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清宮劇騙了,這才是真實的清朝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別被清宮劇騙了,這才是真實的清朝
一張照片,一段歷史。1894年一位英國女子最著名的女旅行家——伊莎貝拉·伯德(Isabella Bird),她幾乎遊遍了大半個中國,伊莎貝拉·伯德分三次來到中國旅遊,拍攝近現代的清末年間的照片。
沈陽德勝門,建於公元1627~1631年,今人看古人,角度,思想不同了。老照片反映的當時社會現實,我們設身處地去換位思考,當年他們的眼中,那就是最好的。就像我們現在回憶我們小時候的影像,感受不同的。
推著獨輪車的中年男子,看到很多清朝的照片,裏面的老百姓沒有什麽精氣神,一個個眼神很空洞
漢口巡捕房的捕快,中間三位來自英屬印度的錫克人,三個印度摩羅差比清兵勇還精神,印度人都穿皮鞋了,我們還是布鞋,清兵的衣服起碼四個超大號,都不合身。
小腳推石碾婆媳,中國的裹足、歐洲的束腰、非洲割禮、項圈、唇盤都是對人身體的摧殘,一種殘缺美,現在來看沒有哪個是美的...其實都不美。自然原生態最美了。我也喜歡自然美,無論原生態還是人造美,關鍵還是得自然,符合人的本能審美情趣。
漁民家庭。清朝「典型的」漁民家庭過著什麽樣的生活呢?我們七零後小時候衣服都是補丁,爺爺奶奶輩衣服補了又補,爺爺說過地主家的孩子穿衣服都是藍布多,貧苦農民可以想象一下,電視劇那些花花綠綠的就算了,拍來看過過癮的
這是清末老北京皇城大清門。1894屬晚清,已經沒落了,大清三百多年,之前可是鼎盛的大清。建築很精美,可以看山早期的富強,富有。風止塵落留舊痕,客歸驛站短消魂。 年華伴春付流水,空載落花無盡悔。
這是富貴家庭乘坐的馬車,也是很古樸的交通工具,當時的木輪的馬車是否需要防震措施嗎?
四人擡轎,轎夫的人數是官員級別大小的標誌,在清朝只有在京城的三品大員以上的人才能享受四人擡的轎子,其它官員是二人擡的轎子。可以看得出圖片中的官員級別不小。而且轎子也沒有宮鬥劇和電視劇中轎子那麽大寬敞和豪華。
清朝的妃子,沒有美顏沒有整容,一種是政治聯姻,古代講的是門當戶對,妃子都是高官或者是貴族的女子,所以長的醜是正常的,因為妃子不是選美選出來的。這時候相貌不是最重要的,五官端正就行,要的是安撫或者聯合,另一種是皇帝自己選的,才貌肯定有水準,但地位不及前者。
男子馱著一名少女走在大街上,女子是「妓女」,男子是「龜公」。這麽小的孩子,在舊社會也是窮人家的無奈,那個時候大部分應該都是無奈,
真實的清朝官員出行是這樣的。小轎子坐裏面可夠憋屈的。不要再被電視劇騙了,鳴鑼開道的人鏡頭其實並不存在,三品官出行,並沒有開道的。
看後心酸落淚,那個年代中國人生活簡直是貧窮如洗,饑寒交迫。,看看現在真幸福,
一張讓人感覺荒誕不經的老照片。胸口悶痛放血療法,荒誕的做法,
真實的清朝集市老照片,看這些人的穿著打扮,清朝的百姓真實狀態,清宮劇集,多是寫帝王將相,王爺王妃,那有寫下層的勞苦百姓。
清朝末年,一隊清朝兵勇的留影。少許的火槍,還有一部分人用的冷兵器,在西方工業革命時期,清朝居然還在用冷兵器真是落後
一個大家庭的女兒和她的兩個丫鬟,從衣著就可以看出身份和地位的差距,丫鬟還光著腳,古時有雲:人分三六九等,
清朝時期一張兵勇的老照片,感到這個可能更真實一些。電視劇裏面的清朝兵勇
清朝末期結婚老照片,這個新娘居然腦袋上扣了一個框,這個有點不可思議,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1會員
1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