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譜

2015/12/06閱讀時間約 19 分鐘
2010消息,全國日治時代戶籍資料已經在年初完全數位化上線,只要你拿身分證明文件到居住地戶政事務所,就可以申請各地的日治時代戶籍資料,直接以圖片印刷,一張20元。但兩代前祖先姓名可能會有同名,最好蒐集相關資訊,如居住地、生平事蹟,可供分辨。

這是我花了一天,跑到溪洲戶政事務所得到的資訊,原來可以不用跑這一趟的說,但是跑一趟還是有意義的,第一次從溪洲沿台一線走路到北斗,感覺我母親小時候的情境,再從北斗走到田中搭火車,到新烏日站看到20年前待過的成功嶺,以及第一次坐高鐵回台北。

以下請看新獲得的資料
參考文獻:北斗鄉土調查
■■■■■■■■■■■■■■■■■■■■■■■■■■■■■■■■■■■■■■■■■■■■■■■■■■
之前拿著陳氏族譜問我爸,他說阿祖其實是泉州李氏分養,經叔叔確認,爺爺有帶他去找過海口叔,就是阿祖的哥哥的後代,我推測可能是舊濁水溪出海口的福興人士,與我爸同輩的堂叔李仁智(父親李永靖?)在花蓮慈濟當醫生,治療肺結核專科。

我的祖譜

依照漢人習俗,陳氏子弟之下,事實是泉洲李氏的血緣之後。我爸表示爺爺跟阿伯有說過「不能嫁娶姓李的」,可見背後有一些原因存在。在那個年代「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但是醫藥不發達、械鬥戰亂又多,真要子孫滿堂也要有那個命。我爸又說,我的曾曾祖英年早逝(因為漳泉械鬥?),所以才從泉洲李氏兩兄弟,分養了一個,而成為我的阿祖,另一位李氏的兄弟,則在李家繼續延續香火下去。我爸說,我的曾曾祖之前是開錢莊的,所以才能在家鄉買下路口熱鬧地段的房子,這點也符合過繼習俗的可能,通常都是有錢的家庭才會去過繼小孩,在漢人開墾台灣的過程,很多羅漢腳移民,因為謀生失敗沒有資產娶妻生子,成功的少數人,可以從延續女性纏足習俗,得知先祖生活的舒適度以及平埔族通婚漢化後的影響。曾祖母的魏家,也是相同的故事。

類似的事情,也發生在我母親家族身上,我的外曾祖入贅給溪州陳氏家族的遺孀,也就是我的外曾祖母,後來生了我的外公姓許,所以有同母異父的陳氏胞兄,我媽說這就是所謂「陳皮許骨」,但其實不是。這是因為原本外曾祖母的先夫早逝,子女幼小,家中無人謀生,只好招贅扶養子女。而陳昇就是外曾祖母先夫的家族人士。好玩的是,到了我媽這一代,她的五個姊妹中,剛好大的三個都嫁給了姓陳的,所以我有一堆表兄弟姊都姓陳。
在我外公過世後對年結爐,我終於看到外公許氏的祖先,其中開台一世的曾祖母名為「矛順」,其實矛上還有一點,因為不知道是哪一個漢字,所以打成「矛」,可能是平埔巴布薩族姓名,來自眉裡社(彰化溪州舊眉)、東螺社(彰化埤頭,後移居南投埔里)、西螺社(雲林西螺)的先祖,應該都是平埔族血統的混血兒,只是都已經註記成福佬人。
這些都是早期台灣漢人移民過去所留下來的歷史,也許也發生在你的身上,如果你還有機會,不要忘記記錄下來你的「系譜」,然後留給你的後代。也許姓什麼已經不是那麼重要,祖先繼續拜下去,但是先祖們所遭遇到事實真相,有多少能被知道的呢?我的祖先中,有沒有荷蘭血統?在荷蘭、明鄭統治時期又發生了什麼事?日治時代又是怎樣的日本國民?國家想要掩蓋的歷史,誰能告訴我們真相呢?
■■■■■■■■■■■■■■■■■■■■■■■■■■■■■■■■■■■■■■■■■■■■■■■■■■
附錄:陳氏家族祖譜
1624荷蘭人佔領台灣,1662鄭成功擊退荷軍部隊,1683降清
1721的朱一貴事件,1786的林爽文事件
壹世 (福建 永春)
陳建官 享壽七十一歲 清乾隆30年(1765)~清道光15年(1835)
江和娘 享壽五十三歲 清乾隆35年(1770)~清道光2年(1822)(正室?非親生)

