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31 角度5 - 還是道場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有人問:你是屬於那個「道場」?

 

我愣住了,一時沒辦法回答。

 

我想了想,小學時,跟著父母最常去的地方是「中壢仁海宮」。

 

俗稱新街廟。

 

再大一點,就去了大溪郊外的「觀音亭」。

 

我記得要到「觀音亭」,要爬上108個台階,象徵佛教裡的「圓滿」。

 

高中時,我就依止了我的老師:蓮生活佛盧勝彥金剛上師。

 

最常去的分堂是:中壢法舟堂。

 

大學在台北讀。因為要打工負擔學費,偶爾有機會,就跑忠孝東路上的「台北莊嚴堂」。

 

退伍工作後,除了在中國的時間,大多都留在台北,比較常去的分堂是:台北中觀堂。

 

後期搬到迪化街附近,有一段時間,常常在「法明同修會」。

 

現在,除了根本上師回台弘法時期,常去「台灣雷藏寺」,其他的分堂道場,少少了。

 

偶爾有空,會騎著小噗噗,帶一壺濃茶,到「北投農禪寺」的迴廊,吹風讀書。

 

若有路過松江路的「行天宮」,我也會進去向主尊「關聖帝君」頂禮,謝謝對我的引導與守護。

 

我是屬於哪個「道場」?

 

這要怎麼算?我不知。

 

人問:為何你不跑道場?

 

我:入門的學習階段,已經過了。現在是自己用功的時候。

 

人:你對於道場的想法?

 

我:去年我寫過「20220725 道場」。(https://blog.xuite.net/rackhuang/twblog/590475024)

 

您可以看看。

 

老實說,這三年裡,我見(遇)到了幾件無法想像的事:

 

1. 有道場只跟單一公益團體合作。該公益團體,只跟該道場配合。

(呵呵,什麼鬼東西)

 

2. 有道場,一邊籌款,一邊找買家。

(呵呵,什麼鬼東西)

 

3. 有道場,只談民俗,不講清淨解脫。上門的就推銷功德主、推法寶套裝,一股腦的「花錢消災」。

(呵呵,什麼鬼東西)

 

4. 有道場,只接待自己認識的善信,不認識的拒不接待。

(呵呵,什麼鬼東西)

 

........

 

有形道場,可以攝眾、可以讓善信「培植善果」,具有許多「方便」。

 

但要小心,別把注意力只放在「方便」上,那就本末倒置了。

 

我尤其喜歡贊助建寺。

 

上述這地方,都有我深深著墨的痕跡。

 

但是後來學習的方向,「從外轉內」,我發現:

 

佛教,含有大量的信仰成分。

佛法,則著重在思維觀念、與實踐上。

 

道場不只是一個「實體的處所」,更應該是「學習增上」的地方。

 

「學習增上」,不一定需要「固定的地方」。

 

「學習增上」的關鍵,在於你的『心』。

 

有沒有修行,跟你常不常去「道場」沒有關係。

 

跟你有沒有「用心」,才有關係。

 

所以,我說:「心」才是真正該「用功(專注)的地方」。

 

道場,簡單說就是「有道的方所」(指出解脫清淨方向)。

 

這地方能不能幫助你解脫、能不能引導你清淨才重要。

 

至於有多大、多小、簡陋或華麗,都是次要、次次要的。

 

如果我的人生,只剩下10年,我會選擇:在塚間關注自己的心。

 

而不會花時間,在冷氣房裡談八卦。

 

你呢?

 

你的選擇是什麼?

 

阿彌陀佛。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金剛兄弟的對話 - 善守護的沙龍
37會員
1.5K內容數
2025/05/12
20250512 靈魂的相遇 - 珊珊的躍進 珊珊遇上了苦,於是再度來找我。 於是,我寫了一篇「洋蔥」,希望他開始把自己「剝開」。 這是一段痛苦、但值得的歷程。 我帶著他,一步一步的走,「不跳過細節」。 然後,要求他讀完連結裡的這些文章,寫篇心得來: ht
Thumbnail
2025/05/12
20250512 靈魂的相遇 - 珊珊的躍進 珊珊遇上了苦,於是再度來找我。 於是,我寫了一篇「洋蔥」,希望他開始把自己「剝開」。 這是一段痛苦、但值得的歷程。 我帶著他,一步一步的走,「不跳過細節」。 然後,要求他讀完連結裡的這些文章,寫篇心得來: ht
Thumbnail
2025/05/11
20250511 一封感謝信 - 大白傘蓋佛母 一位遠方的同學,希望我為他做修持指引。 我建議他:有沖犯,先修持「大白傘蓋佛母簡軌」。 很開心,聽到他馬上就產生了效益。 大白傘蓋佛母,是不可思議的! 我與祂,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故事可以說。 以下文長,不喜勿
Thumbnail
2025/05/11
20250511 一封感謝信 - 大白傘蓋佛母 一位遠方的同學,希望我為他做修持指引。 我建議他:有沖犯,先修持「大白傘蓋佛母簡軌」。 很開心,聽到他馬上就產生了效益。 大白傘蓋佛母,是不可思議的! 我與祂,有很多、很多、很多的故事可以說。 以下文長,不喜勿
Thumbnail
2025/05/09
20250510 道歉文 0508 一位同學來問事。 他連連稱讚問事的精準,與回覆的受用。 但是結束前,他說: 我從你發表文章開始,一路看了15年。 你的文章中,曾經寫過幾位弘法人員。你參加他們的法會,然後寫了您的觀察與建議。 我看了你的文章後,去護持祂們。
Thumbnail
2025/05/09
20250510 道歉文 0508 一位同學來問事。 他連連稱讚問事的精準,與回覆的受用。 但是結束前,他說: 我從你發表文章開始,一路看了15年。 你的文章中,曾經寫過幾位弘法人員。你參加他們的法會,然後寫了您的觀察與建議。 我看了你的文章後,去護持祂們。
Thumbnail
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