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nt】
2008金融海嘯世界出現流動性危機,景氣崩跌。於是,2009年起北京以補貼廠商與消費者的方式擴大內需,規劃投資與補貼國內四兆人民幣(20兆台幣)直到2010年底為止[1]。此法短期有效,且造成了中國各地瘋狂的土木建設。但2011年停止後,景氣逐漸擺回「正常」。但政府補貼仍在,這段期間瘋狂擴張的企業,就開始嘗到苦果。近日經過台北內湖瑞光路,以前的很大且亮晶晶的奇瑞汽車店面,不知從何時起不見蹤影。這是一個見微知著。此奇瑞汽車的新聞與現代汽車的消息合併看~,或許汽車業全球趨緩,並非虛言。【相關閱讀】
現代汽車,腳步放慢
奇瑞過度擴張吞苦果 昔日本土車領跑者靠補貼度日◎路透社(2012.11.19)
http://cn.reuters.com/article/wtNews/idCNCNE8AI06X20121119?sp=true
路透北京/上海11月19日電---昔日中國最大的本土汽車生產商--奇瑞汽車CHERY.UL現在的盈利需要依靠政府補貼,而國內競爭對手長城汽車(601633.SS: 行情)(2333.HK: 行情)和吉利汽車控股(0175.HK: 行情)已經取得領先。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輸贏之間的差距顯示出集中力量於少數產品和品牌、以獲得更大投資效益這個策略的價值。福特汽車(F.N: 行情)在2009年曾運用這個策略避免了破產。
"四五年前,所有的本土品牌都難分高下。但現在,那些產品策略更集中、也更謹慎的廠商已經領先,"行業諮詢機構益普索(Ipsos)的分析師葉盛表示。聯合資信評估有限公司的研究顯示,如果不是政府補貼,奇瑞在過去三年中可能每年都要虧損。值得關注的是2009和2010年的虧損,因為得益於政府的刺激政策,這兩年汽車銷售激增。根據聯合資信的報告,奇瑞這兩年的獲利分別為6,600萬元人民幣(1,059萬美元)和2.4億元人民幣。這意味著如果不是政府的補貼,奇瑞這兩年可能要遭受巨虧。該公司在這兩年獲得的補貼分別為6.33億元和11.2億元人民幣。奇瑞發言人黃華瓊表示,公司在技術方面進行了大量投資,並且目前正在調整品牌策略,他相信狀況會出現改善。葉盛表示,如果奇瑞專注於發展低成本品牌奇瑞QQ,它應能保持領跑者的地位。QQ是奇瑞的首款暢銷車型,但被指有抄襲通用汽車(GM.N: 行情)的雪佛蘭樂馳之嫌。相反,奇瑞推出數十款新車,而且差異化不大,甚至還新創立了兩個品牌--瑞麒(Riich)和威麟(Rely),但卻一直沒有暢銷起來。奇瑞董事長尹同耀在談及多品牌策略時常說,"多生孩子好打架"。但他的"孩子"雖多,卻處境艱難。根據官方資料,今年迄今奇瑞汽車的銷售較上年同期下滑13%,是2011年下滑6%的兩倍還要多。奇瑞在2011年售出641,700輛汽車。
**過度擴張之痛**除了奇瑞之外,巴菲特入股的比亞迪汽車(1211.HK: 行情)(002594.SZ: 行情)也在遭受過度擴張之痛。自2003年進軍汽車市場以來,這家昔日的電池生產商迅速拓展到太陽能電池板等其他業務,其最新進入的領域是太陽能存放裝置。比亞迪甚至還生產和銷售燈泡。今年比亞迪的淨利可能最高暴跌98%,因汽車銷售疲弱,而且太陽能電池板和手機業務也表現遲滯。比亞迪的發言人拒絕就財務表現置評,但表示公司對電動汽車的未來"非常樂觀"。長城汽車在20年前還只是一家低價皮卡(pickup)生產廠,今天已經成為中國最大的運動型車(SUV)和皮卡車生產商。長城汽車第三季淨利增長逾一倍至15億元人民幣,是奇瑞2009-2011年淨利的三倍。長城汽車發言人把公司的成功歸因於重點發展和謹慎的策略。吉利汽車的開始也並不順利,推出的幾款車型都不受消費者歡迎。但五年前吉利對品牌策略進行微調,推出了帝豪EC7轎車和全球鷹GX7 SUV等暢銷車型,使其成為本土汽車中的領跑者。吉利2009年收購了澳洲變速箱生產商Drivetrain Systems International,幫助提升了汽車品質。吉利今年迄今的銷售增長了13%,增幅接近整體汽車市場的兩倍。吉利發言人稱,公司的成功得益於廣泛的供應商基礎,以及在技術方面的投資等因素。奇瑞汽車9月宣佈對業務進行重大重組,其中包括結束銷售表現不佳的瑞麒和威麟兩個品牌。比亞迪把業務重點放在綠色汽車上,並新近推出了融資方案,使車隊運營商可以分期付款購買價格較貴的e6電動汽車。但要扭轉業務局面可能不太容易,尤其是在市場放緩的情況下。
"比亞迪和奇瑞在朝正確的方向努力。但結果會怎樣,將取決於這些措施的執行情況,"國泰君安證券的分析師張欣表示。(完)
[1] http://www.npf.org.tw/post/3/5069 accessed on 2012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