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京都櫻花前記(7) 龍安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龍安寺石庭有名,因伊莉沙白二世女王於1975年曾造訪並大加讚賞,更吸引眾多歐美遊客前往朝聖。】

 

下午的目標是登錄為世界文化遺產的龍安寺,仍搭11路公車到終點,再轉59路前往。龍安寺西南約200餘公尺有仁和寺,東北約1公里即金閣寺,再向東800公尺左右,則為一休和尚曾任住持的大德寺,這條路又被日人稱做「絹掛之路」,是觀光客喜愛的散策路線,而龍安寺因伊莉沙白二世女王於1975年曾造訪並大加讚賞,更吸引眾多歐美遊客前往朝聖。

龍安寺原為藤原北家家系德大寺家的別墅,寶德二年(1450)由室町幕府的守護大名、管領細川勝元繼承後,改建為禪寺,屬臨濟宗妙心寺派,在應仁之亂(1467-1477)中曾被燒毀,也是因為勝元深涉該事件而受波及,1499年細川政元加以重建。後來豐臣秀吉和德川氏族都曾贈予領地,繁華一時,鼎盛期擁有23座塔頭,但寬政9年(1797)再遭祝融,雖又重建已難復舊觀。龍安寺最著名的景點為被指定為國家史跡暨特別名勝的方丈庭園,是一方寬25米、深約10米,裡面舖滿白砂,並散落著15顆大小不一石頭的所謂枯山水,毫不起眼,可是當天不算多的訪客,十之八九集中於此,想在方丈院的寬廊前緣坐下來得看運氣,洋面孔確有一些。石庭的魅力,在於其造景有著難以捉摸的禪意及設計者不詳的神秘。

 

raw-image

【龍安寺前,登階梯後即逹庫裡的入口。】

 

raw-image

【龍安寺方丈迴廊】

 

raw-image

【龍安寺方丈,裡面也有些壁障畫。】

 

raw-image


【龍安寺方丈內壁障畫臥龍梅。】

 

有人說石庭裡的白砂代表宇宙,散置的石頭象徵北斗七星;另種說法是白砂宛如大海,15塊石頭乃島與山;現場模型邊則影印了宋朝周密撰的《癸辛雜識》中的「虎引彪渡水」:「諺云:虎生三子,必有一彪。彪最獷惡,能食虎子也。余聞獵人云:凡虎將三子渡水,慮先往則子為彪所食,則必先負彪以往彼岸,既而挈一子次至,則復挈彪以還,還則又挈一子往焉,最後始挈彪以去。蓋極意關防,惟恐食其子故也。」這個也可做智力測驗的解釋最有趣,並且帶著禪意,或謂故事中「彼岸」即喻解脫,「極意關防」顯示禪修的謹慎難辛。由於這一典故,日本收錄京都庭園的古書《都林泉名勝圖會》將石庭名為「虎之子渡」。以上眾說紛云,莫衷一是。此外,自上俯瞰,石頭由左向右呈5、2、3、2、3(七五三排列),而不管從石庭的哪一端看,都必定有一塊石頭會被其他的擋住,無法同時全部看見,某些人認為這和東方思想有關,因15月圓,這數字如滿月般「完美」,但人並非完美的存在,所以設計者精心構思讓觀者難窺「完滿」,我胡猜或也隱含「謙受益,滿遭損」之意。此外也有人就《長阿含經》中所載瞎子摸象的故事加以發揮。石庭的巧思不止於白砂與石頭的佈置,像從圍牆到方丈院前廊的地面逐漸低斜,此即西方的遠近法,可讓狹窄的空間看來較為寬大,又石庭的短、長邊及石頭的配置,都採用了1:1.618的黃金比例,與希臘的帕特農神廟相同,可見必出自一位博學多聞的優秀設計家之手,而以寺主細川勝元當年的權勢,所委聘者也絕非泛泛之輩,然而這樣的大師,其名號竟未能流傳,豈不怪哉?人類本為好奇的動物,如果已知造園者是誰,且又註明了設計理念,石庭反而不會那麼有魅力吧!

