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心理學對投資真的有幫助嗎?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在幸福文化出版社的邀請下,很開心有機會讀到了一本非常有趣的心理學經典作品《墨菲定律:如果有可能出錯,那就一定會出錯!》。
有別於枯燥乏味的理論,這本書通過有趣的實驗和小故事,讓讀者能快速掌握經典心理學理論的精隨。
全書分為12章節,共62個經典心理學理論,每個理論約三至四個頁面,讀起來輕鬆無負擔。
我認為心理學應該算是非常實用的專業,能夠被廣泛應用在各種領域,像是自我認知、人際關係、情緒管理、消費投資、以及溝通交流等,其實都與心理學息息相關。
舉個例子來說,喝過星巴克的人應該都有留意到,櫃檯總是會擺上幾瓶標價貴的嚇人的瓶裝水(在大陸約20人民幣)。
在幾乎不會有人購買的情況之下,為什麼星巴克堅持要賣水呢?
答案是為了讓消費者產生一種:
「這裡的水都要20幾元了,一杯咖啡30元好像也不過分」的自我暗示。
這就是所謂定錨效應(書中第一章第三項有詳細介紹)。
股市中同樣存在這種心理效果,例如招商銀行從前低的每股26元漲到37元,就讓不少人開始猶豫股價是否「變貴了」,而不敢保持紀律買進。
但要知道的是,招行可是從前高的每股50幾元跌下來。
如果從估值的角度來看的話,當前每股37元的股價仍處於低位,近10年PE分位值26左右,放大到歷史來看更是低至16左右。
因為投資人的心理價位已經被早先的每股26元給「定錨」了,現在的每股37元自然就沒有那麼甜了。
如果投資人能懂得利用心理學來為自己創造優勢,同時避免掉入陷阱,相信能在這險惡的股海裡平安航行。

延伸閱讀

年底了,還沒看過雪球大的新書嗎?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Hi 你好, 我是一位旅居上海的90後, 曾從事過航運業和教培業。熱愛投資理財和旅行。曾旅居過美國德州、英國倫敦、日本北海道和大陸。目前還經營小紅書:「爱旅行的大叔」和FB專頁:「雪球滾滾-兩岸投資觀察」。追蹤我的都會有好運氣哦!
雪大鐵粉俱樂部
NT35/次(單次購買)
本專題主要提供雪粉用小額贊助(訂閱本專題)實現支持創作的機會。內容涵蓋原【投資的我思故我在】+【全球財經觀察】+【滬漂斜槓的隨筆】+【用大白話來談財報】+【FIRE逃跑計畫】+【愛閱讀好書推薦】所有文章。此專題的部分文章會同步免費公開在其他自媒體平台。溫馨提示: 【雪球滾滾】保有對本專題收費方案的最終解釋權。
留言0
查看全部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