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想討論一下李清照的改嫁問題,我們直接切入主題,下方是在下找到的相關記載,依照大概的成書年份(公元)排序。
王灼《碧雞漫志》(約1148年):「易安居士,京東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趙明誠德甫之妻⋯⋯趙死,再嫁某氏,訟而離之,晚節流蕩無歸。」
晁公武《昭德先生郡齋讀書志》(約1151年):「李氏格非之女,先嫁趙誠之,⋯⋯無檢操晚節流落江湖間以卒。」[註1]
李清照約在1155年(也有說法是1151年或1156年)過世。
胡仔《苕溪漁隱叢話》(約1167年):「易安再適張汝舟,未幾反目,有《啟事》與綦處厚云:『猥以桑榆之晚景,配茲駔儈之下材。』傳者無不笑之。」
洪适《隸釋》(約1184年):「易安居士李清照表上之趙君無嗣,李又更嫁其書行於世而碑亡矣。」
趙彥衛《雲麓漫鈔》(約1206年):「《投內翰綦公崈禮啟》:「清照啟:素習義方,粗明詩禮⋯⋯忍以桑榆之晚節,配茲駔儈之下才?身既懷臭之可嫌,惟求脫去;彼素抱璧之將往,決欲殺之。遂肆侵凌,日加毆擊⋯⋯友凶橫者十旬,蓋非天降;居囹圄者九日,豈是人為?」[註2]
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約1208年):「易安居士李氏清照撰。元祐名士格非文叔之女,嫁東武趙明誠德甫。晚歲頗失節。」
李心傳《建炎以來系年要錄》(約1209年):「右承奉郎、監諸軍審計司、張汝舟屬吏,以汝舟妻李氏訟其妄增舉數入官⋯⋯李氏格非女能為歌詞,自號易安居士。」[註3]
李清照改嫁的經過
—————————————
這則故事大概是這樣,張汝舟應貪圖李清照與前夫趙明誠蒐集的古玩字畫,而李清照可能是想有人陪伴,於是嫁給張汝舟,但張汝舟婚後行為惡劣,還疑似對李清照家暴,為了離婚李清照控告張汝舟虛報科舉考試次數[註3],不過根據宋代《刑統》紀錄:「妻告夫,雖屬實,仍須徒刑二年。」但是得到官員綦(其,同音)崇禮(字,處厚)的幫助,被關押了九天後,就被釋放了。[註2]
《投內翰綦公崈禮啟》(崈,通崇)[註2]被認為是李清照親寫的,不過有部份學者認為可能被刪改過。
改嫁故事奇怪之處
—————————————
在下注意到一個問題,明確提到李清照改嫁給張汝舟的記載,皆成書在李清照過世後,她過世前的記載最多只有提到某氏,根據上述的發現,在下有三個不同的推測——
第一,李清照改嫁給張汝丹屬實。但李清照過世前消息尚未傳播,她過世後卻廣為人知。
第二,李清照有改嫁他人,但並非張汝舟,是後人穿鑿附會或記載錯誤,亦或是記載的缺失。
第三,李清照並無改嫁,晚年生活可能較為淒慘,畢竟古代女性通常難以自力更生。[註1]
同場加映一下,李清照的母親是誰最早也有爭議,《宋史》:「妻王氏,拱辰孫女,亦善文。女清照,詩文尤有稱於時,嫁趙挺之之子明誠,自號易安居士。」
但《王文恭公珪神道碑》出土,證實了王珪和李格非關係,因此學者推測王珪的女兒王氏,也就是李清照生母在生下她後過世了,所以是妻子過世後,李格非再娶了王拱辰的孫女。不是史料的錯誤。而秦檜的老婆是王珪的孫女,所以秦檜是李清照的表妹夫。
因為上面所有的記載並非正史,皆為文人的讀書筆記,有互相矛盾的情況,才導致所謂改嫁的爭議,但文人們如此熱衷的寫下李清照的紀錄,她過世後依舊在討論,是否代表李清照名揚四海呢?或許這就是「千古女詞人」李清照她獨特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