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评述 | 愛把苦難湮沒在一望無際中
上個周日東區教會PECC的塗弟兄來我們PCCO教會講道,其中舉例時提到冯小刚执导的电影《唐山大地震》(2010)中對白,讓我非常的感動。這也讓我有意去找這部片子來看這一段。這個下午我一個人謝絕了別人邀我一起看SUPER BOWL美式足球的總決賽。我煮了咖啡靜靜地一個人開始了觀看,兩個多小時我一動不動看完。 我懂得,男兒有淚不輕彈。 可是信主以後,生命里常常不由自主會被一點點情愫感動地流淚。我知道上帝將一個愛神愛人的心賜給了我們,讓我越發容易感動,越發體諒那些處在難處的人們,所以淚水流出的閾值不斷降低。所以這部片子幾乎從頭到尾我都不停地讓淚水肆無忌憚地沾濕了我的衣襟。其中有幾處我大聲抽泣無法控制。看到一家人因著天崩地裂的地震引發的生死離別,悲歡離合的故事讓我非常有感觸,生命中那一幕幕經歷的往事也冒出來。
記得一九七六年我初中畢業,唐山大地震就發生在那年1976年7月28日凌晨三時,震級芮氏7.8級(?),頃刻間整座百萬人的城市夷為平地,造成25萬人顷刻之间死亡。那個年代沒有電視得到的消息都是來自收音機和報紙的報導。兩個多星期後的8月16日夜裡十點四川省西北部松潘地區也發生大地震,受此影响我的家鄉也有五級左右的震感。於是我們也開始在地震棚里住了一個多月,一直延續到毛澤東主席逝世以後。期間,餘震不斷,天天下雨,企事業單位學校停工停課。那時我們整個家属住处的向陽院十戶人住在一個大軍用帳篷里。時間過得真快,一晃四十一年過去了,但是那段難忘的經歷永遠印刻在生命的經歷中。
网上看完电影後一個多小時我的心依然沉浸在影片中。隨著年齡不斷增大,經歷了許多風風雨雨,更加透徹地能夠感受那種痛徹心扉的經歷,無以言表。 影片一開始蜻蜓滿城飛,預示著一種不妙的災難即將到來。然而,人的有限,無法預知性,沒法認識到這些。在人們還享受天倫之樂的一霎那,还以为这美好的时辰永远下去时,災難突至,山崩地裂、哭天慟地,生死重傷,隨意穿梭在大大小小的街巷裡。23秒的搖動中唐山这座城市夷為平地。於是,死亡,痛喊,哭叫,恐懼,無助,無力的現實如一根根橫梁重重壓在人們的身上,這一切無關大小,無關年齡,無關男女。那種疼痛和苦處,是那些未曾經歷的人們無法能夠體會。二十三秒鐘的劇烈搖震讓剛才還在享受一家人欢聚一堂的时却天各一方,父母失去孩子,孩子失去父母。那是一份何等的痛切又是何等綿延冗長。
电影中爸爸卻在這次地震中為保護妻子元妮死去了。元妮在坍塌的家屬樓磚瓦堆里,聽到女兒方登和兒子方達的聲音。他們被壓在一塊大水泥板下。幫助救人的人們只能在兩人中保全救出一人。這樣一個艱難決定時刻,對任何人來說都是撕心裂肺的。若站在媽媽的角度,手心手背都是肉,救誰不救誰都一樣痛。那一刻媽媽被逼選擇了救弟弟方達。沒有想到死了的姐姐方登停屍在爸爸旁邊,卻在大雨澆灌之下竟奇蹟般的活過來了。看到這裡,知道人在災難面前是何等的無力無助不堪一擊。這個時候活下來的生命比任何時候都顯得珍貴。這麼大一場災難,瞬間很多人一起突然就消失了,那種讓活下來的人擁有了難以用言喻形容的那份心痛和創傷,更是對媽媽元妮做過选择儿子的決定讓她一輩子都是一個無法釋懷的痛徹。兒子方達說:「76年大地震把我媽這輩子全毀了,老太太心裡碎得跟渣一樣了。三十二年了,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裡的房子再也沒有蓋起來。」
