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力百日計畫-第6天:試著整理郵件信箱

整理力百日計畫-第6天:試著整理郵件信箱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其實我想不起來到底申請過多少電子信箱,除了學生時代,學校要求要設定的之外,還有自己私人用的信箱,從小到大就算常用的也至少有5個左右。

raw-image

因為有這麼多信箱所以就算常常有記得就點開來處理郵件,只要忙起來放個一星期,裡面的E-MAIL就會長出很多封,要處理的時候一點開來會先被裡面的資訊淹沒,還要花時間心力去確認、分辨屬於何種資訊,還要怕沒發現是釣魚詐騙信誤點。

raw-image

有一次,我真的以為詐騙信件是真的,點下去在登入前想起來要先查證,後來也打給165確認,確定是假信後也很快的更改密碼防止被登入。

在那之後我就常確認信件,除了重要的信件外其餘的都刪除,也把可以合併的帳號合併,方便隨時確認。

所以,我本來想說這次的課題應該不難,因為我平常都有整理過啦,很簡單的!但,這次靜下心仔細看看自己的信箱,發現幾乎八成都是這幾年因為各種理由訂閱的廣告信。

現在就算不出門也很容易從電子郵件或是line、FB等等獲得廣告,然後被四面八方包圍,這些廣告告訴你:

「OO座的你就該擁有這些物品。」、「限時三天、錯過可惜!」、「你不知道這個資訊嗎?沒關係、點開這個連結我們告訴你!」

這些廣告信基本上很少會點來看,但就算不點開也或多或少會被影響到,特別是有購物衝動的時候,收到一封某某商品正在打折,腦中就自動說服自己好像生活中真的有缺少這樣產品,於是就點開來下單,然後為了湊運費又多購買了當下覺得需要,但其實不必要的雜物。

除此之外,還發現自己累積了不少認為很重要的信件,但其實那些信件早過了保存期限刪除掉也沒問題。

基於上述的理由,所以這次要丟棄的物品就是:

第6日丟棄的物品:取消訂閱電子報、刪除超過期限的郵件

本來很猶豫到底要不要算這次丟棄的物品,可是仔細想一想,現在資訊爆炸,不買也不是特別關注的店家訊息也算是一種雜訊,而累積在郵箱裡的信件如果沒有用到,等哪天需要從保存的資料夾尋找的時候,也會花費不必要的時間在確認跟過濾資料,除了怕自己做白工,更怕以為有留但其實資料自己早就刪掉還忘了,因此需要花費更多心力處理。

所以就趁這次課題將信箱整理了一遍,另外也設定一些規則,例如每天中午午休就開始處理手中的信件,有重要、需要處理的就先保持在【未讀取】,已經處理好但需要暫時保留的信件就移到設定的標籤內,現在有在信箱內的廣告就取消訂閱,沒辦法取消的就直接移到資料夾等一天結束後一口氣刪除。

看著清空的信箱,總覺得有種清爽感,希望能繼續保持下去!

avatar-img
C的閱讀筆記的沙龍
1會員
16內容數
因為不確定是哪本書對我造成影響,所以做個紀錄 看想看的書,實踐於生活中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本來想說整理力計畫可以每天都順利至少發一篇文,沒想到實行上會沒辦法每天寫。 現在要先想辦法平衡工作跟生活還有寫作的時間,不然可能連三分之一都還沒完成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說我都沒有衝動購物是騙人的,出去逛街覺得店家擺在架上的商品每一項都看起來閃閃發亮,就算只是整理旅遊的照片也會想有股衝動覺得怎麼當初不買下來呢?當個紀念也好啊。 可是,實際上當我拿回家的時候或是等商品包裹到的時候,我當初下單前對商品的「熱情」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第一天設定了購物原則之後,沒想到第二天會要製作慾望物品清單。
有設想過會在挑戰中遇到想花錢的時候,但從沒想過會是第一天。
從前一篇決定要開始計劃開始,已經好幾天沒有餘裕可以靜下心來整理和思考了。 「下班之後好累,本來預計要寫的計畫表還是延後吧。」 「雖然我知道要做,但是我真的沒有頭緒該從哪邊開始?」 「東西真的好多,光物歸原位就有點麻煩,還要先移出位子才能放回去,乾脆就先這邊好了。」 理由很多,但說到底其實就是太滿
本來想說整理力計畫可以每天都順利至少發一篇文,沒想到實行上會沒辦法每天寫。 現在要先想辦法平衡工作跟生活還有寫作的時間,不然可能連三分之一都還沒完成就不了了之了。
如果說我都沒有衝動購物是騙人的,出去逛街覺得店家擺在架上的商品每一項都看起來閃閃發亮,就算只是整理旅遊的照片也會想有股衝動覺得怎麼當初不買下來呢?當個紀念也好啊。 可是,實際上當我拿回家的時候或是等商品包裹到的時候,我當初下單前對商品的「熱情」也消失得差不多了。
第一天設定了購物原則之後,沒想到第二天會要製作慾望物品清單。
有設想過會在挑戰中遇到想花錢的時候,但從沒想過會是第一天。
從前一篇決定要開始計劃開始,已經好幾天沒有餘裕可以靜下心來整理和思考了。 「下班之後好累,本來預計要寫的計畫表還是延後吧。」 「雖然我知道要做,但是我真的沒有頭緒該從哪邊開始?」 「東西真的好多,光物歸原位就有點麻煩,還要先移出位子才能放回去,乾脆就先這邊好了。」 理由很多,但說到底其實就是太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