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舉內容
隨緣心境,積極與從容

2023/05/14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我對人生的真理百思不得其解時,總是能夠巧遇善知識分享他們的生命體悟,然後,又在閱讀智者的文章中,我的困惑慢慢地,就會在我心頭解開了。
關於隨緣,因此有了更加清晰的觀念。
不知名的花/拍攝
我明白因緣對於人生的影響很大,但是傳統觀念總是告訴我們因緣是命定的,是無法改變的,充滿著無奈與痛苦,只能默默承受,或是放任不管。
然而,經過多日來的思維,我感到佛法的積極樂觀,與莊子的自在逍遙,都是透過自我覺察及身體力行,才能日漸積累而得以形成的性格養成,在這樣的性格轉變中,所有的一切因緣,也在不斷變化中。所以,因緣是可以改變的,但是需要智慧。
加措仁波切《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這本書,裡面就談到隨緣,講到因緣,也反駁一般人對於隨緣的錯解。
事實上,在我接觸佛法和《莊子》之後,我變得更加樂觀與平靜,因此,我開始思考是什麼原因,讓人誤以為佛教和《莊子》是消極,而且是宿命的,認為因緣一切天註定的錯誤觀念,卻不求甚解這個緣,到底真正的意思是什麼呢?
關於緣,加措仁波切是這麼說的:
緣,首先是盡人事,然後才聽天命,一切成敗的關鍵,在於自身的奮鬥和努力。面對不成熟的東西,不要輕舉妄動,更不可以強行為之,否則就會適得其反。
而當機會成熟時,就應該緊緊抓住,奮發圖強,一切成功就會水到渠成。
隨緣不是逃避的藉口,而是要以「入世」的積極心態去努力追求,刻苦耕耘,以「出世」的從容心態去面對收穫,做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淡泊,收穫清靜,收穫本心,這才是隨緣的真正境界。
由此可見,我們通常都是說觀因緣,只要因緣俱足,萬事俱備,便成功在望。
又說:
有些人逃避生活,迴避人生,所用的藉口千篇一律總是隨緣,這是對因緣的錯解,甚至可以說是無知。佛說隨緣,其實是依法而存。
隨緣從來就不是放棄追求,也不是什麼都不做而隨波逐流,希求隨遇而安。緣的本質是不由前定,難以預知。隨緣是需要人以主動積極的態度直覺感知,以智慧的眼光和頑強的毅力,竭盡所能,促成因緣,絕非僅是守株待兔。
後來,我才想到,宿命是來自民間信仰,是古老社會對未知的恐懼,所產生的不可抗拒的命定之說,以為有個主宰者而被控制的思想。西方的君權神授就是典型的代表,是放棄自己的主宰權,就相信那個救世主,或至高無上的國王等等。
一旦,我們能夠認清這個事實,那麼,我們便能重新認識因緣的意義,以及到底隨緣的真正意涵是什麼。
我們的人生就能看清因緣,做出最佳的判斷,在最好的時機,得到最好的結果。
隨緣,常常被一些人理解為不需要有所作為,聽天由命,由此也成為逃避問題和困難的理由。殊不知,隨緣不是放棄追求,而是讓人以豁達的心態去面對生活。
隨緣是一種智慧,可以讓人在狂熱的環境中,依然擁有恬靜的心態,冷靜的頭腦。緣,需要很多條件才能成立,惟有隨順因緣,不違背真理,這才叫隨緣。
因此,人生是充滿希望的,以積極向上的努力,去成就自己的事業,但能以淡然處之的心態,去接受成敗的結果。而這需要靠生活歷練的智慧,來應對人生諸多的名利誘惑,這才是隨順因緣。
而透過這樣的生命歷練,便能讓自己培養深厚的內涵,提升自己的心靈層次,在這個世間行走,以積極投入與從容應對的隨緣心境,收放自如,平和安定,真正享受生命的豐美與寧靜。
如果跟我一樣,喜歡探索人生的真理,追尋生命的價值,提升內在的智慧,過一個簡單幸福的恬淡生活,成為一個自在逍遙,心靈自由的人,歡迎加入我的沙龍 「跟莊子愛養己心」,成為會員,一起成長。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Rosemary
Rosemary
重生,重建新的思路,重新活出自己。以莊子的愛養己心,強化己心,為一生的核心價值,做到返照自身,心境轉換,學習保持安定之心與輕靈之身的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大樹無用 的其他內容
敏感體質,養身,不如養心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客運司機的話>說給你聽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太累了,就好好睡個覺吧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巧遇國中老同學,真摯的情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哪個是我>說給你聽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你可能也想看
領取見面禮
只要設定追蹤作者,即可享有 48小時
Premium 閱讀權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