貳世 (在台第一世,奉祀於彰化北斗)
陳雲振 享壽五十七歲 清道光9年(1830)~ 清光緒11年(1886)
父親66歲時才被生下來,母親未明?
1844彰化漳泉械鬥,1862的戴潮春事件,1867羅妹號事件,1874牡丹社事件
劉惜娘 享壽六十九歲 清道光15年(1835)~明治35年(1902)
參世
陳全忠 享壽三十四歲 清咸豐11年(太平天國11年)(1861)~ 清光緒20甲午年(1894)
父親32歲、母親26歲時被生下來,此代曾祖都是「全」字輩
1884中法戰爭,1885清設台灣省劉銘傳任巡撫,1895甲午戰爭台灣割讓日本
廖雪娘 齋號 普降 享壽六十一歲 清咸豐9年(太平天國9年)(1859)~大正己未8年(1919)
大我曾曾祖兩歲,之後皈依佛門?

君 陳全孝 享壽
君 陳全廉 享年二十二歲 同治8年(1869)~ 光緒16年(1890)
這一代,內有太平天國,外有甲午戰爭,台灣割讓給日本,我曾祖兩兄弟都英年早逝,不知故事為何?
肆世
陳世傳 享壽五十五歲 清光緒17年明治24年(1891)~昭和20年(1945)
幼年與叔父陳全孝同戶,1906年分戶
單傳,海口李姓收養,取名世傳,有將陳氏一脈世代相傳的意義。
魏粉 享壽六十五歲 明治30年(1897)~中華民國48年(1959)

1915西來庵事件,1930八田與一的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通水
1937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1945日本戰敗

伍世
陳生枝 享壽八十三歲 大正6年(1917)~中華民國88年(1999)
劉碧蓮 享壽七十一歲 大正8年(1919)~中華民國78年(1989)
我爺爺一代,長子,取名生枝,期待陳氏家族樹大生枝?
父親26歲、母親20歲時被生下來,有弟5人,妹4人,此代共10人
因中華民國佔領台灣,在我成長過程以中國人習慣稱呼「爺爺」,而非阿公
1947二二八事件,1949年蔣介石因國共內戰失敗而撤退至台灣,1958八二三砲戰
1971中華民國蔣介石代表被逐出聯合國,1975蔣介石病逝,1979中華民國與美國斷交、美麗島事件
1987蔣經國宣佈解嚴,1988蔣經國去世,李登輝繼任

君 陳克修(四叔公) 享陽壽 十六歲 日本海軍員 昭和4年(1929)~ 昭和19年(1944)
於日本名古屋,三菱發動機工廠製造雷電戰鬥機時,遭美軍B29空襲陣亡,入日本靖國神社奉祀

六世
(1942)
父親25歲、母親23歲時被生下來,次子,有兄弟2人,妹3人,此代共6人

七世(在台第六世)
(1971)
父親29歲時被生下來,長子,兩個妹妹

彰化北斗鎮(祖父陳氏家族居住地)
舊名寶斗,曾屬於東螺西堡,是濁水溪一條支流上的河港,與中國有船隻來往,因此為彰化縣南部要地,清代末期周圍有竹柵,開有隘門,柵內染坊、糖廓(糖廠)林立商業之殷繁,僅次於鹿港:所以當地曾流傳有「一府、二鹿、三艋舺、四寶斗」的諺語。 北斗鎮最初的地名是東螺,最早的街市是乾隆三年(西元1738年)時興建於時東螺溪南岸的舊社檨仔莊,也就是是現在溪州鄉的舊眉。到了嘉慶十一(西元1806年)由於激烈的漳泉械鬥,舊街市的房屋及田園都被破壞殆盡,才於道光元年(西元1821年)又在河洲內的寶斗庄另建街市,並改為寶斗。又由於南邊有雲林縣的斗六門,是就取「南斗六星、北斗七星」的星象意義,再改北斗。

曾祖陳世傳(1891-1945),幼年與父親兄弟陳全孝同戶,明治39年(1906)5月16日分戶,長男,福佬人,職業:苦力、大工職(木工)。
彰化廳東螺西堡北斗街283番地戶主陳全孝甥,大正9年(1920)10月1日土地名稱變更二份。

