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久沒寫作了,從2021年初生了孩子之後,個人臉書也停更了許久,這幾年間,"我"好像隨著那些噤聲的言語,消失在社群的視野之中。
以前,很難想像全職媽媽的生活,為什麼好友當了媽媽之後,再也無法從社群網路裡看到她的消息,沒有文字,沒有照片,想要聯繫也只能被動地透過line詢問近況,也無法常常約見面。漸漸的,兩人兩端沒有交集的生活,彼此成為偶爾聯絡問好的遠距朋友。
現在的我,完完全全可以了解那些比我早懷孕生子的朋友們,過的是甚麼樣的生活。和世界切斷了聯繫,每天出入的場所僅限於家裡,早晚接送孩子。片段的時間和沒有固定的收入,對比在外工作的先生,經常讓自己提不起自信來。也讓自己有著恐慌和焦慮,經常和另一半因細故而爭吵。
其實疫情期間自己設立的網拍,每個月還是能提供我一部分收入,到現在也進入第四年了。只是以前都是上班族的我,到現在還是渴望著一份固定收入,希望在生活中能有預期的收入,能做預期的生活規劃。
隨著孩子即將進入兩歲,我的焦慮感也越來越重。這幾個月開始試圖求職,尋找遠端在家的工作,在一番努力下,也順利找到自己原先夢寐以求的遠端在家工作,幫美國的公司處理亞洲工廠的事務。只是沒想到一切不如所想的完美。每天送小孩上課後,開始一天的工作,直到下午接小孩回家,處理小孩吃飯.洗澡,陪睡覺後,要再打起精神開美國時間的會議。對我來說也許是太久沒有工作,也許是第一次用全英文工作,也許是工作太多鳥任務,也許是兼顧小孩身心俱疲的狀況下,讓我產生各種不適應。再次和主管討論後,調整為半天的工作型態,薪水也降為一半,卻還是很多的不能適應。折騰了兩個月,我才發現自己的身心沒有辦法調整好,去應付新的一份工作,也發現自己原本就有一個非固定收入的事業,讓我不想勉強在自己不喜歡的工作內容上。自己在要繼續或要停止這份工作上,矛盾了許久,一方面是希望自己堅持下去,不明白為什麼當初這麼想要這份工作現在卻希望放棄;二方面是覺得自己若身心無法持續,為什麼不能果斷放棄。這份工作最後的結果,是我提出離職,讓身心回歸原本的狀態,在思考如何重新開始。
整個過程之中,面對不確定和反覆矛盾的痛苦,我常常感受到自己是一個病人,知道自己已經常常處在崩潰邊緣,這中間鼓起勇氣第一次踏入身心科診所,開始了就醫的過程,也開始服用身心科的藥物,以改善情緒狀況。
當了媽媽之後,以前的勇敢,果決,天不怕地不怕的,離現在好遙遠。現在的我,膽小懦弱,時常矛盾猶豫不決,想要那個又不想放棄這個,所有遠大的工作目標和理想都消失,只想要一份能夠生活和繳房貸的收入。
面對生活和自我全然的劇烈改變,有媽媽像我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