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觀點談靈魂

閱讀時間約 13 分鐘

佛教觀點談靈魂

 

作者:張元隆

 

  因緣果報,流轉六道,這是佛教的基本思想之一。經典就形容眾生像車輪滾動般,無始無終不停地在六道中生死輪迴(註1)。釋迦佛在身為太子的時候,也曾因為看到眾生流轉於生死,即使是成為天人,還是會因福報用盡,而再墮落,感嘆眾生造作苦因,自受苦果(註2)。因此,「出離六道,了脫生死」也就成為學行者修持佛法,常見的目標之一。

 

另外於其他宗教,或民間信仰,也都相信在人往生以後,會受到上帝、神、或閻羅王等等的審判,賞善罰惡,好的,或投胎到富貴人家,或到天堂,永遠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壞的,當然也會被送到更不好的地方。為了貫穿那個受報的主體,所以就主張在生命結束以後,還會有靈魂存在,一來方便傳教與說明,有個靈魂可以去接受好壞大結局;二來,對死亡也就不那麼恐懼,因為死亡以後,我還是可以用靈魂的形態存在。

 

但是佛教的觀點,並不認為有靈魂。

 

這個說法,對其他宗教人士,或相信有靈魂的人來說,無疑是相當傷感情的。因為如果沒有那個「亙古長存、永恆不變、在表面現象千變萬化的後面的那個不變的實體」,那個被稱為「靈魂」的存在,那麼,在死後又要叫誰來接受賞罰呢?更可怕、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如果沒有靈魂的話,死亡以後,我豈不是要永遠消失了?即使對當今很多佛教徒來說,也會產生不少疑惑:既然說沒有靈魂,那麼又是誰在輪迴?誰在接受因果呢?善惡業力又是如何從今生傳遞到來生?……等等。

 

要探討這個問題,應該從佛教的基本教義「緣起法」來談(註3)。

 

因為緣起,世間所有的一切,都是由於因緣合和而產生。依於緣起,所以佛教肯定一切的物質、精神、生命,都在息息變化中,沒有絲毫是不變的(註4),這就是無常的道理。而因為無常,再加上無我,就沒有一個恆常不變、可以自我主宰的本體,三世流轉,更是成立於無常無我的緣起觀上(註5)。一切生命就像瀑流一般,都在生滅變化中延續,並非有一個累世貫穿、本質不變的自我存在,這也就是三法印中「諸行無常」與「諸法無我」的基本道理。

 

這個如瀑流般,並不是靠靈魂來延續的生命,在佛教的歷史上,有很多流傳很廣的著名譬喻。

 

譬如說點燃了一盞油燈,讓燈火通宵照明。初夜的火燄、中夜的火燄、和後夜的火燄,彼此並不完全等同,並不是相同的一個火燄,可是卻也彼此延續著,每一個火燄都要依靠著前面的火燄,才能共同照亮了一整個夜晚。

 

還有奶酪的譬喻。由牛奶發酵漸次可以製作成酪(酸乳或優格)、生酥(奶酪)、熟酥(乾酪或起司)、醍醐(酥油)等等,但不可以說奶和酪、酥等是相同的東西。在牛奶裡面,找不到酪、酥等的影子;在酪、酥裡面,也找不到牛奶(註6);所以奶和酪、酥不是相同的(非一),而酪、酥等的確也是要依靠牛奶才能製作出來,所以他們也不是彼此毫無關聯的(非異)。並不是有一個什麼不變的東西,從牛奶裡跑到酪、再跳到酥,生命也是如此,這種非一非異、沒有主體卻能延續的事實與觀念,使得佛教的輪迴和其他宗教,大不相同。

 