 

raw-image

【方丈庭園南側】

 

raw-image

【方丈庭園北側】

raw-image

【方丈庭園局部】

raw-image

【方丈庭園局部】

raw-image

【方丈庭園與遊客】

 

raw-image

【方丈庭園與遊客】

 

raw-image

【現場模型與古籍中的方丈林泉(石庭),昔人竟然可以踩進去!】

 

我們從庫裡進入龍安寺,拜觀券在此發售。轉到方丈前,北面靠牆櫥窗內立著連扇屏風,上面斗大行草寫著陶淵明飲酒詩20首第5:「結廬在人境 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 心遠地自偏 採菊東籬下 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 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 欲辯已忘言」,是明治時期漢學者、篆刻家寺西乾山(1860-1945)於75歲那年寫的,看日人低頭細讀日文翻譯,而我們「一目了然」,感覺頗微妙。另外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庫裡北邊的茶室「藏六庵」前,有座石造的圓形「蹲距」,看來像個水盆,高約4、50公分,不管來客身份多麼尊貴,在進入茶室前都要「蹲距」下來洗手,本是日本茶道常見的用具,但龍安寺這座所以稀罕,乃因中心蓄水處鑿深成「口」形,環「口」四周刻出共用口部的4個字,順上、右、左、下次序恰合成「吾唯知足」,令人拍案叫絕。此「蹲距」直徑56公分,據說是德川家康之孫二代水戶藩主德川光圀(國)捐贈,因他曾任黃門官,人稱水戶黃門,是許多民間傳說的主角。

龍安寺也有座大池,在方丈之南,叫鏡容池,週圍規劃成迴遊式庭園,植滿花木,池中有戒天島,以拱橋與北岸相連,古時曾為貴族泛舟吟遊之所,並到明治末期都以賞鴛鴦聞名,如今除春櫻秋楓,每年5到9月,黃、紅睡蓮盛開,6月更加上紫色菖蒲,吸引大量遊人入寺賞玩。環池一圈,望著沿岸滿是花苞的禿櫻,數日後盛開的景況只能想像了。

 

raw-image

【龍安寺庫裡,老婆觀賞寺西乾山手書的陶淵明飲酒詩20首第5。】

 

raw-image

【龍安寺茶室「藏六庵」前的石造圓形「蹲距」,中心蓄水處巧妙鑿出深具禪意的「吾唯知足」4字。】

 


【前往鏡容池途中,見園藝工人小心翼翼地工作著,挖出的青苔地皮特別分開,顯然完工前會予復原。】

 

raw-image

【前往鏡容池途中,穿過紫藤架,右側青苔一片翠綠。】

 

raw-image

【鏡容池,這3隻鳥兒是傳說中的鴛鴦嗎?】

 

raw-image

【鏡容池,戒天島】

 

raw-image

【環鏡容池畔】

 

raw-image

【環鏡容池畔】

 

raw-image

【環鏡容池畔,可惜來得太早,春櫻含苞未放。】

 

耽心回去塞車,我們16:00左右離開,59路公車竟仍擠爆了,既非旺季、假日,也還不到下班時間吔!越近市區車越塞,我們在四条下,但從上一站的三条到此最塞,早知就提前下車。將近17:00,看天色不暗,和妻又習慣性地沿寺町通往北逛,到二条通轉東,像去年秋天那樣,在二条郵便局旁的KINEEL洋菓子工房買了幾樣甜點,續行至木屋町通再向南,島津創業紀念資料館、角倉了以邸跡、一之船入等景點如老友般左右相迎,令我們驚喜的是兩旁行道樹居然開滿白花並且一葉俱無,可惜不識其名。這一段的高瀨川沿岸也種滿櫻,盛開時必定壯觀,但此刻尚只小苞點點,完全被燦爛的行道樹比了下去。此刻天光已暗,心想明早有機會再來一趟。

仍去超市買菜自炊,回家才知女兒晚上要和同學聚餐,且昨晚為她準備的炒飯便當今早出門也忘了帶,只好熱了我吃,但她下午總算把RA的申請計畫遞了出去。飯後接了一通陌生的電話,原來是公司他部門同事打來問台中發電廠室內煤倉可行性研究的事,出國渡假本因遠隔重洋而得完全脫離俗務,這通電話卻乍然把我拉回「現實」,當夜就夢見被緊急召回台灣,處理完後還煞有介事考慮要不要再飛日本繼續假期,機票1萬5千多,而且還被要求幾天後借調國營會加速煤倉案......驚醒後發覺是夢,真鬆了口氣。雖然努力保持公務與私生活分開的原則,但果然還是免不了某些工作上的壓力啊!

