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剖析|為什麼不能跟憂鬱症病人說加油?

2023/02/07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以下純屬我的個人想法和心路歷程喔,也歡迎指教指正。
因為自己亂停藥了幾天,加上用藥又尚未穩定,從上星期三開始,整個人的狀況開始慢慢不對,一直在恍神,然後,被提醒上班要認真在工作上,或許負面情緒就大爆發,吵著想離開世界、吵著要老闆解僱我。
——————————————
到了今天,精神狀況稍微好轉一點點,想著解析自己,也想著一般人在面對憂鬱症病人時的無助與被得罪的憤怒,因而決定寫這篇文章。
——————————————

憂鬱症發作時的表現

簡單說明一下,憂鬱症的發作,是腦內血清素分泌不足的關係,分泌不足的原因可能是腦內神經元出了問題,而憂鬱症的用藥,便是恢復神經元的一個療程。
以下是以我自己為例來解釋憂鬱症發作時會怎麼樣。
如果沒有任何外在刺激,憂鬱症發作時,病人會什麼事都不想動不想做,變懶散、容易恍神、思考速度變慢。
站在正常人你的角度來看,你會覺得這個人怎麼了,怎麼今天都不認真上課上班一直發呆、摸魚、或明明約定好的事怎麼忽然說不去了不做了等等。
總之你就是覺得他跟平時你認識的他好像不太一樣。
一開始你可能會覺得他是不是身體不舒服,他可能只會有氣無力地回你「沒有」,然後繼續他的懶散和恍神,你可能就會開始發火,因為工作忙得要命結果他卻在那邊拖住大家的腳步,真討厭。如果病人是學生,老師也會因為學生不認真上課而把他叫起來當場罵他。
這對你我來說都是日常對吧。
不過偷懶和恍神也是有分成「故意」和「非故意」。對我來說,憂鬱症的發作,就是「非故意」。
(不過我也有看過憂鬱症病人一開始故意偷懶然後就亂鬧情緒,總之你無法包容就離他遠一點,不需要仗行正義自以為地為他好而指出他的錯,因為這樣做會傷害他也傷害你自己)
———————————————————————

病人自身的想法:(無外在與內在刺激的情況下)

他(憂鬱症病人)在疾病剛發作時,不一定會覺察到自己的身體出狀況,只會莫名覺得自己好像狀態怪怪的,以為可能是沒睡好或精神不好,但出自於對工作和學業的負責態度,所以還是會按時出勤。結果在課業上和工作上就是一直莫名地恍神和停滯。
然後體力莫名變很差,也突然變得安靜不愛說話搞自閉,下班時間一到就速速回家,因為一到家躺床就累到直接睡著,或會透過其他管道發洩自己莫名出現的負面情緒(可能憤怒、悲傷、無力等等)。
憂鬱症發作起來,情緒的變化就像V字型的曲線,情緒會緩慢變差,到了或許第四第五天,情緒會來到最低點,可能連起床的力氣也全然喪失,於是只能打電話向公司臨時請假。然後自己癱在床上一整天。
如果有覺察到自己的病情正在發作,也清楚自己狀況的,或許會提早幾天先請假。
度過了情緒最低點後,就又會慢慢地復原情緒,直到正常。
———————————————————————