人們在災難面前,那份恐慌,那份心靈的傷痛,根本沒有理智可言,沒有人能夠對他們心靈有一個完整的療傷。這份在心靈上的洞是個黑暗的死穴,活下來的最後也進入了其中,永遠陷入了恐懼絕望無法自拔和釋懷之中。飛來橫禍靠自己就遍體鱗傷,只有沒希望的活著,因為前面的終點還是一樣進入黑洞深處。電影《唐山大地震》卻沒有將人們引向生命的終極拷問。結果是汶川大地震也許還看不到的將來大地震還會重複同樣的生命悲慘情景。今天我們的社會進入了高速發展的階段,人們生活層面上看上去繁榮富裕,可是靈性的層面確實在發生一場場大地震一樣,人們需要極大的心靈療傷和醫治。而人們只有回到上帝的懷中,祂的愛和永恆的盼望就會賜給每一個人獲得嶄新生命的階梯,藉著主耶穌在十字架上的救贖,讓一切疼痛傷悲的人們進入生命的穩妥處,在永恆的盼望中生命從裡到外流露出真實的平安喜樂。
《唐山大地震》穿越時光、穿透身心。始終貫穿著一個把人帶入其中,讓人無法不進入的東西,那就是看不見的卻滲透在所有環節的愛。這種愛的偉大讓我們流淚,讓我們心痛,讓我們願意付出,讓我們和解一切的誤會,讓我們進入美好,也讓我們明白那場好大的災難。馮小剛在宣傳《唐山大地震》時有記者問他為什麼設計母親元妮在丈夫死後多年一直堅持不嫁人相當於自我囚禁,是落後時代思想這樣的情節時,他回答說:堅守是愛的體現,是奉獻。《唐山大地震》裡有這樣一個細節兒子方達在外打拼多年小有成就,帶著妻子小河回唐山看母親元妮。到酒店吃飯席間提出要接母親去杭州。
元妮說:「我哪兒都不去,唐山不能沒有家,你爸和你姐的魂兒回來了,不能沒地兒去。」
方達說:「那你就找個老伴兒。」
元妮說:「要找早找了。」
方達說:「為什麼(不找)。」
元妮說:「為你爸,他用(他的)命換的我,那天要不是他拽我一下,我就進去了,世上還有哪個男人能用命對我好啊,我這輩子就給他當媳婦,我一點兒都不虧。」
元妮又喃喃地說:「沒了,才知道啥是沒了。」 方達看著母親,心裡十分難受。
看到這裡時,我大聲哭出來了,哭的像一個小孩子。我為元妮這份愛的堅守一輩子活在這種愛中而大大感動。這種愛是上帝造人時將祂的形象樣式賦予人的,但這份因著人的有限,也只能在有限的時間之中藉著持受,藉著苦難,借著生命在地上的活著表達出來。可是真正的愛是穿過地平線上一望無際的永恆里,藉著信仰讓我們在心靈收穫的是永遠的連結合一。那就是與愛的本體愛的源頭上帝相連,讓這份愛有根有基。當世界變得瘋狂,變得被外在的東西蒙蔽時,以為只有饑荒,大地震,水災才是我們災難時,其實災難以一種人們沒有覺察的方式浸入人們的生命之中。今天的很多社會問題其實反映在個人的心靈上就是經歷生命的「唐山大地震」的災難。
人們不斷問"為什麼"是我時,只有經歷上帝的恩典和慈愛,經歷上帝的醫治才是唯一解困和釋放的途徑。當我聽到這句 「他用(他的)命換的我,那天要不是他拽我一下,我就進去了,世上還有哪個男人能用命對我好啊」 我心靈的經歷中不也是這樣的寫照嗎?上帝為了拯救我們免於靈魂的死亡,祂自己道成肉身成為人的模樣,也就是耶穌基督,被釘十字架,擔當我們憂患,苦難和罪而死去。第三日又從死裏復活賜為我們將來再來的永恆盼望。這個世界上有哪一個人能為我(們)的罪甘心樂意地去替死啊!!正是這個原因,我的生命是耶穌基督賜給我的。今天,我願意為祂擺上,願意為祂持受,願意學著祂的樣子去服侍去愛那些有需要的人,去幫助那些認識到自己處境的人們,願意迴轉到上帝面前,祂就能幫助我們帶出死蔭幽谷。我相信主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受苦不是為了要把我們從受苦中救出來,卻是教我們如何依靠祂已經在十字架上的苦難承擔來擔當我們的痛苦,因衪知道凡生命都會有受苦。但祂的愛將我們帶入苦難死亡,战胜死亡,祂的救赎让我們對生命無所畏懼,願意獻上自己的境地。以色列王大衛在詩篇23篇中說:"我雖然行過死蔭的幽谷,也不怕遭害;因為你與我同在,你的杖, 你的竿,都安慰我。" 我們知道牧者與群羊共同走過死蔭的幽谷時,我們的心就足以得到安慰了。祂因著幫助我們無法靠自己能夠生命存活的境地,卻靠著祂死而復活。
