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在當下
近期在時間安排上,開始做調整,也有了新的體會,以往,都傾向一股作氣,拼個好幾天,迅速將手頭項目達成,並且,總是能找到一些偉大的「理由」,說服自己,“只要搞定眼前專案,世界就是你的”
這種動力,一半來自衝勁,一半來源自我洗腦,我也堅信,這樣做沒問題,不過,最好趁路還沒走太遠時,先去確認,究竟自己的「系統」模式是好還是壞
答案,以我目前的認知來說
無庸置疑,這樣的模式是錯的
至少,我有看見更好,更長遠的方法
將目標切割成最小單位
專注每個當下,縮短獎賞機制時間
疲乏
經由一些切身體會,發現書上講的沒錯,有時候,如果一直將“目標”,或是什麼成就,里程碑放在太遠,太巨大的將來,久了真的會有倦怠感,但,大多數事情,如果沒達到天高水準,也真的很難得到回饋感,自己也很難欺騙自己
輸贏
插個題外話,最近走在路上,經常思考優越與比較的問題,這種東西,從最原始的動物性好鬥,到相對文明的得失心等,如果要認真講到底,似乎是不存在的,但,它的存在,卻又是極其真實不虛
“比較” 的面向,其實很巨量,每個領域,不同的方式,能力,時間段等等,裁判是誰,標準又在哪,很多情況下,動態且多樣化,我有時候,很粗暴的去貼人標籤,想辦法,在你我之間分個高下
但,結果經常漂浮,且虛幻,有贏的時候,也有輸的地方,標準有時是外界定的,比如考試,另一些時候,則是我「自認為」的,例如審美,不過,若因此,下結論,去否定「比較」的存在,直覺上,又讓我感覺是胡扯
對事不對人
最後,唯一有個結論,就是以「事情」本身作為標準,事件本質,通常都是好壞無底限的,好還能極好,爛,也能爛到爆
也因為這樣,以「事件」本身的情況去論成敗,把一件事做到 “偉大”,或至少是傑出,就已經足夠證明,自己是勝利者,這做法,或許在有些人眼中看似過於「唯心」,但實際上,這是最理智的評估手段,沒有之一
精工細作
“把事情做到極致,成功自然來到”,這想法對我而言是老生常談,唯一不同的體會在於,我對「事情」,和 “極致” 的定義,往往只局限於某一單項事物,或者一個目標等,隨便
但現實是,“整個人生” 就是那件「事」,而極致的定義,實際上,是你對每分每秒的負責程度,你是否,總是保持清醒,持續感覺活力充沛,全身心的投入每件當下正在做的事,哪怕只是做家事
孫悟空
每當我的心又狂起來,過度興奮,擔憂,或是跑到過去未來,在那邊想東想西時,我開始會提醒自已,趕緊,將注意力拉回到當前手邊的事
我聽過一種說法,就是用猴子,去比喻人的「心」
「心」怎麼跑,依舊離不開它自己本身,這才是最現實的,比那些勢利眼口中的“現實”,還來得更為真實
排程
我以前聽到什麼,「比爾蓋茲把時間分成...分鐘單位」等的,都感到非常不屑與可笑,那時我認為,這絕對是他隨意應付媒體,說的幹話,但我現在覺得這是對的,雖然,我依舊無法確定他的真實意思
不過,重點在於,我發覺,時間真的是越排越多,只要保持彈性,這永遠是最效率的方式,不僅能做比原先多的事,品質也會提升
時間
當然,扯到時間,就不得不說,這東西本來就是相對的,雖然我不是物理學家,但很誠實的,我專心時,散亂時,歡快時,痛苦時,同樣五分鐘,在我的感知上,都相差甚遠
拿我此刻來舉例,我感覺到的,只有“當下”與「全部過去」,兩個時間段,頂多再加上一些「等等的未來」,不過,如果現在的我在路上閒晃,那一定又是另一種時間感
喜悅的
不說那些有的沒的,講點正常的東西,或許,在我下定決心,絕對堅持己見的同時,改變也正在發生,我對學習,適應,調整這些詞極度反感,但好像,不自覺的正在這麼做,不知道是好是壞
可能那些,過往心中投射的天才,一路上也是這樣走過來的,我盡力想維持前後一致的定見,但,某方面來說,這好像不符合「進步」
因此,最後往往,還是在改變外在之前,就先改變了自己,有時候講太多話,想太多事,不知不覺,都落入一個陷阱,其實,無論信念有多堅定,道理多正確,我,最終,還是只能為了自己而活
那個真正該負責的對象,是我自己,所以不管要贏要輸,總歸,還是必須活得喜悅,並且,學著沉浸在每個片刻,以這種態度活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