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熙 2023Q2 安心投資定期報|用兩點檢視投資是否安心

2023/07/03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 文內如有投資理財相關經驗、知識、資訊等內容,皆為創作者個人分享行為。
  • 有價證券、指數與衍生性商品之數據資料,僅供輔助說明之用,不代表創作者投資決策之推介及建議。
  • 閱讀同時,請審慎思考自身條件及自我決策,並應有為決策負責之事前認知。
  • 方格子希望您能從這些分享內容汲取投資養份,養成獨立思考的能力、判斷、行動,成就最適合您的投資理財模式。
本文是我 2023Q2 安心投資定期報,是訂閱專屬,一般讀者夥伴可以免費閱讀一半。我的投資很簡單,關注的個股不多,適合懶人投資;持股以營造 ( 廠 ) 股和營建 ( 商 ) 股為主,這兩種是我認為追蹤起來最輕鬆、最能安心的投資。花的時間不多,以安心持有為原則,所以叫「安心投資」,有興趣者歡迎訂閱後完整收看,每月 80 元,長期訂閱更優惠。

★ 最近的訂閱文公開試閱:

  1. 承熙 2023/6/9 投資週報|5 月營收看法,營造股的春天!
  2. 5/12 大跌後還會繼續跌嗎?|根基 2023Q1 財報分析 ( 1 ) ( 2023/5/14 )
我透過一季一次的安心投資定期報進行檢視,檢視過去的投資是否達成兩件事:
  • 這筆投資讓我感到煩惱嗎?
  • 這筆投資讓我覺得幸福嗎?
本文會按照以上兩點進行第二季操作個股的檢視,希望給大家不一樣的感受。在開始前先分享以下 3 個觀念,跟大家切磋一下,我不一定對,麻煩留言談談你的看法。

對帳單

6 月我台股沒有買賣操作,4~5 月請參考先前的月報。

集中投資與分散投資

我自己是偏向集中投資的,大約 8 成集中單一個股,也就是根基 ( 2546 ),至於原因下一段會詳談,這裡只說集中與分散的各自好壞。
我認為集中投資分散投資沒有對錯問題,只有適不適合的問題。
都說集中投資風險高,如果單一公司出事投資本金可能毀於一旦,好比根基哪天如果爆出經營弊案或重大利空導致連續大跌,我能及時賣出 ( 鎖住獲利或規避虧損 ) 嗎?這是集中投資的壞處。因為我每天都能看盤與操作,即便出現剛剛講的風險,我可以迅速發現並賣出躲過危機,當然這是我的情形,別人不一定,所以說是「適不適合」的問題。
而如果持股公司沒發生剛剛說的經營弊案或重大利空、經營績效持續穩定成長,那我就選擇加碼、續抱或停利盡量讓投報率變大,這是集中的好處。以根基為例,截至 6/29 我持有 2.75 年累積投報率含權息約 67%、年化約 24%,集中投資只有這樣的績效主要是分批進場的緣故,如果一次買足,投報率會更高。
再來是分散投資,它的好壞剛好與集中投資顛倒,好處是因為把雞蛋放在好幾個籃子裡面,分散了摔破的風險,用剛剛的例子就是即使有一家公司發生經營弊案或重大利空,我們還有其他家公司股票。但是,有辦法顧好這些籃子嗎?顧好籃子需要的是能力與時間等因素,都有具備嗎?還是單純為了分散而分散?這是我考慮的。
集中與分散也可能是動態的,以根基為例,假如今年像去年一樣除權息前連續兩周上漲達到我停利點 ( 如下圖 ),部分賣出後我的集中情形會稀釋。動態的原因除了停利,換股操作或賣股變現都是,換股操作例如發現比根基還棒的公司與機會 ( 雖然我還沒發現 )。
來源 Goodinfo
簡單地說,如果要追求極大化報酬就集中投資,但問題是獲利背後的風險是否願意承受;而如果目標沒有大到想要極大化報酬,想要的是比大盤好一些的報酬,分散投資則是不錯的選擇,至於要分散為多少支,看個人。

投資的功課

前面提到我會集中投資原因便是有做「投資的功課」。這裡講的功課是指「基本面」,也就是專研 (1) 總體經濟 (2) 產業和 (3) 個別公司,至於技術面籌碼面那些比較次要。( 可參考〈什麼是基本面 ?〉) 以根基為例,我對總體經濟沒轍、對營建產業稍有留意、而對根基個別公司則是力求 100% 了解,畢竟押了 8 成資金得好好對待。
有做投資功課與集中投資的關係是,做了大量功課後對個股必定很熟悉,那麼就敢壓比較多的資金,或者說是勝率高。我會不會是因為股價上漲所以重壓根基呢?
我最後一次買進根基是 2022 九月,而根基是從十月啟動明顯上漲 ( 截至 6/30 漲幅約 60% );此外,我最晚在 2020 十月就開始寫根基文〈如何評估個股適不適合長期投資?以營造股的根基(2546) 為例〉,至今可能 100 篇,當時寫那篇公開文是剛買進根基,而隨著功課 ( 文章 ) 越做越多、資金也持續轉入,最後變成第一大持股。
簡單地說,熟悉的才敢接觸,股票投資也是,越熟悉越敢買、越敢加碼、越敢續抱、一直到停利,讓投報率極大化。根基對我而言,只差停利。

