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入試管診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當老公願意踏入生殖中心已經是我們積極備孕的第三年,在這之前我已經做了能想到的任何檢查,中醫西醫都看過,是雙角子宮+中膈曾經淺著床一次,對於懷孕這件事真的感到身心疲憊,也曾經提過幾次試管但男生似乎對於自行取精這件事都有小小的牴觸,我也不勉強,畢竟如果因為這件事影響夫妻感情,也不是我想要的。

某次晚餐時,他滑著FB看到政府對試管嬰兒的補助,主動問我說做一次試管嬰兒大概要多少,我回覆大約20吧,聽到他對試管開始感到好奇,我趕緊趁勝追擊,於是我們隔一周也剛好是MC第2天就到送子鳥諮詢,送子鳥很專業第一次過去就抽血測量了PRL/TSH/AMH,可以用APP查看報告,但覺得跟醫生沒有醫生緣,上網隨便搜尋台北的試管醫院,看到黃建榮婦產科,於是掛了下一次MC第2天的看診日期(很多抽血檢查需在生理期時才能檢驗,這也是長久以來備孕得知的)。

看診當日由於是周六,我們大概八點到達診所,整個候診大廳全坐滿,瞬間覺得原來我們不孤單,大約等了1.5小時後進了診間,把之前的檢查情況與在送子鳥的抽血檢驗報告數值提供給醫生,醫生請我再做一次子宮鏡檢查、輸卵管攝影、子宮3D超音波與一些抽血項目檢驗,除了子宮3D攝影需要到禾馨檢查,其他都可以去新光醫院完成,看完診大約十點半,想著時間還早又是MC第2天,乾脆今天一次完成省得要等到下一個周期才能檢驗,於是我們趕緊到新光醫院。

avatar-img
0會員
2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孕醫生殖中心的成功體驗,從初次諮詢到完成試管療程,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醫護團隊的專業支持。 文章強調了醫療團隊提供的貼心服務,讓作者感受到希望,並鼓勵其他女性朋友們追尋育兒夢想。 孕醫團隊的努力和關懷使她重新定義了試管療程的意義,並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與祝福。
Thumbnail
植入後會經歷兩次驗孕 6/13下班時上廁所發現有出血狀況 突然...眼睛模糊...頭有點暈... 趕緊求助生殖中心 醫生表示可以趕快就近醫院急診或是趕快回診 我先去與老公會合 老公可能基於擔心,一路狂飆到樂芙。 當我們抵達生殖中心 醫生問我們是用了多快的速度,沒多久就到了。 醫生內診後表示沒
去年在討論 到底要先買房子還是先人工生殖 礙於年紀 決定先去生殖中心諮詢 在網路上觀望了一年 這個醫生和生殖中心 發現是會讓我有心動的感覺 五六年了 還記得那一年 取完卵還正在休養期間 接到🏥👨‍⚕️的電話 表示我只有成功兩顆受精卵 兩顆受精卵分裂到第三天 狀況不好,需
Thumbnail
婦產科看診前的備孕歷程以及心情起伏,對初次備孕者而言都是不同全新的挑戰和經歷,自身的感受與變化也影響著情緒以及身體。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的身體反應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在孕醫生殖中心的成功體驗,從初次諮詢到完成試管療程,過程中遇到的挑戰與醫護團隊的專業支持。 文章強調了醫療團隊提供的貼心服務,讓作者感受到希望,並鼓勵其他女性朋友們追尋育兒夢想。 孕醫團隊的努力和關懷使她重新定義了試管療程的意義,並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與祝福。
Thumbnail
植入後會經歷兩次驗孕 6/13下班時上廁所發現有出血狀況 突然...眼睛模糊...頭有點暈... 趕緊求助生殖中心 醫生表示可以趕快就近醫院急診或是趕快回診 我先去與老公會合 老公可能基於擔心,一路狂飆到樂芙。 當我們抵達生殖中心 醫生問我們是用了多快的速度,沒多久就到了。 醫生內診後表示沒
去年在討論 到底要先買房子還是先人工生殖 礙於年紀 決定先去生殖中心諮詢 在網路上觀望了一年 這個醫生和生殖中心 發現是會讓我有心動的感覺 五六年了 還記得那一年 取完卵還正在休養期間 接到🏥👨‍⚕️的電話 表示我只有成功兩顆受精卵 兩顆受精卵分裂到第三天 狀況不好,需
Thumbnail
婦產科看診前的備孕歷程以及心情起伏,對初次備孕者而言都是不同全新的挑戰和經歷,自身的感受與變化也影響著情緒以及身體。這篇文章分享了個人的身體反應和心路歷程。
Thumbnail
「雖然生殖醫學很進步,但是若有生育計劃,還是要趁早尋求協助。」黃千倉醫師指出,「在32歲以前,自然受孕的機率還不錯。到了35歲以後,可能需要試管嬰兒療程。」
Thumbnail
成功驗出兩條線,就從生殖中心畢業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