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子兵法的包贏思想與戰場、戰爭、策略 之十

2023/01/29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地形」、「九地」兩篇是「五變」的實戰操作

該兩篇都有「地形者,兵之助」語句;篇名也都具備「地」的元素。
「五變」:「故將通於五變之利,知用兵矣;將不通五變之利,雖知地形,不能得地之利矣;兵不通五變之術,雖知九地,不能得人之用矣」(此乃參照通行本與朔雪寒[blogspot方格子]的《孫子兵法論正》而改),明白指出,欲得地利,必知地形而通於五變之利;欲得人用,必知九地而通於五變之術。因「知地形」而有「地形」篇;因「知九地」而有「九地」篇。

地之道

孫子舉出六種地形:通、挂、支、隘、險、遠,並附以基本行動原則。前三種地形,孫子有定義;後三種卻沒有定義。鈕先鍾在其所著《孫子三論》,說這可能是孫子自創前三種、後三種是大家已久知。
這六種地形,與《孫臏兵法》〈地葆〉篇相比,其實是抽象的。但,很有趣味,尤其是前三種。固然抽象,卻很容易想像與理解。所附的基本行動原則,當然是以「常」理為言,否則「五變」篇有何意義?何況,既言「地之道」,自然說的是常理。
將軍的要務就是要知道地形。何處可以集中力量?何處可以發揮力量?都需要詳加查察,才能真正使地形成為部隊的助力,而非阻力。

敗之道

天助自助。雖然「地形者,兵之助」,但人之所以失敗,並不是外在的人事物所致,是自己多有不足而不知、不理,以至於敗。通行本「天地之災」,朔雪寒考訂為「天之所災」,意思是「上天降下的災禍」。人們失敗之時,大都會歸咎於「運氣不好」為自己卸責。
所以,孫子才會在論「地形」之後,論軍隊的內在品質。修養不夠,遇到再好的運氣,也無法成就。甚至,明明是受到好運,當失敗之時,還是怨天尤人。
也是六種:走、弛、陷、崩、亂、北。也是將軍的要務。

兵之助

「料敵制勝,計險易、利害、遠近,上將之道也。知此而用戰者,必勝;不知此而用戰者,必敗」。因為「地形者,兵之助」,所以「上將」(優秀的將軍)在此處的條件是:料敵制勝,計險易、利害、遠近。了解這些才打仗的將軍,必勝;反之則必敗。
如果與君主在意見上有衝突,前述「知不知」就是衡量標準。抓緊原則,無視於「名」與「罪」,優先考量人命,再考量打與不打對於君主的利弊得失。明顯地討不到便宜、只是去送死,老闆要大家賣命;我是隊長,當然不~幹~!
反而,極有勝算但卻遇上一位畏畏縮縮的老大;老大不幹,我幹。幹完了,回頭除了那孬貨,自己當老大(...其實,孫子沒這麼說...)。

拚命的,終究是「卒」。怎麼對待他們、發揮他們,君主、將軍(尤其是後者),得好好地研究研究。關係太好,變成無法無天,沒把長官放在眼裏(當然,我們都放心裏。屁!);叫,叫不動、罵,罵不得。可是,平常不教,部隊就沒個規矩,又有啥用?
得懂人性——A man working outdoors feels more like a man if he can have a bottle of suds.
孫子在最後給出一個數,這「地形者,兵之助」到底佔多少:如果我卒可以戰、敵卒戰不了,而地形不可戰,勝算是一半。也就是說,地形所具的影響,乖乖隆地東,一半吶!

九地

不是九種實體上的「地形」,而是在考慮各方面的「互動」上,所產生的戰場狀態。例如「散地」,是當部隊在自己的領土上戰鬥時,這種戰場就是「散地」。為何以「散」為名?因為在自己的地盤,容易懈怠,稍有不利,可能使士卒「逃散」,部隊崩潰。在這種戰場,孫子曰:「無戰。」既然戰不了,乾脆不戰,不如堅守要隘、保持氣力,騷擾、阻斷來犯敵軍的補給線,敵軍無所得,則自然撤退。
「九地」篇中,孫子除給予定義與行動原則之外,並無詳細解釋。在唐朝杜佑所撰《通典》〈兵十二〉,孫子答吳王問的部份,有詳述「九地」的各個行動細節。值得一讀。

