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范蠡和西施有在一起嗎?

2023/01/06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這次想簡單講講范蠡西施的故事,不過要先說勾踐復國的過程。
可能有些朋友沒聽過勾踐復國,簡單闡述,起初勾踐被圍在會稽山,決定投降忍辱負重為吳王做牛做馬。於是越國大夫文種一人掌國政,范蠡一人掌軍事,並獻上西施、鄭旦兩位美女,讓吳王沈溺聲色犬馬,讓勾踐臥薪嘗膽復國成功。
西施是真有其人嗎?
——————————————
其實在《史記》、《左傳》當中都沒有提到西施,但諸子百家的典籍中卻有不少關於西施的紀錄。
《孟子》:「西子蒙不潔,則人皆掩鼻而過之。」
《管子》:「毛嬙、西施,天下之美人也。」
《莊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裡,其裡之醜人見之而美之,歸亦捧心而矉其裡。」
⋯⋯⋯⋯
還有很多紀錄,但就不一一列舉了,那為什麼《史記》、《左傳》都沒去寫到西施呢?可能代表西施這稱呼,是後人加上去的。應該是有對夫差實施美人計沒錯,但這個女子最初被叫做「越(國)女」,應該是時間長了,越女的形象被擴充。
(也有人會說西施本名施夷光,不過這應該是民間傳說。)
是范蠡護送西施的嗎?
——————————————
首先,我們要弄清楚護送西施到吳國的人究竟是誰?
在《越絕書》裡提到:「越乃飾美女西施、鄭旦,使大夫(文)種獻之於吳王⋯⋯」
但《吳越春秋》中則記述為范蠡護送。這兩本書的記載有矛盾,不過我個人猜測是范蠡護送的,因為范蠡負責的是外交、軍事層面,文種更大可能是寫了封信,畢竟他那時候應該忙於越國國政。
護送過程中發生了什麼?
——————————————
大約2004年時蘇州出土了一段竹簡內容是這樣的:「蠡與施潛通,三年始達吳,以語兒亭為質,施不得不勉。」那麼語兒亭是什麼人?
學者們又根據一本書《漢唐地理書鈔》:「縣南一百里有語兒亭,勾踐令范蠡取西施以獻夫差,西施於路與范蠡潛通,三年始達吳,遂生一子。至此亭,其子一歲能語,因名語兒亭。」
意思就是,范蠡用語兒亭這個兒子,強行逼迫西施去吳國實施美人計。
(一句話,范蠡你這個渣男。)
這段的內容都是學者們的研究成果,雖然可能有想像的成份,但這何嘗不是歷史有趣的地方呢?
紅顏薄命西施亡。
———————————————
關於范蠡西施的結局,第一種是同遊五湖說——《越絕書》:「吳亡後,西施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但是我實際翻閱《越絕書》後也沒看到這段記載,然後我又發現有文章也是引用《越絕書》但順序不同:「西施亡吳後,復歸范蠡,同泛五湖而去。」同一段記錄意思不變,但順序不一樣?所以我對這種結局持懷疑態度。真的相當奇怪。
第二種是沈水說,出自《墨子》:「西施之沈,其美也。」也就是說西施是被丟進水裡淹死的,有人說是范蠡,有人說是勾踐,有人說是勾踐的老婆、甚至是吳國百姓,因為沒明說是誰總會被賦予想像。其實還有很多說法,像自縊說,不過這像是後世小說、戲曲所改編。
結論:女子的悲情誰能懂呢?
——————————————
悲淒的故事,被一個美好的愛情假象包裝,同遊五湖只不過是顆糖衣砲彈,但誰又真的懂西施的悲情呢?或許只要用甜美的愛情故事粉飾,一切悲哀、淒涼的真相自然就被忘記了。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其怪歷史
其怪歷史
一個喜歡寫人物故事的人,只是興趣不要太當真。ig:history_strange_tw。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