒了尾巴的老虎,在威風大失之後,不知逃到哪裡去再也不敢出來害人了。
稍微真實一點的:因為立村之初只有五棟民屋,虎尾舊稱為『五間厝』。最初開墾時名為「后尾」,後來因「后」與「虎」本地語音相似,日本人不知,鄉民也不明白,就將「后」誤為「虎」,於是「虎尾」地名就此沿用。
文字來源於維基百科
虎尾產業
1.虎尾毛巾
台灣毛巾的歷史發展本文 虎尾毛巾的起源 1950年代(1947年)台灣第一家,也是唯一的毛巾廠是來自上海,顧家五兄弟所經營的「中大棉織廠」(Gemini 雙星毛巾的前身)。
50~60年代,台灣當時數千人生產線的毛巾廠規模,說是為東南亞之最也不為過;中大棉織主要為歐美國家及世界及品牌代工製造高級的毛巾(代工,非外銷);70~80年代,如雨後春筍般的小型代工廠(**毛巾觀光工廠、**毛巾、**毛巾....)聚落在虎尾一帶,形成當地毛巾產業的生態鏈,也成為雲林當地的特色產業代表。
台糖虎尾總廠
虎尾糖廠於西元1906年12月28日台灣總督府許可由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設立,依據史料虎尾糖廠建廠前,虎尾地區尚無市街純粹為農村景觀,自從糖廠大型新式製糖機具設立,糖業五分鐵路星羅棋布深入各鄉間農村,建立早年交通脈絡,才以自成的工業聚落拉近與各鄉村間之互動,匯集許多雲林地區民眾至虎尾就業生活,逐漸的發展成一虎尾市街,可以說虎尾糖廠造就了虎尾鎮的開始與發展,至今虎尾糖廠已歷經101年,自然虎尾鎮也走過百年造鎮的歲月,在這裡有許多人喜愛虎尾糖廠的環境,不斷述說糖廠排放的水是甜的、糖廠大支煙囪在燻就是廍動,煙囪沒燻就是廍煞及如何追逐五分火車上的甘蔗等種種趣事,顯現虎尾糖廠長期與當地居民和平共存。
但受大環境影響,公司糖業政策逐年縮減,這些美好記憶將隨時間漸漸消失,為保留虎尾糖廠過往事跡,與地方建立良好互動,即於民國86年配合雲林縣辦理全國文藝季活動成立「虎尾總廠糖業文物館」,初期由有興趣的同仁收集文物展示,即已深獲學術機構與社區等單位的肯定,本區處見於糖業文物館的展示,有建立與地方良好互動之功能,繼於民國95年更擴大規劃製糖參訪動線,將糖業文物館遷移至製糖工場建教生宿舍,重新裝潢整修各項展場,現以「台糖公司雲林區處糖業文物館」全新風貌展示各項文物,期許藉由糖業文化的展現,拉近與民眾間之距離,讓外界瞭解台灣糖業對國家貢獻的事跡,弭平誤解互敬互存,以創造公司良好發展契機。
文字來源於虎尾糖業文化館
虎尾總廠是原臺糖三大總廠之一(另二為新營糖廠、屏東糖廠),亦是迄2020年初仍以五分車進行鐵路運輸甘蔗的糖廠,其另一部份的甘蔗則以運蔗卡車進行公路運輸。目前是臺糖仍在從事製糖業務,且仍在營運中的兩座糖廠之一。(另為臺南市善化區的善化糖廠)
出發後
導覽
雲林記憶COOL-虎尾登記所
登記什麼?地政事務所,記錄土地用的(登記所是木構建築)
日本人用了十年做土地登記,會去問這塊地是誰的,如果沒有人知道,也沒有地契的話,就會編入政府機關的地,如果有人說「這真的是我祖上的的地!可是因為我的地契不見了,所以沒有辦法證明」政府就會去取證(找當地最有威望的人,通常是大地主)如果真的發現是他的就會把地還給他。
和小屋(在日本當地的)、洋小屋(日本殖民地的,特色是從某角度看屋頂,會看到倒M(神似,也很像K)
天花板上有一個空間,可以觀察到屋頂的構造沒有被白蟻侵蝕
雲林布袋戲館-虎尾郡役所
之前是虎尾郡役所(就是當地的政府機關)但後來就沒有再使用了,所以改成布袋戲館介紹當地的布袋戲
布袋戲日起源
雲林縣虎尾鎮為台灣布袋戲重鎮,有許多有名、優秀的藝師、製偶師傅都來自於雲林縣,而黃海岱先生是布袋戲界的「通天教主」彰顯黃海岱先生對於布袋戲文化的付出,因此也將黃海岱先生的生日訂為「雲林布袋戲日」
故事類型
1.政治選舉劇,包括:日本武士、國軍、共軍、日軍