記得馮小剛導演的另一部電影《1942》中把場景放在抗战那個特定的年代, 中國河南的一次大饑荒。講述的千百萬民眾背井離鄉、外出逃荒的難以言表的苦難故事。 大饑荒導致的情形不僅僅是飢餓的問題。更是對生命的拷問。若人的內心,生命內里無法釋放在一個全能全知的上帝之中,這樣的悲劇還會不斷發生。不僅在中國在整個全世界都會有一個走不出的現實罪惡的輪替。《1942》裡的各種磨難和悲傷,其實在「三年災害」時的情景有同樣銘心刻骨的結局,而故事卻在最後將人們帶入到人們心靈層面的盼望之中。那首《生命的河》「 生命的河,喜悅的河,緩緩流進我的心窩,我要唱那一首歌,唱一首天上的歌,頭上的烏雲,心裡的憂傷,全都灑落。 」 其實不僅是對饑荒逃難的人們,也是對像唐山大地震之後處在身心靈傷痛的人們,更是對我們今天過著舒服日子,內心卻苦毒掙扎走不出來的人們都需要有一條生命的河通向永遠的故鄉,飄流四方的浪子回家的歷程,一步步回到上帝的懷抱里上帝要擦去我們每一個人一切的眼淚,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號、疼痛,因為以前的事都過去了。上帝將一切都更新了,每一天都是新的,在新天新地永永遠遠地讚美上帝。
上帝是愛!願你我都能得著這份福氣!
2017年2月5日於OAKLAND
---------------
《唐山大地震》電影劇情概要:唐山市某工廠的汽車司機方大強和妻子元妮有一對龍鳳胎兒女——方登、方達,一家四口過著幸福的生活。1976年夏天的一個夜晚,一家人坐在一處乘涼、聊天,很是高興。姐弟倆突然提出想吃西紅柿。但西紅柿只剩了一個,母親元妮便將柿子給了弟弟方達,並向姐姐方登許諾明天一定給她買。方登說;騙人。元妮說;不騙你。還沒等母親兌現諾言,震驚世界的唐山大地震就發生了。父親方大強在地震中喪生,而方登、方達姐弟則被埋在了廢墟下。剛剛失去了丈夫的元妮得知兩個孩子還活著,激動非常,守在廢墟旁,苦苦地央求救援人員務必救出姐弟倆。可救援人員卻無奈地告訴她;只能救一個。因為姐弟倆壓在了一塊石板下面,只能撬一頭,若要姐姐生、則弟弟死,若要弟弟活、則姐姐亡,要元妮趕緊拿個主意。面對這樣高難度的選擇題,元妮崩潰了,她無助地看著救援人員,反覆重複著一句話;都救啊,都救啊。救援人員同情地看她,無奈地說;只能救一個,快拿主意吧,再耽擱下去,兩個都沒了。最後元妮忍受著錐心之痛說了三個字;救弟弟。石板移開,救援工作完成了。元妮抱著方登的屍體傷心地哭著,反覆說;登,媽對不起你。救援人員抱著方達催促;死的已經顧不上了,還是先管活的吧,你看這孩子只剩下一口氣了,你還是趕緊抱他去醫務點治療吧。元妮只能放下方登,抱著方達去了醫務點。經過治療,方達恢復了健康,只是一隻胳膊沒有了。元妮帶著方達開始了清苦的相依為命的生活。而女兒方登則成為了元妮心中永遠的痛。元妮不知道,已經被放到屍體堆里的方登竟然奇蹟般地甦醒了,並得到了來唐山參加抗震救災的解放軍的救助。在軍營里,一對沒有子女的解放軍夫妻看中了方登,將其收為養女。抗震救災結束後,養父養母帶著方登回了家。來到養父家的方登很懂事,只是不愛說話。開學了,養父養母帶著方登去報名,工作人員詢問名字時,養母說叫王帆,方登固執地說叫王登。方登並沒有忘記自己的家,可是她不想回去,母親的那句「救弟弟」深深地印在了她的心裡,她恨母親。時光轉瞬即逝,一晃兒姐弟倆到了高考的年齡。方登如願考入了醫科大學。而方達卻不喜讀書,沒有參加高考,執意外出打工。對此元妮很是痛苦,卻也只能搖頭嘆息。而女兒方登的「死」一直是元妮心中難以釋懷的心結。每逢祭日燒紙的時候,她都要反覆念叨自家的住址,告訴方登父女;你們可想著回來,別走錯路了。