午後龍安寺之行,總以詞曰:

 

驀山溪 ─ 龍安寺

 

他鄉為客 乍遇淵明樂

豈欲解禪謎 且隨眾 石庭前坐

看黃金比 想藝貫東西 誰造者

猜不破 反倒聲名擴

 

知足蹲踞 能洗執著惑

早使勝元覺 料能解 應仁亂火

鏡容池畔 閒步覓鴛鴦 苞滿佈 空落寞

歸見白花爍

 

raw-image

【在二条郵便局旁的KINEEL洋菓子工房買甜點】

 

raw-image

【木屋町通島津創業紀念資料館、角倉了以邸跡附近行道樹白花怒放,令人驚喜。】

 

raw-image

【木屋町通島津創業紀念資料館、角倉了以邸跡附近行道樹白花怒放。】

 

raw-image

【木屋町通島津創業紀念資料館、角倉了以邸跡附近行道樹白花怒放。】

 


【木屋町通行道樹白花怒放,將含苞少放的櫻比了下去。】

avatar-img
19會員
1.8K內容數
自幼愛讀詩寫詩,甚至夢想以此為職志,經過為五斗米折腰的哀樂壯、中年,早已放下「不切實際」,但舊情難忘,老來得暇,重拾詩筆,漫寫生命中的吉光片羽,自娛而已。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外有些城市,會讓人一來再來,每次來都有新的體驗及收穫。像是日本的京都,有十多個世界文化遺產,滿滿的歷史古蹟並蘊育出獨特的文化,不同的季節來,都能有不同的風貌。每年無數的遊客,為了美食、文化、寺廟、或是景色到此,京都絕對是日本少數幾個百去不厭的地方。
Thumbnail
金閣寺,又稱鹿苑寺,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想更了解詳細的京都金閣寺的實際經驗,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金閣寺文章。 這座三層建築外觀覆蓋著純金箔,無論晴雨雪霧,都顯得格外壯麗。春日裡,櫻花環繞的金閣寺倒映在鏡湖池中,營造出夢幻的氛圍;秋日則被紅葉包圍,景色如畫,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Thumbnail
想更了解詳細的京都西芳寺的實際經驗,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西芳寺文章。 主殿的歷史與參觀須知 建於14世紀的西芳寺主殿,是寺廟的核心建築,參觀者需先前往此處。遊客需在主殿內抄寫延命十句觀音經,才能在花園內自由遊覽約90分鐘。請注意,主殿內禁止穿鞋和拍照,應靜心書寫,享受與自己的對話時光
Thumbnail
脫下鞋子,悄然穿行木造迴廊,坐在面朝白砂庭園的台階上,我們暫時卸下旅行時間,嘗試放空自己,細細觀看白砂上迴旋有致,富於韻律的波紋。 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百聞不如一見,沒想到親身造訪後,才發現這ㄧ座長方形庭院,並不是僅用肉眼可以看出所以然。 庭園裡,五堆平凡無奇的石塊,由幾世紀前的無名造園師,
Thumbnail
愛宕念佛寺位於京都靜謐的嵐山地區。這座寺廟最早建於 8 世紀,但不幸被洪水摧毀。1922 年,為了保存寺廟,正殿和大門被移到了現在的位置。今天,愛宕念佛寺因它擁有的 1200 尊羅漢像而聞名,這些羅漢像代表了佛陀的弟子。
Thumbnail
「金閣寺」 - 三島由紀夫 五月初還在日本打工換宿時,趁著連休空檔去了趟京都2天。想説去朝聖參拜金閣寺,決定在把之前一直沒看完的小說繼續拜讀。 金閣寺又叫作鹿苑寺,70多年前曾被見習僧人燒毀過,三島先生因這真實事件發生而創作成知名小說「金閣寺」。小說中細緻地描寫主角為了擺脫金閣的美,必須
Thumbnail
韓國釜山東龍宮寺是韓國最著名的寺廟之一,以其美麗的海景和獨特的建築而聞名。寺廟建於1376年,位於釜山東海岸,依山傍海,景色優美。 海東龍宮寺最著名的景點包括:海水觀音大佛:一尊高17米的觀音菩薩像,矗立在海邊,是寺廟的標誌性建築。龍門橋:一座跨越海面的橋樑,是通往寺廟的入口。日出巖:位於寺廟的最
Thumbnail
從安東初等學校前公車亭搭乘55號或354號公車在泥川洞石佛像站下車,下車後會先看到蓮美寺(연미사又譯為燕尾寺)的立牌,於新羅女王時期所創建,原為僧侶休憩的地方,其附近的地形因似燕子的喙,故稱燕子院(제비원),對面的公車亭是待會回程時要搭公車的地方, 無人販售的香、黃白香蠟燭、蓮花蠟燭、供養米區,將
Thumbnail