2.古冊劇,包括:劍俠劇、公案劇、神怪劇等等
角色
生:劇中的男性角色,依照人物性格可分為文生、武生、小生等,而小生則是外型清秀的書生扮相
旦:旦亦可分為正旦、花旦、武旦,正旦為女主,而武旦則是有武功的女性,花旦則為個性鮮明、爛漫可愛的女子
淨:淨角多是扮演武將的角色,通常身穿戰甲,威風凜凜,是布袋戲中造型最唯美的戲偶
末:多數為戲中的男性老人,布袋戲中俗稱「公末」通常行動緩慢,末在劇中多為土地公、老和尚、怪老頭等
雲林故事館-虎尾郡守官邸
之前是虎尾郡守官邸但是現在變成虎尾故事館,故事館的團隊會創作一些兒童繪本在那裡販賣,也因為這裡本來是郡守官邸所以這個團隊也有安排導覽,和遊客介紹官邸。
鑽石背包客棧-鑽石大歌廳
之前是鑽石大歌聽,後來在改成背包客棧之前,也有改成桌球場(乒乓世界就是其中一個,因為有招牌)
建國眷村-日本兵舍
原為日本神風特工隊的居住地,1949年之後國軍把日本兵舍改成國軍家眷的家。
美軍轟炸這裡(虎尾)是因為有糖廠,因為糖可以貿易拿錢、糖蜜燃燒可以產生酒精(虎精,加柴油可以變成飛機、汽車的燃料)
這裡有一些是日本時期的房子,有一些是國民時期的。2006年,最後一戶離開建國眷村,自從這裡就開始荒廢,直到有人開始注意到建國眷村
眷村的房子不可以繼承,頂多只能到第一代的妻子去世,妻子離開之後房子就要還給國家。而當地的居民就會做交易,旁邊這裡的人已經離開了,那這邊的房子可不可以給我?所以有一些房子會有打洞到另一個房子
蓄水池
怕當時美軍會炸眷村,所以這個村子就有三個蓄水池,避免著火時沒有水可以滅火
眷改條例
希望改建之後大家的生活條件可以變得更好,本來有886個眷村,但後來改了830多個,保存下來的也不到50個,而且很多只保存了一棟房子。國防部拿了很多錢(把改造之後的地賣掉)但不能在文化保存(維護、整修)所以建國眷村是眷村文化保存,就不能使用這500億(眷改基金)來進行保存、修整。
龜式防空洞,可以躲10-15個人。我們有進去因為有小小朋友,所以大概進了24個人左右(在導覽員的同意下)
隧道式防空洞,我們也有進去
工式防空洞(後面用紅線圈起來的那一個)
景點
雲林高鐵站
由建築師姚仁喜設計,2015年正式啟用,整體採用波浪狀進行設計
632高地公園
有可愛的小老虎娛樂設施(虎爺)之前是當地的墓地,但因為政府想進行改良,所以募資完成了這次改造
虎尾鐵橋
組裝式的鐵橋,分成3段,是廢橋做的,有一段寫英文(倫敦),一段寫大正3年(日本)1個是汐止的
我們實際去的時候,只有找到倫敦、日本的,沒有找到汐止的,大家有空去到時候可以找找看
虎尾驛-虎尾糖廠火車站
現在有賣一些手作的小零食、點心,還有現場做蛋捲,很有趣~
虎珍堂-正義百貨行
適合去買伴手禮,還有門市限定的虎月燒
我們也在那裡買了和家長分享的三色地瓜片
DIY
虎尾糖椪糖手做體驗
自製椪糖,使用當地的虎尾糖,融化後加入小蘇打粉,快速攪拌,再倒到饅頭紙上,等乾了之後,在抹上炒過的玉米粉(微微防潮)最多可以保存3天
手洗虎尾糖野生愛玉
因為製作愛玉會需要10天,所以最後是吃工作人員做的
興隆毛巾-造型毛巾製作
這次製作的造型毛巾是粉色招財貓貓,很簡單~建議大家都可以來做做看
興隆毛巾使用的棉花都是這一種美國棉,因為纖維比較長,所以適合做毛巾、衣服
生長流程:開花、結果、果實變色、開棉
筆記:
純白的毛巾都會漂白,如果要更白,就會需要螢光劑
好的毛巾口訣:色(顏色太鮮豔底色太白螢光劑、顏料用太多,不健康)、香(有香味的都有問題,沒有味道才是正常的)、偽(標籤真假)、吸水(吸水功能強)
有繡框,繡的東西只能在繡框裡面
整個毛巾的完成,從摘下棉花開始需要30個工作日才能完成
美食
虎月燒
2022/12/7㈢-2022/12/9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