內在刺激與外在刺激,會讓病人的情緒像雲霄飛車一樣,在短短幾分鐘內突然衝向最低點。

內在刺激,我的定義是「病人自己給自己的刺激」。
例如病人是個很負責任的人,但疾病發作時,他發現自己根本沒有任何方式可以逼自己立刻回歸穩定正常的狀態,進而影響到工作學業時,就會轉而責備自己以及厭惡自己的無能。
例如病人是個在意他人想法的人,疾病發作時,容易陷入自己的想像世界,以偏概全,或把想像當作事實,或斷定自己的全部未來一定會怎樣怎樣。例如:「大家都覺得我個性很差,這世界上還有誰願意愛我?」、「我工作又出錯了,主管對我一定很失望,這麼糟的我到底有什麼公司願意接受我?」,等等。
我在心理諮商的過程,跟心理諮商師探討最多的,就是這個「內在刺激」的部分,這也是我認為精神疾病最關鍵的核心議題。
※簡單補充一下,我認為「內在刺激」通常源自於「外在刺激」。換句話說,「內在刺激」就是外在刺激內化的一種表現
外在刺激,我的定義是「病人以外的任何人給予的刺激,包含言語以及行為」
在我心裡,外在刺激分成兩種,一種是「過往的創傷」,另一種是「當下的言語和行為誘發病人產生內在刺激」
「過往的創傷」,我認為是病人過往曾遭受的傷害,而這些傷害前中後的他人行為和言語,被病人內化成了內在刺激,也就是病人只要在發病期間一回憶到過往創傷,就很容易情緒直接降到最低點。
例如病人以前經歷過家暴,行為上被父親毆打傷勢過於嚴重送急診,言語上則是被父親和母親一起說「你這麼爛,活該被打。」,這個過往的創傷,可能經過病人內化後,會變成病人只要自以為自己爛,或真的被說爛的時候,就會做出自殘或想不開的行為,或甚至情緒直接降到最低點。
(為什麼父母會在情緒上脫口而出這些傷人言語的原因,簡單說就是父母也是個遍體鱗傷不懂得如何愛人的孩子
(病人沒有發病時,或許是可以正常談論這些創傷的。)
不過,你可能會想問:「不要內化過往創傷,不要這樣想不就好了?」
我覺得是「人類本能上為了求生,所以衍生自我保護機制,而內化那些過往創傷,就是一種自我保護機制,只不過這個自我保護機制保護了當時的自己,卻也阻礙了病人未來的求生本能。」(大腦嘛,都是懶惰的啦,就是當下可以生存最重要啦,剩下的未來遇到了問題再說,這樣的概念)
所以「尋死是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自殘是自我保護機制的一種」?
在創傷發生之後,我認為是的,那是自我保護機制。
...
「當下的言語和行為誘發病人產生內在刺激」包含我們都耳熟能詳的話。
「欸你今天中午前要交的文件還沒交。」(他不是故意不交,而是心有餘而力不足,上司的這句話讓他覺得自己沒有把工作做好,不應該這樣,然後自責。)
「我不是在開會時說過上班不要摸魚?」(他就不是故意的,就會開始自責)
「你這兩天的文件一直在出錯,你真的有辦法承擔這麼大的專案嗎?」(他想讓自己正常,卻又心有餘而力不足,又受到上司的質疑,便會開始責備自己)
也有可能是某些特定言語、行為,甚至單純只是眼神,就會誘發病人想起過往創傷,進而開始陷入自己的負面世界,情緒直接掉到最低點。(例如以前很常聽到有人只是無心看了對方一眼,就被對方毆打,我在想應該是那個眼神誘發了毆打方想到過往的創傷,他陷入自己的想像世界,覺得對方瞧不起他,他因此感到很受傷,然後我們正常人在感到受傷時,都會啟動一種自我保護機制,憤怒。)
我覺得憂鬱症最可怕的地方在於,病症發作時,會出現一堆負面想法,然後這些負面想法,全都成為「離開世界」的各種正當理由。
也是因為病人在疾病發作時,只要一點點無關緊要的刺激,就會大爆發負面情緒,所以很多人都覺得憂鬱症患者是個草莓,抗壓力低。
我要先識別一下。
憂鬱症發作時,才會有抗壓力低草莓的反應。
憂鬱症穩定沒有發作時,病人是可以正常人是一樣的,抗壓力也沒有比正常人低。
其實也是有可能本來正常穩定的情況,卻因為眼神、言語,或行為,而剛好誘發了內在刺激,導致憂鬱症大發作。
(我之前住院時有遇過神經特別負面敏感的憂鬱症病人,我覺得那樣的病人他的過往受到了特別多的創傷,所以就像受了重傷的刺蝟,需要醫治,卻又將尖刺對準要醫治他的人,殊不知對準他人的尖刺,最後除了傷害到他人,也順便一起再次傷害了自己。這樣的病人如果你有遇到,除了吃藥,最重要的就是送去心理治療,心理諮商,然後多撥打生命線、安心專線等等)
(雖是這樣說,但我自己在面對他們時,我心裡的無力感是比較多的,我雖然明白他們的處境和狀況,卻沒有辦法也不曉得如何為他們做些什麼)
———————————————

為什麼不要在憂鬱症發病時說加油?

因此當身為憂鬱症陪伴者的你,發現了身邊的病人狀況不對,別急著叫他做什麼事,他該做什麼他自己其實比誰都清楚、他該要正常工作他比誰都想要也清楚。
你在他憂鬱症發作時,如果說「我cover你」、「加油」這些話,會加深他對自己的心有餘而力不足的無助感,然後轉而對自己的自責。
你只需要說,好好休息。
這樣就好。
他的很多憂鬱舉動,或某些犯錯,如果可以,你就選擇視而不見,也沒有關係。
如果你是同事,我想你也還是得就事論事。但雙方的情緒發洩什麼的,都盡量不要往心裡去。
過度的關心,只會讓身為病人的他更加覺得自己沒有用處很無能低人一階。
——————————————————

什麼時候才要跟他說加油?

在你發現他的情緒在回升,狀態逐漸穩定(也就是你發現他慢慢恢復原本的工作效率,恍神次數減少),你可以在這時用力地關心他,頻繁地跟他說「加油」,因為身為病人的他發現自己的身心狀況好轉,他自己也正加倍努力讓自己變好變回原樣,所以你的加油對他來說是最棒的打氣。
——————————————————

憂鬱症病人,一直處在極度憂鬱的狀態無法好轉?

