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從 2020 夏季買入根基 ( 2546 ),持續地買到了 2022 夏季成為第一大持股,至今一張都沒賣 ( 只有設定股票出借 )。
股價方面,根基屬於「慢漲股」,最近一次漲幅是 2022 十月底至今的 60%,如下圖。我是邊買邊研究,隨著研究拉長熟悉度提高後資金都買完了起漲,從時間序列來看可說傻人有傻福。
現在這個時候談賣出比較適合,談到賣出,「估值」是重要角色,因為估得不準或賣太早可能錯失後面的獲利,那麼好不容易低價買進或平價買進歷經除權息數次後的等待,就可惜了。
昨天與同樣投資營造股的朋友聊到德昌 ( 5511 ) 與根基的大漲,他持有的是德昌。我們獲利都不錯,當然他比我好很多,德昌漲幅已經超過 100%,根基大約 60%,更早前我們也聊到「估值」的問題。
本文就是要談「估值」。
★ 相關文章:
- 根基大跌怎麼了?五點觀察|寫在財報分析之前 ( 公開文+熱門文+聯合新聞網刊登 )
- 紙上富貴?聊聊被動投資與主動投資的取捨|回溯存股 10 年的結果,0050、0056 VS 根基 ( 公開文+熱門文+商周財富網刊登 )
- 股價上漲 42% 後回頭問:根基 ( 2546 ) 是一家什麼樣的公司 ( 1 ) ( 公開文 )
- 提高資本額是為了這些商機?|根基 2023Q1 財報分析 ( 4 ) ( 公開文 )
可能有些人覺得根基漲到頂了,我一直在思考估值問題,與朋友私訊聊「淨值」後,我聯想到「股價淨值比河流圖」。下面是根基的股價淨值比河流圖,來自
財報狗。
- 基礎設定是「股價淨值比」:簡稱 PB 或 PBR,是指公司最新股價與淨值的倍數,是用來判斷股價合理與否的指標 ( 註:淨值是股東權益,即總資產減掉總負債,是會計帳上的價值 )。
- 資料截止日:2023/6/5,根基淨值為 37.4 元 ( 23Q1 ),收盤 71.4 元,所以股價淨值比為「1.91 倍」( 71.4 / 37.4 )。
- 除了最新股價,其他股價均指月均價。
- 河流圖設定 6 個倍數,最低 1.03 倍最高 1.94 倍,產生 5 個級距,目前股價 71.4 元即將觸及上緣 1.94 倍,是最近「5 年高點」。
- 按照河流圖的邏輯,現在是高點預期報酬率低,所以應該賣出!
理論上應該賣出,但實際上呢?
先回頭看上一次的股價觸及河流圖上緣,時間為 2020H2、股價約 50 元,即上圖小黑圈,當時如果賣出,除了一年半後股價又創高點 57 元 ( 如上圖兩箭頭所指範圍 )、又經過一年多的現在股價 71.4 元再次觸及河流圖上緣。
也就是說,在第一次觸及上緣後賣出的人,事後如果沒買回,將錯過後面的獲利,這 2.67 年的獲利約 42.8% ( 71.4 / 50,不含權息 )。
當然,我們現在是看圖說故事,比較沒感覺,那麼請把前面的圖忘掉,直接看下一張圖,期間是 2018~2020H2。
以下是深入分析,為 Premium 付費專屬。Premium 是方格子全站綜合訂閱,一般讀者夥伴可以免費閱讀本文二分之一,如有興趣歡迎
訂閱收看全文 (
介紹 ),
首月 1 元。如果你是會員,歡迎收看我近期文章:
- Q1 EPS 衰退逾 6 成主要是業外所致,再來呢?|中鼎 ( 9933 ) 2023/5/9 法說會 Q&A
- EPS 年減 83% 主因去年基期高+大股東還在賣,未來呢?|欣陸 5/11 法說會摘要及 23Q1 財報分析 (2)
- 根基今年如果營收不如預期,其中一個原因是「這個」
- 更新達麗 ( 6177 ) 建案施工進度與銷售率,4/7 公司這樣回復 ( 含實價登錄查詢 )
- 奪焚化爐大單後的欣陸 (3703),業務四跨廢棄物處理、港口工程、公辦都更、商辦|2023/3/13法說會重點含Q&A
- 這則新聞似乎不妙!我怎樣解讀新聞〈缺工+成本高檔 營造廠今年挑戰多〉
- 根基 ( 2546 ) 的弔詭之處
OOOOOOO
OOOOOOO
OOOOOOO
▍歡迎追蹤承熙!
▍如果覺得本文寫得好,可以小額贊助喲!
▍更歡迎訂閱《承熙的個股觀察SOP》( 內含 4 篇試閱,訂閱每月 80 元 / 每季 225 元 / 每年 888 元 )
▍還沒追蹤承熙的個人臉書嗎?在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