再說一個較為人知的果樹譬喻。以我國南部常見的芒果樹為例,人從樹上採了芒果吃,把果核種到土裡,幾年後長出新的果樹來,又結了芒果,人又吃了果子,種了果核,又再長出新的芒果樹來,如此週而復始,重複著更新果樹的循環,生命,亦復如此。這個譬喻更進一步解釋了業力的傳遞,每一棵芒果樹,彼此並不相同,這棵芒果樹並不等於那棵芒果樹,雖然沒有靈魂從一棵樹投生到另外一棵樹,可是彼此間還是有一種能量的傳承,那種能量就稱為業力。就像在芒果樹身中找不到芒果,可是芒果一定要依樹而掛,在我們的身體裡,找不到一個叫業力的東西,但業力卻如影隨形地,跟隨著我們,且會影響新果樹的優劣品種,影響下一個新生命的好壞命運,但業力本身卻又明顯地不構成輪迴的主體,業力並不是靈魂。

 

前文提到如瀑流般的生命,就好像一條奔流的河流瀑布,只要有水,都可以看見那條瀑布在那邊往前奔流。瀑布看起來似乎是同一條,可是其實在分分秒秒之間,組成瀑布的水珠,並沒有任何一滴相同,嚴格來說,我們看到每一剎那的瀑布,彼此都是完全不同的瀑布。

 

我們在課堂上分享無常觀的時候,會用年紀的推理,來體會這個如瀑流般生命的傳遞。大家會先思惟四十歲的我和四歲的我,是不是同一個我?這點很容易看出,這兩個都被稱為「我」的個體,其實是根本不同的兩個人,身形、外表、智商、感覺、經驗、想法、擁有、環境、友人等等,內外條件狀況因緣,統統不一樣,勉強來說,只不過有個相同的姓名而已,還不論有些人甚至連名字都會改變。如果四十歲和四歲是不同的兩個體,那麼,四十歲和十四歲應該也是不同的個體,同理可推,四十歲和十八歲、和二十四歲、和二十八歲、和三十八歲、……,都是不一樣的個體,如此越推越細,今天的我和去年的我,也不相同,今天的我和上個月的我、和上星期的我、和前天的我、昨天的我、前一個小時的我、……,以至這秒的我和前一秒的我,也都可以說是不一樣的我。這些個個不同的我,像流水般串起了「我」的想法,其實根本沒有一個不變的我,從過去到現在,以至於未來。

 

在這個譬喻中,大多數的人,經過思惟,都可以接受並沒有一個固定不變的「我」,從這一秒跳到下一秒,從這一瞬間移動到下一瞬間。那麼,既然可以接受活著的時候,並沒有一個具體不變的個體傳遞,為什麼往生以後,就一定要有一個「靈魂」,從這一個生命跑到另外一個生命去呢?說穿了,還是我們對死亡的恐懼,對這輩子生命的依戀,對自我的執著不捨等等,情感的作祟而已。

 

其實靈魂的想法,往往經不起仔細的邏輯思惟。靈魂是不變的還是會改變的?靈魂和身心的關係又是如何?靈魂是存在於身體的哪個部份?以什麼方式存在?靈魂是根據哪一輩子的樣貌而存在?或是靈魂自己有一個獨立的形象?靈魂會不會累積歷代的記憶?如果靈魂知道自己的前世,又為何在身體裡的時候,大部份人卻毫無所悉?是心還是靈魂在主宰身體?靈魂會不會死亡?還是永恆長存?其實,如果真有一個恆常不變的物質,那可會讓我們人生毫無希望,因為人間難免總有不圓滿的問題,我們總希望生命能向上提昇,越來越變越美麗。如果靈魂一樣是會變異、會生死的,那更是把原本生命的問題,推延到靈魂身上,只是讓問題更為複雜而已。

 

更多的混淆,是有些人把靈魂當成了鬼,這兩個觀念在民間信仰中,一直糾纏不清。靈魂一下子是個獨立的眾生,一下子又變成了「這輩子到下輩子」中間的橋樑,靈魂投胎到身體裡面就出生了,靈魂離開了身體就死亡了,靈魂穿梭於肉體與肉體之間,好像是衣服穿老舊了,在換新衣服,或是房子住壞朽了,要換住新房。

 

這兩個混淆靈魂的想像,都不是正信佛教的觀念。

 