養父去看望方登,卻意外地發現女兒和一男生在一起,關係曖昧。養父沒有責怪方登,只是說;你媽病了,回去看看她吧。養母確實已經病入膏肓了,臨終之時囑託方登好好照顧養父,然後說;你也大了,自己回唐山找找親人吧。不久,方登懷孕了,孩子是那男生的。誰知男友並不想和方登結婚,並勸說方登打掉肚裡的孩子。方登不想放棄這個孩子,因為她想起了地震時母親放棄了她而選擇了「救弟弟」。隨後,方登和男友分手,一個人失蹤了。又是幾年過去了。在一個春節來臨之時,失蹤多年的方登帶著女兒點點回到了養父的家。養父驚喜萬分,責問方登;為什麼一直不回家。方登說;沒臉回來。養父說;為什麼不寫封信。方登說;不想讓您擔心。養父突然大喊;我天天擔心。父女二人抱在一起哭了。養父很喜歡外孫女點點,並有意無意地對方登說;唐山她姥姥、姥爺要是看見點點該多高興啊。方登明白養父的意思,沉默了一會兒,說;地震的時候,我和弟弟都壓著,別人說只能救一個,我媽說「救弟弟」,我媽這句話一直刻在我的腦子裡,過去的事情我不是記不住、而是忘不掉。方登說著說著就哭了。養父安慰著她,然後說;可親人終歸是親人啊。除夕夜,方登做了一桌子菜,一家人圍坐守歲。方登告訴養父,自己要結婚了。養父說,只要那個男人對方登和點點好就行。方登說;他是個外國人。養父無語。此時,在外打拼多年的方達已經小有成就,帶著妻子小河回唐山看母親元妮。很是孝順的方達請元妮到酒店吃飯,席間提出要接母親去杭州。元妮說;我哪兒都不去,唐山不能沒有家,你爸和你姐的魂兒回來了,不能沒地兒去。方達說;那你就找個老伴兒。元妮說;要找早找了。方達說;為什麼(不找)。元妮說;為你爸,他用命換的我,那天要不是他拽我一下,我就進去了,世上還有哪個男人能用命對我好啊,我這輩子就給他當媳婦,我一點兒都不虧。過了一會兒,元妮又喃喃地說;沒了,才知道啥是沒了。方達看著母親,心裡十分難受。2008年,四川汶川大地震發生了。遠在加拿大的方登得知這一消息,立刻在第一時間趕赴四川,參加抗震救災。而方達也參加了此次救援行動。這天,又累又渴的方達坐在廢墟上吃剛剛領來的麵包,碰巧聽見兩個唐山人在聊天,其中有一個是方達。那人問;你家還有什麼人。方達說;就剩我和我媽了,我爸和我姐76年大地震沒了,我和我姐是龍鳳胎,地震的時候壓在一塊水泥板下了,我媽請人來救,人說只能救一個,問我媽救誰,我媽咋說啊。那人說;是,手心手背都是肉。方達說;我媽不說,人就急了,你再不說話,倆都沒了。那人說;你媽就救兒子了。方達沒說話,過一會才開口;76年大地震把我媽這輩子全毀了,老太太心裡碎得跟渣一樣了。32年了,倒塌的房子都蓋起來了,可我媽心裡的房子再也沒蓋起來。抗震救災結束後,方登跟隨方達回到了闊別整整32年的家。一進家門,方登就看見了桌上擺著一盆剛剛洗過的新鮮的西紅柿,心中不由一動。這時背後傳來母親元妮的聲音;西紅柿都給你洗乾淨了,媽沒騙你。方登回過身,母女倆對視著。元妮說我給你道個歉吧,然後就跪下了。元妮跪在地上,看著女兒,激動地說;你是從哪兒冒出來的,我一直以為你和你爸在一塊兒呢,我天天地惦著你們倆啊。這麼些年你咋就不給我個信兒呢,你到底是上哪兒去了,你咋才回來啊。方登再也控制不住,撲到了母親懷裡。32年的情感堅冰終於融化。
网上观看
http://www.le.com/ptv/vplay/906723.html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nhCnshclqI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KU87gsiY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