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203 積極,而非消極 3 - 離苦得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我每次看到人們在廟裡的樣子,就搖頭。

 

我:什麼樣子?

 

你:或跪或拜,一直在祈求、祈求的,彷彿人生什麼事都不用努力,就只要求神拜佛。

 

我:其實釋迦牟尼佛當初是因為,觀察到了「苦」,才想要去探討與追尋,如何『離開』苦這個狀態。

 

而不是為了『追求』樂。

 

你:這有什麼差別?

 

我:差別可大了。

 

不去做危險的事,自然能夠平安。

 

而不是偏偏去做危險的事,卻又期望不發生意外。

 

你:不懂。

 

我:佛法教我們,先觀察到『苦』、進而瞭解『苦的來源』,一方面不再『造新的苦因』,進而『面對與接納』已經成熟的苦果、最後學習完全『不受』苦影響的方法。

 

這時候的人生,才是真正的自由。

 

我:現在很多人,都是『佛教的信徒』,而非『佛法的門徒』。

 

佛教,在宗教與民俗的混合下,已經變形的很扭曲。

 

所有的儀式,都是為了『得樂』,『樂』了還要『更樂』,這已經失去佛法本身的原意。

 

要知道,慾望是滿足不了的。

 

人性,只會越要越多。

 

滿足不了,就感到苦。

 

不但不去想苦的因由,反而用盡心機想要去滿足。

 

然後就一直重複、甚至不斷增加,苦的程度與內容。

 

佛法則提出了不同看法:

 

當你感到苦,反而要去瞭解苦的原因,斷掉苦的成因與延續,自然會回到平靜的『安樂』(安樂是重點)。

 

這樣做、這樣練習,會『影響』你的苦,才會越來越少。

 

這就是佛法的積極力量。

 

您何不試試看呢?

 

阿彌陀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剛兄弟的對話 - 善守護的沙龍
34會員
1.5K內容數
2025/05/09
20250510 道歉文 0508 一位同學來問事。 他連連稱讚問事的精準,與回覆的受用。 但是結束前,他說: 我從你發表文章開始,一路看了15年。 你的文章中,曾經寫過幾位弘法人員。你參加他們的法會,然後寫了您的觀察與建議。 我看了你的文章後,去護持祂們。
Thumbnail
2025/05/09
20250510 道歉文 0508 一位同學來問事。 他連連稱讚問事的精準,與回覆的受用。 但是結束前,他說: 我從你發表文章開始,一路看了15年。 你的文章中,曾經寫過幾位弘法人員。你參加他們的法會,然後寫了您的觀察與建議。 我看了你的文章後,去護持祂們。
Thumbnail
2025/05/03
20250503 洋蔥 我喜歡這首歌:五月天-洋蔥。 ( 這裡聽:https://youtu.be/jGqpz3stgzY?si=2XQGZl6dekTooepx) 歌詞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眼神能夠為我 片刻的降臨 如果你能聽到 心碎的聲音 沉默的守護著你
Thumbnail
2025/05/03
20250503 洋蔥 我喜歡這首歌:五月天-洋蔥。 ( 這裡聽:https://youtu.be/jGqpz3stgzY?si=2XQGZl6dekTooepx) 歌詞是這樣寫的: 如果你眼神能夠為我 片刻的降臨 如果你能聽到 心碎的聲音 沉默的守護著你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