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千山館名硯目錄】004.明.方孝儒銘方圓硯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體】縱 20 公分 橫13 公分 高 3.9 公分 重 2475 公克

raw-image
raw-image
raw-image

【介紹】洮河綠石,色灰褐,體方池圓。

【背銘】「其體剛,肖乎乾,其用靜,法乎坤,惟德全,永長存。方孝儒」,印「正學」。

【池上銘】「昔在皇頡,夏初書契,以代結繩,民察官理,庶績誕興,在世季末,華藻流瑤,文不為行,書不盡心,淳樸澆散,俗以崩沉,墨建翰染,榮辱是若,念茲在茲,為玄是宅。嘉靖丙戌,居節」。

【左側銘】「如玉之潤,如金之純,外方者智,內圓者神,佐之經史,以文其身,貞心亮節,我思古人。崇禎丙子三月,次尾吳應集題。」

【下側銘】「百硯山房藏硯第二十七。玉沼生春,康熙庚午二月,崑山徐琅誌。」

方孝儒,(1357-1402年,字希直,一字希古,寧海人。明初碩儒,以明王道致太平為己任。學者稱正學先生。靖難時,以十族殉。文正。有遜志齋稿、侯成集、希古堂稿。

居節,字士珍,號商谷,又號貞士,明吳郡人,晚年居虎丘。擅山水,師承文徵明,工詩,著有牧豕集。萬曆時卒,年六十。

吳應箕(1594-1645年),明貴池人,字次尾,號樓山,畫室名樓山堂。縣學生,工楷行草書。著有樓山堂集,讀書止歡錄。


【聲明】本系列非常感謝《搶救蘭千山館文物.國寶留台灣》臉書粉絲頁授權轉載!請格友勿贊助餵食哦~非常感謝~~

19會員
287內容數
民國58年,林柏壽先生將珍藏的書畫古硯精選三百多件,寄存在故宮博物院成為故宮的藏品。因林柏壽的館名「蘭千山館」,這批文物就被稱為「蘭千山館文物」,其中最早最好的唐褚遂良〈黃絹本蘭亭序〉與懷素〈小草千字文〉即是館名的由來。「蘭千山館文物」就這樣進入故宮的歷史,53年後,2022年10月,故宮突然主動不續約,引發公民運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