霧峰歷史
霧峰區,舊稱貓羅堡,為平埔族佔據之地,後被漳州人買下開墾,因霧峰山常年雲霧瀰漫,村莊罩在霧中而得名「阿霧罩」,民國三十四年改為霧峰鄉。
由於前臺灣民意最高機關臺灣省議會(現為立法院中部辦公室)的設置,使霧峰區成為台灣民主化的發源地之一,也是臺灣中部開發較早的地區,在該區內擁有多項文史藝文設施,故有「文化小城」美名,因此在近年積極發展博物館文化。
霧峰地理
霧峰區位於台中市南端,東半為山陵地型,西為平原,地勢呈東南高、西北低,其中則以東南山境「霧峰奧山」,為全區最高峰。
水文
流經該區河川,主要有大里溪、草湖溪、北溝溪、乾溪、烏溪(依河道相對位置自北至南排列)。均屬烏溪(舊稱大肚溪)水系,主以東側高處向西流。大里溪、草湖溪位於該區北側;烏溪位於該區南側,是該區最大的河川。
早期在漢人入墾時,多以私設埤圳維持農田灌溉,因霧峰水利發達,所以農業豐富。
氣候
霧峰區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年平均溫度19.4℃。
降雨集中於夏季,佔全年雨量75﹪以上,特別是颱風天氣。冬季則較為乾旱,水田常受旱災影響。因霧峰區內有眾多支流,產生的水氣使山區時常於午後起霧,因此現象此區才命名為「霧峰」
霧峰農產
霧峰區可以台三號公路隔成東西兩部份,東部因水不足,又多山坡地,農業以栽植果樹為主;西部區則因水源充足,屬雙期水稻。
霧峰為台灣龍眼之重要產區,種植面積約1,200公頃,年產量高達14,500公噸。另外,荔枝種植面積約300公頃,年產量約為3,000公噸。
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農業試驗所技術指導下,推廣在地生產之優質台農71號「霧峰香米」,打造香米之故鄉;積極推動休閒農業。
霧峰區另有鳳梨、香蕉、甜桃、蜂產品、藥草等多項農產品 。
景點
印刷探索館
「印刷探索館」原為民國三十八年成立之臺灣省政府秘書處成立「臺灣省政府秘書處印刷廠」,民國八十八年歸入財政部。主要負責統一發票之印製、發售及兌獎業務、各級機關學校暨財稅等單位之公報、書刊、表籍、密件、帳冊、票據、稅票、證券等之承印事項及接受各級機關委託之事項。為了讓民眾可以瞭解印刷,成立台灣第一個印刷博物館。
霧峰林家
因發跡於霧峰而得名。自19世紀中期以來,林家因協助平定太平天國、戴潮春事件並參與中法戰爭,而掌有數千精良兵勇,以及樟腦專賣權等特權,掌控了中台灣大量的田地,進而成為清領時期以降台灣社會最具影響力的家族之一。日本時期,霧峰林家與基隆顏家、板橋林家、鹿港辜家、高雄陳家並列為「台灣五大家族」。霧峰林家也建設了諸多建築,其中以霧峰林家花園最為知名。
民主議政園區
1946年至1955年,臺灣省政府、臺灣省臨時省議會皆設在臺北,但1949 年國府撤退來臺後,形成中央與省級地方同處臺北一地,且行政轄區幾乎重疊的情況。且當時兩岸情勢緊張,中央政府開始推動防空疏散政策,1955年4月25日行政院會議決議「省府應疏遷中部。」
省政府便成立「疏遷中部規畫委員會」 統籌辦理所有疏遷相關事務,包括臨時省議會的疏遷工作,原本省政府、省議會的疏遷計畫以霧峰為主,後來省政府轉往營盤口(即今南投中興新村),但省議會並未隨之轉移,仍留在霧峰王厝(即現址)。最後,省政府於1956年遷往南投中興新村,臨時省議會則於1958年5月遷到霧峰現址。省政府廢除後,於2019年成立民主議政園區,設立許多場館進行展覽與活動。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
歐美世界一流的大學都有自己的美術館,因此,亞洲大學決定在台灣蓋一棟世界知名的美術館,將最好的建築物和藝術品奉獻給社會大眾。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由日本建築師安藤忠雄設計,這也是安藤先生在台灣的首座建築。美術館於2011年1月24日開工,歷經兩年多,這座風格獨格的清水模美術館矗立在亞洲大學校園,台灣建築的新地標於焉誕生,起名為「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Asia University Museum of Modern Art)。
資料來源 維基百科 霧峰區農會 霧峰區公所 印刷探索館官網 霧峰林家宮保第園區官網 立法院民主議政園區官網 亞洲大學現代美術館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