不似孫子所言

古之所謂善用兵者,能使敵人前後不相及,眾寡不相恃,貴賤不相救,上下不相收,卒離而不集,兵合而不齊。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敢問:『敵眾整而將來,待之若何?』曰:『先奪其所愛,則聽矣;兵之情主速,乘人之不及,由不虞之道,攻其所不戒也。』」為通行本。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亦認為屬於《孫子兵法》原有的文字。竹簡本也有,只是有殘缺、不完整。但讀起來總有些許扞格之感,不似孫子的語調。按照「影響」的標準,無此段並不「影響」整篇、甚至更好。
凡為客之道,深入則專,主人不克,掠于饒野,三軍足食,謹養而無勞,併氣積力,運兵計謀,為不可測,投之無所往,死且不北,死焉不得,士人盡力。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是故,其兵不修而戒,不求而得,不約而親,不令而信,禁祥去疑,至死無所之。吾士無餘財,非惡貨也;無餘命,非惡壽也。令發之日,士卒坐者涕沾襟,偃臥者涕交頤,投之無所往,則諸劌之勇也」。此段讀起來,更覺不通順。
如果改為以下:「軍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投之無所往,則諸劌之勇也」。這樣感覺上很貼近「九地」篇所要表達的層面。將「兵士」改為「軍」,是因為下一段有「善用軍者」,所以,「軍」較為合意。

不得已

故善用兵者,譬如率然;率然者,常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則首尾俱至。敢問:『兵可使如率然乎?』曰:『可。』夫吳人與越人相惡也,當其同舟濟而遇風,其相救也如左右手。是故,方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政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此通行本內容與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的考訂頗有出入。
《孫子兵法論正》考訂:「故善用軍者,譬如衛然;衛然者,恆山之蛇也。擊其首則尾至,擊其尾則首至,擊其中身則首尾俱至。敢問:『賊可使若衛然乎?』曰:『可。』夫越人與吳人相惡也,當其同舟而濟也,相救若左右手。是故縛馬埋輪,未足恃也;齊勇若一,整之道也;剛柔皆得,地之理也。故善用兵者,攜手若使一人,不得已也。
「用軍」而非「用兵」,此其一。蛇名不同,此其二。山名不同,此其三。「中身」而非「中」,此其四。「賊可使」而非「兵可使」,此其五。無「遇風」,此其六。「縛馬」而非「方馬」,此其七。「整」而非「正」,此其八。
採「善用軍」乃是依據竹簡,朔雪寒認為「軍」較「兵」狹義,在此篇更貼切;且更搭配「衛然」的譬喻。所以,最後一句也應該改為「善用軍」。「衛然」也從竹簡。「恆」也從竹簡;「恆」「常」本就是同義,加上為了避諱——漢文帝劉「恆」,所以改為「常」。
「賊可使」而非「兵可使」是根據竹簡有殘字偏旁為「貝」,朔雪寒依此考證應為「賊」。官方竹簡整理小組認為是「則」,「則」不能作為主詞,此句就無法得知是誰能不能「如衛然」?後面提到「吳人」與「越人」,而雙方是宿敵,如此則當然是「賊」字。因此,孫子其實是以吳越兩國的關係為題,設問若是雙方互仇,能使雙方團結像「衛然」那樣嗎?孫子比個手勢「OK」,只要把雙方置入不得不團結以活命的境地。
至於「遇風」,則如朔雪寒所言,有風無風,與有無危難沒啥干係;何況竹簡上亦無「遇風」。「方馬埋輪」當是「縛馬埋輪」;朔雪寒舉證,中國文字的流變經常發生ship-to-dock。由於春秋戰國時代的文字並無「定型」,相同、類似的偏旁、音韻等經常「通假」——通用、假借。「縛」演變為「方」即是如此。方之前是「放」,放之前是「敷」,敷之前是「縛」。
「縛馬埋輪」即是將戰馬束縛、戰車埋地,以使部隊不可散、不能散。孫子認為那樣不足以達成真正的團結,只是表面而已。如果說「相賊」的雙方在緊急危難的情況中,都能互助,那麼軍隊的團結根本不該用「縛馬埋輪」;應該「齊勇若一」,才是「整」(整即是一)、應該「剛柔皆得」,才得「地」(地有剛柔)。一支百人、千人、萬人的軍隊,能如臂使指般地運用,都因為外在的「不得已」。
人地搭配才是上上。所以,「齊勇若一」已經指「人」,「剛柔皆得」就應該指「地」。朔雪寒推測可能原文是「柔剛皆得」,但無佐證只好暫從通行本。為何用「剛柔」?簡要地說,朔雪寒以易經的思想為解,易以「九」為陽、「六」為陰;「地形」篇有「六」種地形、此「九地」篇有「九」種地勢。陽即剛、陰即柔,剛為動、柔為靜。如此正搭配「地形」所論是靜態的、不變的,「九地」則是動態的、變化的。

