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條條經絡通脈輪》身體,經絡與脈輪的超級連連看!

2023/02/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近日從圖書館借了本書叫《條條經絡通脈輪》,光從書名看就覺得好奇,特別是在今天醫藥蓬勃發展的時代。
昨晚半夜醒來,發現左邊向來不通的鼻子,一樣塞住了。然後右邊膝蓋稍微往內側上方區域,有隱隱作痛的感覺。直覺一來,打開燈,翻起這本書,在看到第164頁的表格對照,我找到鼻竇與前頸,後頸有關。也找到圖3a的膀胱經路線,似乎是我隱隱作痛的區域附近。於是用自己常使用的宣告法,配合深呼吸幾十下,結果意外地,鼻子通了,右側膝蓋往內的痛感消失了。讓我可以再度安眠。
但以上純屬個人經驗談。
自己不是這個領域的專家,但有在靜心以及自我覺察身體,只約略知道脈輪知識,也聽過手掌,腳掌反射區,還有中醫裡的針灸等等。本書是作者約翰.克羅斯( JOHN R. CROSS)寫給物理治療師同業的碰觸療法臨床應用書。
圖片摘自誠品線上
儘管如此,作者還是以自己實際經驗為主,並大致說明了所謂靈視者,以及其他中西各類醫學與療法的不同。然後,以下是第一章節提到,把身心視為一體來找出治療方法,觀念也不錯,僅管不是醫學專門的讀者,也能藉此提醒自己與周圍的朋友,以不一樣的觀點來看待身體,情緒,疾病的整體關係。
“(恕略)肉體只是顯現症狀,並不是造成疾病的主因(恕略)”
“(恕略)同一位腳踝扭傷而未經治療的病人,他的器官也會改變,最初是膀胱及大腸的改變。。。最後是頭暈,頭痛甚至耳鳴。病人也可能出現各種情緒波動,在焦慮,恐懼,憤怒和流淚之間打轉。如果你不明瞭情感和肉體的連結,可能會認為病人在治療後抱怨的這些感覺都只是神經質罷了!你也該注意別去壓抑症狀,病人身上顯示出的症狀,只是用來引導我們去找出病因,症狀本身並非疾病,千萬不要用藥物,電療,舒緩疼痛的針灸或任何擦拭軟膏來抑制它,除非你是在治療局部的外傷。”
而在診斷症狀的重要性順序(@第一章),作者有列出來如下:
“一、心識、情緒或身心症狀。
二、氣(能量)的失衡(由反射通道診斷出)。
三、內分泌失衡。
四、肉體或器官的症狀。
五、骨骼失衡。
六、肌肉症狀。“

書中前半部說明了七大脈輪,以及一般來說鮮少提到的次要脈輪解剖位置,還有與人體的以太體、情感體、心識體等等(這些”體“在其他書籍跟經典中也有不同名稱,看的人要稍微留意)。加上與肌肉、器官、穴道與經絡的表格對照,資料很豐富。
除此之外,書上也提到我沒聽過的”順勢療法(homoeopathy)“,總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進一步看看。
後半部是針對臨床上的身體症狀,介紹了“身體工作法”,“指壓療法”,以及“反射療法”。最後是以脈輪為主的“接觸式”與“非接觸式”療癒。
最後,本書似乎更適合學有專精的物理治療師參考,但一般人如我,也能搭配自己熟悉的其他方法,或創造新的方法來練習,在輕微症狀且想要探索除了固有身體之外的能量療癒,有著奇妙而有趣的收穫!
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們自行參閱!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windstay
windstay
大家好!Windstay 是一位希望把生活中的感動分享出來的中年男子~也許是被某一首歌、某部動畫或文章段落所觸發的情感,甚至是探索內在時產生的領悟!如果可以跳脫從對錯、應該不應該的角度來看世界,又會是個怎樣的面貌呢?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