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噹——祝大家聖誕快樂~~禮物是我自己包的,這是為了參加實驗室的交換禮物活動,所以準備的一個好禮物、一個爛禮物。
一、愛心數量提高那回事
當初來到方格子,為了避免冷清的局面,我給父母辦帳號,請他們幫我按愛心,加上我自己的,就有三個班底愛心了XD
某天開始,一位沒有發表作品的格友常常按愛心,而且每篇都按,心裡超高興,想說終於有讀者了......事後才知道那是我阿姨,她非常的鼓勵我寫作,很感謝她。
不久之後,父母已經懶地按了,但阿姨的頭像總是在通知鈴鐺裡面,還有其他陸續認識的格友。漸漸地熟悉平台後,開始去其他格友家串門子(留言),於是有了互動,也獲得一些回饋。
然而,追蹤人數、愛心數量的攀升,必須歸功於Matters。
二、追蹤人數提高那回事
我發覺許多創作者會一文多發,意思是同篇文章同步發表在不同的平台。想說也想要試試看,這麼做會帶來什麼樣的結果。在眾多平台中,挑選了Matters。
Matters可以透過寫作讓別人為你按下讚賞鍵,隔天獲取相對應的$Like,可再透過網路交易所兌換成台幣。機制不是本篇重點,就不再過多著墨。
總之,我去Matters「亮相」,寫了一篇自我介紹文,隔天竟然獲得近兩百人追蹤,真的嚇傻了,Matters創作者真的很熱情。非常非常多來自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的創作者,小至國中學生、大至退休賢者,來我的底下留言、鼓勵我,同時也給予我一些建議。
意料之外的是,Matters裡有一些也是方格子的作者,他們會來我的方格子追蹤我,我也追蹤回去,於是形成一種循環,才突破了追蹤人數20的門檻。20到72的過程,就是靠後期一直丟一些不同的題材、也一直關注我自己很喜歡的作者,慢慢累積而來的鼓勵。
三、流覽量提高那回事,並獲得合作邀約
學習SEO搜尋技巧很有趣,我有一篇關於Notion的筆記文章,目前已經有超過1.1K的瀏覽人數,並且成功出現在關鍵字的GOOGLE首頁,每個禮拜都會有「非方格子」的用戶去閱讀。
幾個禮拜過去,一家保養品公司在Ig的留言區找我合作,但恰逢開會高峰期,不僅跟清大的老師Meeting、還要跟台大的老師開會報告,最終以忙碌為原由推辭了。這是我第一次接到合作邀約,非常開心。
四、我一直在實驗......
我不僅在實驗室進行實驗,在寫作上也在實驗,從來就沒有一定的答案呢......
這幾年,我的人格飛速變化、振盪,慢慢趨於平靜。從原本一個習慣往內走的人,漸漸過度到向外探索,不像以前國高中時,都不太表達自我、也不在臉書發文,甚至覺得發文很彆扭(但我卻喜歡看別人分享一些趣事)。
五、關於《越齡對話》
這個題材我想好好地整理、思考,該用什麼方法呈現最好?我寫了幾篇,正在想辦法統一格式,才不會看起來亂亂的,以及和父母討論:針對他們所說的話,我有沒有誤解的地方,讓作品的完整度好一些。
總之,祝各位聖誕節快樂,也祝大家都交換到好禮物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