這裡我要先說一下,憂鬱症是會發作沒錯,但以我的情況,發作後直接動彈不得癱在床上超過一個月的這種持續的時間太久,就一定有什麼原因。
可能是生理問題:用藥尚未穩定,因受其他病痛折磨而痛苦不已。
也可能是心理問題:持續自責自己或非自己的過錯、認為自己沒資格變好、活在自己的想像世界。
也可能是外在問題:剛經歷重大創傷、或持續受到外在刺激與打擊。例如持續被唸懶散、草莓等等。
我會希望身邊的人這樣對待我:
如果你跟他(病人)不熟,那先放他一個人一陣子,不要去批評他,因為你可能會因此傷害到他,然後再反受到他給你的傷害。若你想為他做點什麼,就跟他聊點開心的事或無關緊要的日常,轉移他的注意力。
如果他是你很重視的人,那你或許可以與他對話,如果剛好有明白他持續憂鬱的原因,那是最好。
用藥尚未穩定:給他一點時間吧,大概一個月至半年都有可能。
其他病痛折磨:陪他一起找到活下去的目標。
持續自責或是活在自己想像世界:就帶他去做其他事轉移他的注意力,在他情緒過於激動時請他跟你做深呼吸直到他情緒平緩。
剛經歷重大創傷:給他一點時間消化自己,做點其他事轉移他的注意力。
持續受到外在刺激與打擊:若可以,就把他暫時帶離那個地方,只有短短的幾天或一個星期也好做之先帶離。(這部分通常比較難以處理,你可以直接尋求專業協助,例如你代替病人先去找心理諮商師探討該如何幫助病人)
———————————————

為什麼病人會傷害陪伴他的人

病人會在你陪伴他時,像一隻受傷的刺蝟,不停地故意戳你的痛點。(其實也順便一起傷害自己)
但受傷的你會憤怒,會想,「為什麼我這麼關心你,你卻用這些話語傷害我?」
身為憂鬱症患者的我,想法是這樣的:「因為憂鬱症這個疾病的目的就是讓患者往「死亡」的方向走,你幫他的所有事,都是帶他往另一個「生存」的方向跑耶。當然疾病就會誘導病人想法,讓病人說出讓你放棄繼續帶他往「生存」方向的路。」
如果他有好轉了,他會跟你說「謝謝」、「還好有你在」,而不是跟你說傷害你的話。
不過如果你真的覺得被得罪了,受傷了,就暫時先放他一人,你還是得以自己為重,自己先好好療傷,而不是再把被傷害的情緒反射還給病人,因為那樣只會出現互相傷害的惡性循環。(這要做到其實挺難的,因為「反射傷害」也是人類的生存本能之一)
—————————————

你一直很努力地陪伴他,但他為什麼依舊好不起來?

老實說,憂鬱症的藥物的確是有個治療療程,但「心病終究是要心藥醫」。
之前聽過有人說這句話覺得有道理:「憂鬱,是因為一直活在過去」
他的狀況有沒有辦法真的穩定,其實並不是靠你,而是得靠他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一直陷在過往的巨大創傷中,走不出來或不願意走出來,你縱使是心理專業的醫師或心理治療師,能幫到他的終究有限。(當然你也不需要特地跟他說「你自己不願走出來我也沒辦法啊」這種話,因為這句話只是你自己在宣洩你內心的無力感,對事情並沒有任何幫助)
我覺得,自責、懊悔,與愧疚,是憂鬱症的根源之一。
這就是為什麼有人照顧憂鬱症患者照顧到自己也得到憂鬱症了。
因為自責自己沒有照顧好他、自責自己無能為力。這也是我最不樂見的。
我看過好幾個網友在社群貼文分享自己的女友或男友做傻事離開世界,有些人是因為說了些刺激對方的話,導致對方的離世。
在看到這些文章時,能感受到他們的自責愧疚與懊悔,然後走不出來。但我沒有經歷過這些,也無法提供些什麼有用的資訊幫助他們。
不過已經在鬼門關來回超過十次的我,應該有一點點資格,可以站在離世的人的角度稍微說一些話吧...
「我的離開,是為了讓你不再與我一起痛苦。」
想著想著,眼淚又快要掉下來了。
如果我有辦法和正常人一樣穩定工作穩定生活,發自內心地笑,發自內心地愛自己的話,我又幹嘛沒事要虐待自己讓自己活在痛苦的漩渦裡?
※最後我要再次聲明,以上這篇文章都只是純屬我個人的想法和我個人的心路歷程。如果能幫到你當然最好,如果無法幫到你,也祝福你能在其他地方尋得幫助,如果與專業心理學有任何出入,也希望能直接向我指正。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7會員
169內容數
詩.小說.文學.生活.英語.教育.心靈.自我探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