關於耐心

這點與上一點連動。我們把辛苦賺的錢買進股票,期望上漲 ( 或下跌 ) 賺取價差,或是長期持有領取股利。不論是哪一種,都需要耐心。
耐心也與投資人「個人」有關。有人買進就希望一周內甚至當天就大漲,沒大漲就開始滿世界懷疑;也有人買進可以等待一季、半年甚至一年以上,沒大漲就領股利,不覺得哪裡不好。每個人的耐心程度不同。
此外,人有個性,股票也有個性,即「股性」。有的股票經年不漲,只在除權息或特定時間動一下;有的股票上下震盪激烈,適合短線;有的股票短期看是持平,但拉長後是穩定上漲趨勢,適合長投;當然也有江河日下一去不復回者,通常是夕陽產業或個別公司出狀況。
至於耐心與做功課的連動,以一個簡單舉例說明。假設我們把 100 萬平均投入 A B C D E 五支股票,都採基本面研究,做的功課也一樣。經過一個月,這五支漲跌不一,這時你發現有一支例如 A 漲得特別好,於是花更多時間專研 A,然後對它比對其他 4 家更有信心、也更有耐心,甚至還加碼。這便是有沒有做功課的差別,先不說勝敗如何,但有做功課自然耐心會多一些。
我常提醒自己,股市最大敵人不是所投資的公司或股價或是其他投資人,而是自己。我希望每次的投資不論賺賠都能讓自己進步,因為還要繼續投資,必須成長才能經歷後面的考驗 ( 試想金融海嘯多久沒來了 )。
耐心是一種信心,是一種「確信」,也就是你相信什麼並且它會存在或實現。你認為某支股票全年 EPS 會達到 5 元、預計市場給的本益比是 10 倍但現在只有 8 倍,於是你買進;你認為某支股票明年會像今年一樣 75% 的盈餘分配而計算出未來殖利率,覺得划算所以買進或續抱。這兩種情形,都需要確信與耐心。我覺得這是種修練。
以下是我第二季操作的各股回顧,包含目前看法,會以前面說的「這筆投資讓我感到煩惱嗎?」和「這筆投資讓我覺得幸福嗎?」進行檢視,是訂閱專屬部分,你可以看過開頭說的試閱文,再決定要不要訂閱,謝謝。

大樹 6469

這筆投資讓我感到煩惱嗎?

OOOOOOO。

這筆投資讓我覺得幸福嗎?

OOOOOOO。

達麗 6177

這筆投資讓我感到煩惱嗎?

OOOOOOO。
OOOOOOO。

這筆投資讓我覺得幸福嗎?

OOOOOOO。

中鼎 9933

這筆投資讓我感到煩惱嗎?

OOOOOOO。

這筆投資讓我覺得幸福嗎?

OOOOOOO。

台積電 2330

這筆投資讓我感到煩惱嗎?

OOOOOOO。

這筆投資讓我覺得幸福嗎?

OOOOOOO。

根基 2546

這筆投資讓我感到煩惱嗎?

OOOOOOO。

這筆投資讓我覺得幸福嗎?

OOOOOOO。
來源 Goodinfo

關於營造業景氣與移工放寬

OOOOOOO。

結語

很感謝過去 3 年有 400 多人訂閱,目前仍有 100 多位夥伴有效訂閱。最近剛搬完家,新家用電是以儲值卡計費,這樣的大熱天開冷氣 4 小時耗費 2.4 度 12 元、過去 5 天大約用電 150 元覺得蠻省的,能躲在冷氣房寫訂閱文我很感恩。我會持續寫出好文章分享出來,更希望大家的投資水到渠成讓生活更幸福。
★ 過去的安心投資定期報:
  1. 承熙 2023Q1 安心投資定期報|承先啟後
  2. 承熙 2022Q4 安心投資定期報

▍歡迎追蹤承熙

如果覺得本文寫得好,可以小額贊助喲!

更歡迎訂閱《承熙的個股觀察SOP》( 內含 6 篇試閱,訂閱每月 80 元 / 每季 225 元 / 每年 888 元 )

▍還沒追蹤承熙的個人臉書嗎?在這裡


🎯 歡迎到以下幾個地方找我聊天喔
👉 方格子Potato臉書IGMatters股市爆料同學會

illustration
贊助支持創作者,成為他繼續創作的動力吧!
承熙
承熙
2.2K追蹤者
847內容數
追求安心投資並推廣白話寫作的全職投資寫作人,分享股票投資及文字變現的具體作法,文章曾獲風傳媒轉載單篇 22 萬次瀏覽紀錄;投資、寫作及享樂人生是我三件大事,簡單與快樂是我原則,邀約請寄 [email protected]
如果你跟承熙一樣沒有財經背景,都是透過自學的方式培養股票投資的功力,並且跟承熙一樣每天還在努力學習,那麼你該看看承熙是「如何建立個股觀察的SOP」!都是過來人,承熙將用最白話、最容易理解的例子,站在你的角度,以免費網路資料截圖的方式,一步步地與你分享建立個股觀察的SOP。2021/8/25 樂退後全職投資寫作產量大爆發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