曾曾祖母廖雪(1859-1919),父親廖達(1835-1902),母親洪波抱,斗六廳西螺堡西螺街人(今西螺),長女,明治13年(1880)3月2日婚姻入戶,吸食鴉片,纏足。(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西螺源自平埔巴布薩族Sailei社社址,漳州人以其鄉音稱為「西螺社」,荷蘭人稱「Sorean」。古時又有稱之「螺陽」,係開拓者為追思故土泉州府惠安縣螺陽鎮之故;因位濁水溪之南,地理屬陽面,為古時文人墨士所用之雅稱。最早居民為平埔族巴布薩族人,荷蘭時代獎勵漢人移駐開墾,清初為台灣墾殖的重鎮,稱為「西螺堡」。

曾祖母魏粉(1897-1959),父親魏祥(1874-),母親張昌(1879-),台中廳武西堡同安宅庄162番地人(今永靖),長女,大正5年(1916)3月25日婚姻入戶,纏足解。

我爺爺搬到台北市的戶籍

祖父陳生枝(1917-1999),長男,錦町140番地林炯宏,昭和17年(1942)
昭和7年(1932)御成町二丁目14番地賴青龍雇人寄留

祖母劉碧蓮(1919-1989),三女,父親劉維桂,母親蔡轎,御成町二丁目14番地賴青龍

祖父15歲獨自北上西藥房當學徒,祖母至北斗學習裁縫,後介紹認識。

錦町:日人居住地區,約在今和平東路一段,杭州南路二段與潮州街一帶。町內有「錦町六條通」。
御成町:分一~五丁目,轄內有裕仁太子行啟台灣所立之御成碑得名,約為今之中山北路一段、二段,為中正區、大同區、中山區三區交接。
■■■■■■■■■■■■■■■■■■■■■■■■■■■■■■■■■■■■■■■■■■■■■■■■■■
彰化永靖(我曾祖母魏氏家族居住地)
清朝時本地屬於武西堡,日治初期,永靖地區大部份劃屬關帝廳區;永靖西區劃屬羅厝區或海豐崙區,後重新劃分為『永靖庄』。永靖約經百年發展,附近地區人口漸漸密集。到了清朝嘉慶十八年(公元1813年),才由這附近廣東省潮州府的墾民建立一個街市,並請當時的命名『永靖』,期勉本地區與附近居民能和平共處,永久安靖。『永靖』二字本來是永靖街市的名稱,大約在現在的永東、永西村。後來,就演變成以街市名為鄉鎮名,來代表這附近的地區。
『永靖』二字, 另有二種說法:
以前本地區多火災,舊屋常被燒毀而蓋新屋,故街上叫『新店』。住居苦於火災,有人教以改地名為『永靖』,種榕樹於永靖街與中山路的交叉口,並於永靖街兩端建立『永奠宮』及『永福宮』,火警才漸減少。永靖地區地勢比較低窪,容易積水,故一遇到颱風或是暴風雨侵襲,就造成水災,流血流汗耕耘的農作物也就無法收成,故期望『止息水患,永保安寧』,因而命名永靖。

目前永靖農地利用調整規劃為八區:竹子腳、福興、同安宅、獨鰲、湳港西、湳港舊、陳厝、崙子。

宋增璋 <台灣撫墾志> 記載:
乾隆三年前後,廣東人墾成之「牛稠仔庄」(今埤頭鄉芙朝村)一帶,亦歸泉州人收買,
粵籍人向永靖街(今永靖鄉,屬武西堡)、東勢角(今台中縣東勢鎮,屬武東上堡)退去。

外曾曾祖父魏祥(本名邱祥)(1874-),父親邱旺,母親陳有,次男變長男(因為被收養?),福佬人(粵籍?),原彰化廳武西堡大埔心庄人(今埔心),明治12年(1879)1月15日養父魏葵(父魏士進,母蕭足)收養,螟蛉子,田畑作(農夫或地主?),移居彰化廳武西堡同安宅庄(今永靖)。因為是收養的,非永靖粵籍血緣。

埔心鄉是典型客家庄,鄉人七、八成是客家人,但已被周圍福佬人同化。彰化平原的客家人,大部分是1696年時施琅死後才大量自鹿港而登陸墾荒。

外曾曾祖母張昌(1879-),父親張榜,母親江時,哥哥張秀,次女,彰化廳東螺東堡柳樹湳庄人(網友指應為筆誤,是彰化廳貓羅堡,今霧峰),明治28年(1895)8月13日婚姻入戶,纏足。(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田尾在清朝乾隆年間始由閩、粵籍移民開拓,分東螺東西堡及武西堡,位於濁水溪八堡二圳下游,自二水流經田中而至田尾。

