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書手L | 逆轉效應 | 放手一搏的勇氣

2023/05/29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作者|William Silber 譯者|方淑惠、林佩蓉 出版|采實文化
在我們的人生中,每天都在做著大大小小的各種選擇。
小到今天晚餐要吃什麼,大到是否該離職選擇更好的職涯,許許多多的選擇造就了現在的自己。
在這樣的過程中,有些人選擇保守中庸、有些人則大膽狂野。
有時,過於謹慎可能成不了大事,但太過大膽又可能全盤皆輸,究竟何時該選擇放手一搏,我想是很多人很難事先判斷的。
而這本【逆轉效應】則將藉由一系列關於放手一搏的實際故事,引導我們如何做出正確的決策。

本書由紐約大學商學院教授William Silber所寫,曾經擔任過證交所交易員、也擔任過美國總統和許多大公司諮詢顧問的他,在職業的生涯中曾目睹過無數次透過放手一搏的事蹟。
透過分析與研究這些案例,他將試圖理解這些故事背後的的可能成因,梳理為何有些人選擇冒險後能夠迎來逆轉的勝利,有些人則在放手一搏後失去一切。
透過大量有趣的故事,就讓William娓娓道來。

無所顧忌時的奇蹟

我們什麼時候會選擇大膽冒險的舉動?
在正常情況下,當我們還有退路或其他保守選擇時,多數的人其實都不會貿然選擇有著巨大風險的行動。
但當報酬與風險的比例逐漸失衡時,也就是當我們沒有任何東西好失去時,冒險的舉動便會越來越有吸引力。
在書中,作者很巧妙地將銀行結構式商品,也就是「連動債」中的「下檔保護」機制套用到了我們做出高風險行為的情況裡。
一般來說,連動債商品中所稱的下檔保護,主要是確保在一個特定的風險波動範圍內,投資人可以保護本金完整性的一種保護機制。
只要在面對風險還有足夠的空間時,人們往往有著較多選擇,因此會偏向較為保守的行動和選擇。
然而當下檔空間一再被擠壓,當損失和報酬的比例越來越不對稱,高報酬的誘惑便會激發出較為激進和冒險的決策。
而直到我們真的沒有什麼可以再失去的時候,無所顧忌的心態便會爆發,變成了義無反顧的行動。

孤注一擲的結果並非總是好的

書中強調,我們會在沒有退路時做出平常不會做出的選擇,但這並不代表這些選擇都會是正確的,也不一定都能帶來決定性的改變。
書中藉由大量故事的正反例子來說明大膽冒險可能帶來的成功和失敗。
而事實是,多數的時候孤注一擲並不會帶來正面的結果,比起電影情節般的逆轉,更多的是以失敗收場的案例。
其中書中提到的一個例子,作者談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時德國在一次次戰敗中,逐漸走向極端化的過程。
當某個小鬍子為了個人的榮耀孤注一擲決定發動最後的逆襲時,最後付出的代價卻是軍人與平民的平白犧牲。
而這樣不惜一切代價所發動的逆襲,最終成為壓垮帝國的最後一根稻草。

放膽去做是一種態度

「藉著『奮力一搏』成功扭轉情勢的機率原本就很低,有為數更多的敗績在史冊上蒙塵而不為人知。」
明明逆轉勝在政界、戰爭、商場上成功奏效的案例寥寥無幾,但為何還是有這麼多人不懼怕失敗的一再嘗試?
作者在書末其時並未給出一個明確的答案,但他藉由網球女將大威廉斯在2014年於頹勢中闖入溫網第三輪的一席話做出了表態。
「想要有所保留並不是正確的心態。你必須大步向前,豁出一切,然後瀟灑應戰。」
逆風雖然強勁,但唯有勇敢前進,勝利才會發生。
制勝之道,也莫過於此

小結

透過大量真實故事,作者William在書中以許多民運人士、運動人物、政治人物以及商場大亨的實際案例,將放手一搏的過程與結果呈現在我們面前。
透過這些真實例子,梳理出我再們面對風險與決策時該擁有的心態與原則。
整本書其實就像一本內容超級廣泛的故事書,帶領讀者一起認識這些在絕境中孤注一擲的故事。
其實在閱讀的當下,我真的很難判斷這本書到底是希望我們多多嘗試放手一搏、還是希望我們不要太高估放手一搏帶來的效益。
大量正反面的例子反覆交疊,讓人很難猜透作者的真實意涵。
但也許就像是現實人生,我們可能永遠無法知道大膽冒險後得到的是美好的結果還是更大的代價。
而很多時候,接受風險並保有勇敢向前的心態,才是真正的致勝關鍵吧!
「抱持著放手一搏的態度……但要有心理準備,前方並非平坦的大道,因為要成功不只憑手氣佳、運氣好。」
整本書並不長,很多小故事讀起來也不會太過單調,很適合所有人來閱讀,推薦給你。

追蹤其它平台
記錄心得為主,爾偶推推書、寫寫文。 主觀意見偏多,文學無雷。 目標是打造一座圖書館。 若你也愛讀書,希望這裡有你需要的文字。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