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很奇妙,當我決定愛自己,保護自己,照顧自己時,不知不覺中,我刪掉一半的文章,留下4個專題。
就這樣,在沒有任何事先預想的情況下,憑著自己的心境改變,做了取捨,結果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因為每天緊湊忙碌的工作,根本忙到沒時間去思考,只是隨著心境的轉換,想要在寫作上,做一次重大的改變。
當我確定這一生的追尋,就是愛,就是無條件的愛。
那麼,我到底要如何落實這樣的修行之路?
多日來,靜下心,不斷沈思當中,逐漸領悟到「做自己喜歡的事」,才是最重要的。勉強自己做不喜歡的事,那是很痛苦的,而且,我不喜歡做的事,總是會找到適合的人去做。
只要愛自己,就能感受到什麼才是適合自己的事,因緣自然會來到,不必強求。
那天,多肉植物被整齊地擺放在木板上,每個人都被深深吸引著,真的好療癒啊!
我突然意識到,我的植物療癒之路,更加具體呈現在我眼前。
植物的世界是最能療癒人心的。
當我們能夠感受到大自然的愛,也就能感受到無條件的愛,以及佛菩薩的慈悲。雖然愛的名稱相異,講的都是同樣的心境,並沒有什麼不同。
所以,植物的陪伴,是伴我走過幽谷的日子,從憂鬱當中,真正的復原。而這也是一種無條件的愛。
我深切體認到,真正的修行路,不在於經典研讀,而是生活實踐。
如何透過日常生活,時時感受到佛菩薩的慈悲與智慧,那就是無條件的愛。
我現有的專題保留4個,分別是《療癒是為了逍遙》,《我寫我感動》、《夢裡一聲呼喚》、《我在幽谷的日子——話憂鬱》。
專題裡的文章,我重新做了調整,依其創作的重點不同,而做了如下的安排:
《療癒是為了逍遙》是以愛自己,做自己的內容為主。
《我寫我感動》是以愛的主題,如雙生之愛、情詩為主。
《夢裡一聲呼喚》是以隨想隨寫,沒有目的,或是雜文的創作,或是詩作為主。
以上這三冊的文章,約在三十篇上下,我會找時間,做文章內容的修改,讓內容更加能夠啟迪人心,帶給他人幸福的生活。
《我在幽谷的日子——話憂鬱》將以圖文創作為主。
這個專題是想要往園藝治療文本的方向設計。以短文配上一張療癒花園的圖畫,圖畫可作為讀者著色之用。
我相信,透過植物分享和圖畫著色,可以給人放鬆身心的療癒作用。
我希望這本書能夠讓閱讀者,看了滿心歡喜,身心安定,透過著色,得以紓解壓力。
這只是我目前的想法,會隨著圖文內容的實際呈現,以及創作因緣的變化,再作修正。
如果喜歡我的文章,請不要吝惜幫我按愛心喔!也歡迎追蹤、贊助!也歡迎您在下方留言。只要你少少的贊助,也是讓我可以安心寫作,為人們帶來精神富足的機會。
感謝您的支持與鼓勵!在創作的天地裡,自由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