霧峰自古為平埔洪雅族貓羅社(Bnauro)、Ataabu社與泰雅族賽考列克群的聚居地。明鄭時期隸屬於天興縣,清康熙隸屬於台灣府諸羅縣。雍正初年為彰化縣貓羅堡轄區,開始有漢人沿大肚溪至溪東開發柳樹湳。乾隆年間始設「貓羅新莊」。根據伊能嘉矩的考證,自清領時期就出現霧峰名,作為阿罩霧的雅稱。1887年台灣建省,改隸台灣府台灣縣貓羅堡。1895年日治初期,改為台灣民政支部彰化出張所貓羅堡。隔年台灣民政支部改為台中縣。1900年再改制為台中廳貓羅堡。1920年阿罩霧正式改為霧峰,設置霧峰庄,屬台中州大屯郡管轄。

貓羅堡:因貓羅社所在地得名,包括霧峰區及彰化縣芬園鄉全部,與彰化市、臺中市烏日區之一部。
柳樹湳(柳仔湳):今北柳、南柳二里。因早期該地多柳樹,且草湖溪附近湳地(泥巴地)土地鬆軟而得稱。雍正年間,有移民至此開拓,設官隘於此,後來又置汛防,而形成早期中部之大聚落。

外曾曾祖養父魏葵,田畑作
■■■■■■■■■■■■■■■■■■■■■■■■■■■■■■■■■■■■■■■■■■■■■■■■■■
彰化溪州舊眉村 (我祖母劉氏家族居住地)
為漢人進入本鄉最先開墾地之一,乾隆三年,建市街於東螺溪南岸,又名東螺街。東螺溪與西螺溪為昔日濁水溪出二水隘口後的分流,所以才有東螺與西螺之地名,西螺地名延用至今,東螺之名則僅存於歷史記載。漢人未移入之前。本地原屬「巴布薩平埔族眉裡社」棲居之地,漢人移入以後,平埔族移往埔里袖,將這塊土地讓給漢人。因本地原是眉裡社居住之地,又建有東螺舊社街,因而人們稱之為「舊眉」。

巴布薩族或稱貓霧捒族(巴布薩語:Babuza,其中捒又作拺),為台灣平埔族原住民,即荷蘭人所稱的虎尾壟(Favorlang),主要分布在大肚溪以南至濁水溪之間的海岸區域,包括彰化平原和台中盆地西南邊緣地帶。還存有屬於彰化地區的虎尾壟語詞典,於1650年由荷蘭傳教吉爾伯特斯·哈帕特以荷蘭文編寫。
聚落:
★眉裡社(彰化溪州)
★東螺社(Dabale-Boatao,彰化埤頭,後移居南投埔里)
★西螺社(雲林西螺)
二林社(彰化二林)、馬芝遴社(彰化鹿港)、半線社(彰化市)、柴仔阬社(彰化市)、阿束社(Asoso,彰化市)

大肚王國(16世紀、17世紀、1540年代—1732年)。為臺灣中部由原住民的巴布拉族與巴布薩族、巴則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所建立的跨族群聯合王國,在鼎盛時領域範圍南到鹿港,北至桃園以南(後來的範圍則在大肚溪上中下游的流域)。荷蘭時期的領域主要在今台中市,彰化縣北部和南投縣一部分。依據蘇格蘭人大衛·萊特(David Wright)記載,大肚王國最強盛的時候曾統治27座村落,只是後來有9、10座村落獨立。

外曾祖父劉維桂(1886-),父親劉虎,母親吳束,長男,福佬人,台中州北斗郡溪洲庄舊眉233番地人,原台中廳東螺西堡舊眉庄233番地,田畑作。(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外曾曾祖母吳束(1863-1909),父親吳岸,母親林像,長女,彰化廳東螺西堡連交厝莊人(今埤頭),明治15(1882)年2月17日結婚入戶,纏足。(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埤頭位處濁水溪沖積扇上,舊濁水溪流經本鄉與北斗、田尾鄉鄉界,因灌溉不易開闢大埤以供農田灌溉之用,地處大埤之頭故稱為埤頭。史料記載清代原住民巴布薩平埔族人部落曾居本鄉番仔埔等地,因閩、客墾荒而有漸有聚落形成。1861年載潮春起義,小埔心人陳弄(鄉民稱啞吧弄)揭竿響應,被擁立為西王,在嘉義戰役遇挫退回小埔心,1863年4月清軍強攻是謂小埔心之役,死傷慘重。戰役之前,小埔心約二千餘戶,陳弄敗亡後,全庄遭大火焚燬,人口據降僅存七、八十戶。