三十三間堂,就在國立京都博物館的旁邊,從清水寺走下來也就20分鐘。 三十三間堂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本堂」,是當年平清盛為已經出家的後白河上皇所修建的。 本堂內供奉著1,001尊千手觀音佛像,金碧輝煌的千體佛像,沿兩側整齊一字排開,場面蔚為壯觀。
Thumbnail
犬山城,位於日本愛知縣的犬山市。雖然現存的建築物只有天守,但此天守卻是日本江戶時代建造的12座現今還存在的天守中,最古老的一座。而犬山城天守也被指定為國寶的5座天守之一,另四座則位於姬路城、松本城、彥根城和松江城。 當時規劃名古屋行程時,不想只待在市區,畢竟我是個喜歡鄉村勝於大都市的旅行者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國外有些城市,會讓人一來再來,每次來都有新的體驗及收穫。像是日本的京都,有十多個世界文化遺產,滿滿的歷史古蹟並蘊育出獨特的文化,不同的季節來,都能有不同的風貌。每年無數的遊客,為了美食、文化、寺廟、或是景色到此,京都絕對是日本少數幾個百去不厭的地方。
Thumbnail
金閣寺,又稱鹿苑寺,是京都最具代表性的景點之一。 想更了解詳細的京都金閣寺的實際經驗,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金閣寺文章。 這座三層建築外觀覆蓋著純金箔,無論晴雨雪霧,都顯得格外壯麗。春日裡,櫻花環繞的金閣寺倒映在鏡湖池中,營造出夢幻的氛圍;秋日則被紅葉包圍,景色如畫,是攝影愛好者的天堂。
Thumbnail
想更了解詳細的京都西芳寺的實際經驗,歡迎點擊到一杯三十閱讀完整的西芳寺文章。 主殿的歷史與參觀須知 建於14世紀的西芳寺主殿,是寺廟的核心建築,參觀者需先前往此處。遊客需在主殿內抄寫延命十句觀音經,才能在花園內自由遊覽約90分鐘。請注意,主殿內禁止穿鞋和拍照,應靜心書寫,享受與自己的對話時光
Thumbnail
脫下鞋子,悄然穿行木造迴廊,坐在面朝白砂庭園的台階上,我們暫時卸下旅行時間,嘗試放空自己,細細觀看白砂上迴旋有致,富於韻律的波紋。 京都龍安寺的枯山水庭園,百聞不如一見,沒想到親身造訪後,才發現這ㄧ座長方形庭院,並不是僅用肉眼可以看出所以然。 庭園裡,五堆平凡無奇的石塊,由幾世紀前的無名造園師,
Thumbnail
愛宕念佛寺位於京都靜謐的嵐山地區。這座寺廟最早建於 8 世紀,但不幸被洪水摧毀。1922 年,為了保存寺廟,正殿和大門被移到了現在的位置。今天,愛宕念佛寺因它擁有的 1200 尊羅漢像而聞名,這些羅漢像代表了佛陀的弟子。
Thumbnail
「金閣寺」 - 三島由紀夫 五月初還在日本打工換宿時,趁著連休空檔去了趟京都2天。想説去朝聖參拜金閣寺,決定在把之前一直沒看完的小說繼續拜讀。 金閣寺又叫作鹿苑寺,70多年前曾被見習僧人燒毀過,三島先生因這真實事件發生而創作成知名小說「金閣寺」。小說中細緻地描寫主角為了擺脫金閣的美,必須
Thumbnail
韓國釜山東龍宮寺是韓國最著名的寺廟之一,以其美麗的海景和獨特的建築而聞名。寺廟建於1376年,位於釜山東海岸,依山傍海,景色優美。 海東龍宮寺最著名的景點包括:海水觀音大佛:一尊高17米的觀音菩薩像,矗立在海邊,是寺廟的標誌性建築。龍門橋:一座跨越海面的橋樑,是通往寺廟的入口。日出巖:位於寺廟的最
Thumbnail
從安東初等學校前公車亭搭乘55號或354號公車在泥川洞石佛像站下車,下車後會先看到蓮美寺(연미사又譯為燕尾寺)的立牌,於新羅女王時期所創建,原為僧侶休憩的地方,其附近的地形因似燕子的喙,故稱燕子院(제비원),對面的公車亭是待會回程時要搭公車的地方, 無人販售的香、黃白香蠟燭、蓮花蠟燭、供養米區,將
Thumbnail
三十三間堂,就在國立京都博物館的旁邊,從清水寺走下來也就20分鐘。 三十三間堂正式名稱為「蓮華王院本堂」,是當年平清盛為已經出家的後白河上皇所修建的。 本堂內供奉著1,001尊千手觀音佛像,金碧輝煌的千體佛像,沿兩側整齊一字排開,場面蔚為壯觀。
Thumbnail
犬山城,位於日本愛知縣的犬山市。雖然現存的建築物只有天守,但此天守卻是日本江戶時代建造的12座現今還存在的天守中,最古老的一座。而犬山城天守也被指定為國寶的5座天守之一,另四座則位於姬路城、松本城、彥根城和松江城。 當時規劃名古屋行程時,不想只待在市區,畢竟我是個喜歡鄉村勝於大都市的旅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