前者所提到的鬼,也是六道輪迴的眾生之一,人有生有死,鬼也一樣有生有死,人死了之後不一定變成鬼(有可能升成天人,或一樣轉世為人,甚至變成其他動物等生命形態),鬼死了以後也一樣在六道輪迴。所以,鬼不是一般人想像中的靈魂,一但混淆,就會成為兩個根本矛盾的概念。

 

後者所說的更衣換房的想像,還是起因於對今生的依戀不捨,對自我的執著,所產生一廂情願的看法。在正信佛教的觀念裡面,所有的物質都是由因緣合和而產生,適合它產生的有形無形條件齊備了,就叫因緣聚集了,於是就生出來了,因緣散滅了,就叫壞了死了或不見了。所有一切的存在,都會經歷「成、住、壞、空」的階段,不惟只是肉體的、物質的東西會變壞、會消失;心理的、精神的內容,一樣也會成住壞空。尤其我們的心裡,起落不定,變化無常,歡喜悲傷,來去無蹤,相信人人都有這方面的經驗。不能只因為我們對身體的生老病死,無可奈何,就安慰也欺騙自己說,有一個不會老死的精神層面(叫作靈魂或任何稱呼),以滿足我們對今生的執著與依戀。

 

在我們初步理解,並暫時接受了,並沒有一個不變的,叫作靈魂的主體,從這一生跳到下一生,躲在肉體裡面,作為生命的主宰以後,接著我們還是稍微說明一下,因果業力是如何影響來生,以至於以後的生命。

 

我們的善惡業行,是在「識蘊」裡面儲存輸出、產生影響。因為前六識是隨著生命的結束而終止,所以這邊是指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就像一個分分秒秒、隨時在搬進搬出的倉庫,因為每一瞬間的起心動念、造作行為,都是過去的因累積出的果,也同時將成為未來的因,循環不已。而第七識「末那識」則是管理著倉庫的儲存,依循因緣,由第六識來搬進搬出,交給前五識來運作製造,產生影響。這些因果,就如同前面舉例的芒果種子,搬進去的叫業因,搬出來的叫業果,果又會造因,因又會結果,累積著因果種子的業力瀑流(註7),形成了過去、現在、與未來的每一期生命,連貫了前世今生,傳遞了生死相續。

 

這邊最容易產生的誤解,就是把靈魂換一個名字,借屍還魂,改名叫阿賴耶識,還是讓我們想像成一個永恆不變,貫穿累世生命的本體,所以佛陀也曾在經典上,提醒過我們(註8),阿賴耶識是相當深細微妙的,千萬不要把它當靈魂看,又落入我執的邪見幻覺裡。

 

我們可以把識,看成因果種子的累積,離種子就沒有識,而生命的連續,也是五蘊聚集的產物,一生與一生之間,五蘊生了又滅,而由阿賴耶識載著因果種子來貫穿,但阿賴耶識一樣是不離緣起,隨著生滅,變化無常(註9)。這些觀念的辨正,在大小乘經典裡,都可以見到佛陀殷切的叮嚀。生滅的阿賴耶識,不但不能被誤解為靈魂,甚至也不等同於我們的心,《楞嚴經》裡面就曾形容它是第二個美麗的月亮,而不是原本月亮的影子顯現(註10)。

 

如果接受了沒有靈魂貫穿的「無我」觀念以後,因為太過於震驚,有些人難免會「自暴自棄」,認為所謂的下一輩子,豈不就是一個「不是我」的新生命?那麼作惡業、受苦果的又不是我呀?從某個角度看,似乎是的。但我們設身處地想一想,如果我們今生遭受了許多挫折苦難,命運多舛,當我們知道這些不幸,是由於過去生某個「不是我」的人所造下的苦果,我們對「他」是不是會有幾許哀怨?是不是很希望「他」當年能作好一點,多累積一些善因緣呢?更何況,造作惡業,讓我們又離菩薩遠了一些,離成佛就更遙遠了。

 