外曾祖母蔡轎(1890-),父親蔡添(1831-1914),母親陳看(1851-),長女,彰化廳東螺西堡潮洋厝庄人(今溪州),纏足。(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祖母劉碧蓮,父親劉維桂,母親蔡轎,三女,昭和13年(1938)1月10日婚姻除戶。

外曾曾祖父蔡添(1831-1914),父親蔡炎,母親楊笑,四男,福佬人,台中廳東螺西堡潮洋厝庄127番地人,田畑作。(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外曾曾祖母陳看(1851-),父親陳條慶,母親賴錦,次女,彰化廳東螺西堡潮洋厝庄人,明治3年(1928)12月29日結婚入戶,纏足。(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
彰化溪州村 (外祖父許氏家族居住地)
原本東州及尾厝村之地才叫「溪州」,當地與舊眉是本鄉漢人最早開墾之地,1909年林本源製糖株式會社設立,就是後來的溪中11糖廠,居民漸漸聚攏,1920年改制行政區域,「庄役場」設於此,因與溪州接近,故延用其名。

台灣光復後劃分村里時,本村即以溪州為名,今溪州不僅為村名,更為新建濁水溪大橋橋名。溪州村的範圍涵蓋市區一半,即莿仔埤圳以南,中山路以東,十二號道路以西之土地。

外祖父許來春(1915-2011),父親許明(1869-1937),母親林盡(1877-1950),五男,台中州北斗溪州庄367番地寄留,指物商(雜貨商),昭和18年(1943)退去。

外祖母林密(1919-2004),父親林槌(1867-1926),母親黃蔥(1883-),六女,昭和12年(1937)寄留。

不知為何後面又記載一次我外祖母的資料,好像是新的格式
外曾祖母林盡(1877-1950),父親林元,母親謝好,長女,與陳招生長男陳欽,陳欽是我外祖父同母異父的哥哥,歌手陳昇是陳氏後代。

外曾祖父許明(1869-1937),父親許文(1836-1874),母親鄭吟(1843-1905),次男,福佬人,彰化廳東螺西堡番仔埔庄人(今埤頭),繼父。(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埤頭牛稠子庄昔時為巴布薩平埔族放牧之地,是提供牛隻休息場所, 故名牛稠仔庄,東臨昔時巴布薩平埔族蕃仔埔庄所在 (現今之元埔村) 。因東螺溪的氾濫以及漢人移民的擁入,平埔族人在道光年間由東螺社頭人帶領族人遷移南投埔里。

外曾祖母林盡(1877-),父親林元,母親謝好,彰化廳東螺西堡舊眉庄196番地人,長女,招夫許明,纏足。(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這個戶主是我外祖父同母異父的哥哥,因此我外祖父母變成同居人,長女一歲,長男一個月夭折。
■■■■■■■■■■■■■■■■■■■■■■■■■■■■■■■■■■■■■■■■■■■■■■■■■■
彰化溪州潮洋村 (外祖母林氏家族居住地)
原屬於 「潮洋厝」內,後因人口增多,潮洋厝分成兩村,中央路以西為張厝村,以東則為潮洋厝。本地之所以取名張厝,是因為此地除了黃姓外,就以廖姓人家居多,廖姓人家在過世後必須恢復本姓「張」,因此不稱廖厝,而稱張厝。 雖然張厝、潮洋分為兩村,但不論是生活上、宗教信仰上、社區建設上,兩村均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位於潮洋村的南天宮,對外常稱為張厝廟,不但是村民的信仰中心,更是鄉內建築最雄偉的廟宇。

外曾祖父林槌(1867-1926),父親林禀,母親楊等,長男,福佬人,台中州北斗郡溪州庄潮洋厝120番地人,原東螺西堡98番地,田畑作。(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外曾祖母黃蔥(1883-),父親黃里,母親鄭謝菊香?長女,彰化廳東螺西堡潮洋厝庄131番地人,明治32年(1899)婚姻入戶,纏足解。(巴布薩平埔族血統?)
■■■■■■■■■■■■■■■■■■■■■■■■■■■■■■■■■■■■■■■■■■■■■■■■■■
我的祖先分佈圖,綠點表是先祖紀錄的居住地,紅色標記為移居地。溪州潮洋厝意外的是最多位先祖居住地,北斗、西螺、永靖是被收養地,溪州是移居地。

日治時期戶口調查簿記載用詞
62會員
730內容數
用科學的方式,還原占星真正的樣貌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