人情之理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之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人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人不得慮。帥與之期,如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于險,此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這是通行本。
將軍之事,靜以幽,正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無知。易其事,革其謀,使民無識;易其居,迂其途,使民不得慮。帥與之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于險,此將軍之事也。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這是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
竹簡本的『耳目』下一句,是『使無之』,加上孫子文理之精簡,而引發一種想法,此處將此段試改如:『將軍之事,靜以幽,整以治;能愚士卒之耳目,使無之:帥與之登高而去其梯,帥與之深入諸侯之地而發其機。若驅群羊,驅而往,驅而來,莫知所之。聚三軍之眾,投之于險;九地之變,屈伸之利,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之』可以做動詞,意思是『往』。要士卒完全不知道任何事—『使無知』,應該有困難;總會知道一些事。從下一句的兩個「帥與之」可知其『愚耳目』之目的,是為了讓部隊不能任意行動;也就是,部隊不能脫離指揮官的掌握。當過兵的都聽過班長鬼叫:「不准脫離部隊掌握!」
在「人情之理,不可不察也」後,孫子提出了如何於各「地」統御部隊的軍心:壹其志、使之速、使不留、固其結、謹其恃、趨其後、進其途、塞其闕、示之以不活。分別搭配前述的:無戰,無止,無攻,無絕,合,掠,行,謀,戰。原本「衢地則合交」,因其不與其他同調,故而擅改為「衢地則合」。且,「衢地」週邊不一定是自己的朋友(交),即便是,也可能背叛;所以,無論是不是,都應該與之「合」。
在『壹其志、使之速、使不留、固其結、謹其恃、趨其後、進其途、塞其闕、示之以不活』之前有一段:「凡為客之道,深則專,淺則散;去國越境而師者,絕地也;四達者,衢地也;入深者,重地也;入淺者,輕地也;背固前隘者,圍地也;無所往者,死地也」。此是通行本;而竹簡本在「圍地也」之後卻是:背固前敵者,死地也。無所往者,窮地也
在之後也有一段:「故兵之情,圍則禦,不得已則鬥,逼則從」。這前後兩段,其實突兀又多餘,對於理解「九地」篇沒有幫助。

四五者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此三者不知一,非霸王之兵也。夫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于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爭天下之交,不養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于敵,故其城可拔,其國可墮。施無法之賞,懸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利,勿告以害;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于害,然後能為勝敗,故為兵之事,在于順詳敵之意,併力一向,千里殺將,是謂巧能成事」。「是故政舉之日,夷關折符,無通其使,厲于廊廟之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賤墨隨敵,以決戰爭。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以上兩段是通行本。
是故不知諸侯之謀者,不能預交,不知山林險阻沮澤之形者,不能行軍,不用鄉導者,不能得地利。四五者一不知,非王霸之兵也。彼王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威加于敵,則其交不得合。是故不天下之交,不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于敵,故其城可拔也、國可也。無法之賞,無政之令,犯三軍之眾,若使一人。犯之以事,勿告以言;犯之以,勿告以;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夫眾陷於害,然後能於敗為勝,故為兵之事,在於詳敵之意,併力一向,千里殺將,是謂巧事」。「是故政舉之日,無通其使,厲於廊上,以誅其事。敵人開闔,必亟入之。先其所愛,微與之期,靜默搏敵,以決戰。是故始如處女,敵人開戶,後如脫兔,敵不及拒」。這是朔雪寒的《孫子兵法論正》。
『突兀又多餘』在此兩段又發生了。再次擅改如下:『四五者一不知,非王霸之兵也。彼王霸王之兵,伐大國則其眾不得聚、其交不得合。是故不養天下之交,不事天下之權,信己之私,威加于敵,故其城可拔也、國可隳也』。至於其他冗長的文字,就不採。
為何不用「九」而用「四五」?在此別為一說。「是故,散地則無戰,輕地則無止,爭地則無攻,交地則無絕,衢地則合,重地則掠,泛地則行,圍地則謀,死地則戰」。前四者都是「則無X」,後五者都是「則X」(這也是為何將『衢地則合交』改為『衢地則合』)。也許就只是這麼單純。
當時無「霸王」這種單一概念,而有「」與「」兩種地位。前者,當然指周王、周天子。後者,當然是因王權衰落,而興起的強大的諸侯,『陽奉周王、陰違王命』,周天子只能乾瞪眼!故非「霸王」而是「王霸」。
「養交」、「事權」,朔雪寒舉證古時有「上事、下養」、「大養小、小事大」概念、用語。「上事、下養」的上下都是動詞,往上、往下之意。準此,當然是「不養天下之交」與「不事天下之權」。

十三篇之外

出土竹簡代表了孫子有其他文字,用以補充其十三篇。而此處不採用的段落,朔雪寒考證認為確是出自孫子手筆,並且提出論述。那麼,那些段落,或許是孫子以「另外的篇幅」解釋一些細節。本不屬於十三篇,但被輯入十三篇。
4會員
27內容數
包贏?怎麼包贏?作弊都不保證包贏,你竟說打仗要包贏!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