再深入一點說,這樣子的想法,只是因為「無我論」自古以來,即很難被外道接受。有我的時候,偏向於「常」,無我的時候,又落入於「斷」;當我們用靈魂貫穿不同的生命體時,我們認為是「一」,那個生命體「就是我」,當我們發現根本沒有靈魂存在時,我們又會把來生的個體,認為是「異」,立刻把「不是我」的他,推到和自己沒有一丁點關係,這些都是偏見、邊見呀。

 

話說回來,靈魂的觀念,其實是深根蒂固在一般人的心裡面。近來由於科技發達,物質享受從工業革命開始,數百年來,無止無盡,所以人們開始省思精神的層面,坊間掛名「身心靈」的講座、活動、課程、甚至產業,如雨後春筍般地興盛起來。究其名稱,指的是我們的身、心以外,還有一個靈魂(或靈性等等)的存在,這是和佛教的觀點大相違背的。對於社會大眾,能夠在物質以外,開始也重視精神層面的探討,深入身心的探索,當然是生命提升、社會進步的表徵,樂觀其成。我們佛教徒,或許也可以方便隨俗地詮釋「身心靈」是指「身」與「心靈」兩方面,但若是佛弟子也人云亦云地舉辦取名為「身心靈」的活動,認為「身、心」以外,還有一個「靈」可以探求,那就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最後,前面提到不一不異等中道的概念,當然如果從般若空觀的深慧來看,直接敘述說「沒有靈魂」,似乎也不盡圓滿,但那就不在本文所探討的層面和範圍。對於在通俗環境中,充斥我執、恆常高漲的一般觀念裡面,初學凡夫如筆者人等,還是先從「佛教的觀點,並不認為有靈魂」來開始學行,較為妥善。

 

 

 

 

註釋:

(註1)    《大乘本生心地觀經》卷3〈2 報恩品〉:「有情輪迴生六道,猶如車輪無始終,或為父母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唐罽賓三藏般若譯。

(註2)    《過去現在因果經》卷2:「諸天雖樂,福盡則窮,輪迴六道,終為苦聚。汝等云何修諸苦因,以求苦報?」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註3)      巴利文學會版《中部經》第三集,《雜部經》第三集:「比丘們啊,要在一切處、一切事、一切物中見緣起。」法嚴法師譯。

(註4)    《學佛三要》第二章,印順導師著。

(註5)      同前註。

(註6)    《大般涅槃經》卷26〈23 師子吼菩薩品〉:「乳時無酪,亦無生酥、熟酥、醍醐,一切眾生亦謂是乳。……」北涼天竺三藏曇無讖譯,宋沙門慧嚴等依《泥洹經》加。

(註7)    《本事經》卷1〈1 一法品〉:「世間諸有情,居前中後際,皆屬於自業,業為其伴侶,業為彼生門,業為其眷屬,業為所依趣,業能定三品,隨業彼彼生,不定如輪轉,或處天人中,或居四惡趣,世間諸有情,皆隨業力轉。」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註8)    《解深密經》卷1〈3 心意識相品〉:「阿陀那識甚深細,一切種子如瀑流,我於凡愚不開演,恐彼分別執為我。」唐三藏法師玄奘譯。

(註9)    《雜阿含經》卷13〈335經〉:「云何為第一義空經?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宋天竺三藏求那跋陀羅譯。

(註10)  《大佛頂如來密因修證了義諸菩薩萬行首楞嚴經》卷2:「佛告阿難:且汝見我,見精明元,此見雖非妙精明心。如第二月,非是月影。」唐天竺沙門般剌蜜帝譯。

 

 

 

(本文轉載自台灣國家圖書館期刊論文索引系統。https://goo.gl/78AXav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創作者要怎麼好好休息 + 避免工作過量?《黑貓創作報#4》午安,最近累不累? 這篇不是虛假的關心。而是《黑貓創作報》發行以來可能最重要的一篇。 是的,我們這篇講怎麼補充能量,也就是怎麼休息。
    Thumbnail
    avatar
    黑貓老師
    2024-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