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價切糕「後遺癥」有多嚴重?現已明碼標價,也無人問津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天價切糕「後遺癥」有多嚴重?現已明碼標價,也無人問津
當我們去到一個陌生的地方旅遊,除了要欣賞美麗風景,也希望能夠品嘗當地的特色美食,這才算是切實的了解到了這座城市的美食文化。
但是總有一些旅遊城市有著天價美食,就比如說新疆的切糕,價格就高的驚人。
而要說起天價切糕的「後遺癥」到底有多嚴重,小編只能說,現在雖然已明碼標價,卻也無人問津了,因為實在太坑人了!
一、天價切糕
切糕是新疆當地的一種特色美食,剛開始大眾對他的了解也是比較片面的,只知道它是使用幹果蜜餞所製作的一種糕點,因為其使用的各類材料都是當地生產的,所以質量是很有保證的。
不過當時大眾對切糕的價格了解甚少,直到2012年一場天價切糕事件,才讓切糕的價格擺在了公眾的面前。
據了解,買賣雙方因為切糕的價格爭執不下,牽扯到的資金達到16萬,這就讓廣大民眾感到不敢相信。
這份16萬的切糕並不是在新疆當地售賣的,而是在湖南省,在當時想要購買一份特色小吃,價格一般都是在十幾元,即便是購買一份昂貴的食物,花費50元也差不多了,但萬萬沒想到一份切糕竟然賣出了16萬。
這位消費者當時對切糕也是充滿了好奇,但是之前沒有接觸過切糕,所以並不了解切糕的價格。
但切糕老板明確表示,切下的切糕是不能退還的,切多少買多少,沒想到切下的這塊切糕價格竟然高得驚人。
買家和賣家因為切糕的價格爭執不下,從口角之爭上演到了大打出手,最終這位買家給老板賠償了15.2萬元。
但再加上後期治療所花費的醫藥費等一系列資金,總共支出的金額一度飆升到了20萬元。
當這件事情被曝光在網絡上以後,廣大網友們都表示不敢相信,原本以為像切糕這樣的甜品,最多只需花費幾十元就夠了,沒想到竟然奔著以「萬」為單位去了。
日後如果自己去旅遊,都絕對不敢再購買切糕了。
當然也有一部分網友不信邪,在他們看來,只要自己讓商家少切一點切糕,那麽價格就不會太昂貴。
然而後期這些網友也全都被打了臉,他們發現,當自己向商家要求少切一點的時候,對方總會出現誤切的情況,這塊糕點越切越大,切下的部分還必須要由消費者買走。
二、無人問津的切糕
不管是昂貴的切糕價格還是商家的誤切操作,都讓廣大消費者覺得無福消受。
由於這樣的情況愈演愈烈,民眾就給切糕冠上了「富貴糕」的稱號,甚至還誇張的表示:一刀下去有人破產,兩刀下去就連馬雲都要崩潰,三刀下去比爾蓋茨都接受不了。
雖然網友的這番調侃帶有著戲謔的意味,但也表現出了一些社會現狀,切糕昂貴的價格的確是普通消費者承擔不起的。
當下廣大民眾對切糕就抱有了敬而遠之的態度,即便是前往新疆本地旅遊,也不願意購買切糕。
眼看著切糕的生意越做越差,很多經營切糕的小攤販們也是非常的無奈,之前還有外地人抱著新品嘗鮮的態度來購買切糕,但現在大眾都不會輕易嘗試了。
這些小攤販們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讓顧客們嘗一嘗,免費品嘗不花錢,嘗對了再購買。
通過這樣的營銷方式,就可以看出這些小攤販們也是非常迫切的,希望能夠調動起大家的購買欲望,然而效果卻並不是很理想,大眾仍然不相信切糕,生怕自己因為切糕而破產。
後期又有不少售賣切糕的商家,在店鋪上標註好了切糕的價格,這就不存在隱瞞的情況了,也算是完全坦誠的面對消費者。
雖說商家已做到了明碼標價,然而銷售情況依然是停滯不前,可見想要挽回廣大消費者也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情。
切糕商家現在都很無奈,表示生意是一天比一天難做,自己都準備轉業了,如果大家都不願意售賣切糕,那麽製作切糕的手藝就有可能會丟失,這也是非常遺憾的。
不過這也並不能怪廣大消費者,畢竟之前消費者們對切糕也是充滿喜愛的,都是因為不良商家從中作梗才導致了如今的局面。
售賣切糕的從業者們如果想要重新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可以嘗試著從線上進行售賣,通過直播帶貨或者是開設網店的方式,達到提高銷量的目的,或許能夠得到不一樣的結果。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會員
1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