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規律的寫文章真的是很難的一件事,尤其觀眾了了無幾。
不過我今天發現我在Goole打了"檳城自由行"到第三頁就找到了我自己的文章,感覺在這邊寫文章還是有點曝光度,閱讀的人少一定是我自己的問題。
言歸正傳,今天可能要講點學術。雖然只念過短短兩年國內還算不錯的財務金融研究所,但是我認為資本市場與學術還是很密切相關。
因為聯準會暴力的升息,讓美元債券成為2023年最火紅的投資話題之一。十年期美國國債殖利率接近5%是我打從出社會以來沒有看過的狀況。我們化繁為簡,不要談什麼票面利率。就差不多是你今年用100美元買了美國十年期公債,這十年每年美國政府會給你5美元,到期再把你的100美元還給你。
看起來是個很不錯的投資,實際是我也覺得是一個很好的投資。美國公債在教科書上叫做無風險利率,這很重要。
哪裡找的到這麼低風險的投資標的?我覺得找不到,不過台灣的投資人要注意的風險只有一個那就是台幣和美元的匯率,美元公債的投資人最怕的就是遇到台幣大升值。不過除了台幣對美元升值的風險外,幾乎沒有什麼風險,除非你覺得美國會倒閉。當然,這是你買純債券的前提下。純債券對於一般投資人很難接觸到,接下來我們會來進一步介紹在台灣購買債券的各個管道。
股票中的債券ETF(買不到純債券)
這是一般投資人最容易取得的管道,例如大家熟知的元大美債20年(00679B)、群益投資級公司債(00723B)、新光A-BBB電信債(00867B)......等等。台灣的債券型ETF目前來說已經可以滿足大部分的需求,有美國公債、美國科技公司債、美國電信公司債、美國銀行債,而年期3~20年都有,可以說是包羅萬象了。
當然買債券型ETF也有些小缺點,例如他其實沒有一個結束的日期,因為他必須一直維持他股名的特性,所以20年期的債券就要一直把存續期間維持在20年,也就是他必須繼續購買債券。這可能會出現一個狀況就是,你沒有辦法設定一個日期完完整整的拿回來你的本金;你很認真的設定一個日期,很有可能會有所謂的本金上的資本利損。然後每年都有所謂的ETF管理費,這可能每年會吃掉你0.1~0.2%的利息。
優點也是不少,只要你有證券戶頭就可以買賣。免證交稅、交易成本低。流動性高,買賣價差小,看到行情不對可以馬上的殺進殺出(個人覺得買債券就不要做這種事了吧XD)。然後不用換匯,T+2交易,一個單位大概2~3萬台幣非常好入手。
券商複委託
在券商透過你的複委託營業員下單,可以買到個別公司的債券,也就是我剛剛講的純債券。例如:美國公債、台積電公司債、蘋果公司債、惠普電腦公司債等等。這投資門檻就比教高一點,大概介於1~20萬美金不等,交易手續費大概在1~2%之間。不過這可以鎖定你拿回本金的時間,例如說我買一個台積電2033年到期的債券、票面利率為5%,本金為100萬。那麼、我每年可以拿到5萬塊的利息,然後2033年台積電就還我100萬,一分一毫也不會少。只要公司不會倒,這是一個完全保本的作法。中間也不會存在任何的保管費,也可以挑選你愛的公司,避開一籃子債券ETF裡面總是會有一些雷包。
然後千萬不要、千萬不要、千萬不要,用電子下單去買債券,妳看看那精美的買賣價差,你一買下去就先賠了一年的利息。每個債券都有他的代碼,用Google很容易就找到他的市價,千萬不要當冤大頭了。
不過還有一件事情很麻煩,就是你要先去換匯才能買海外債券,採圈存購買力制,也就是你當天買,你當天戶頭裡就要有錢。
銀行理專
跟銀行理專買債券,其實是一個最不好的選擇。他大概會吃掉你2%的手續費,然後一筆門檻是20萬美金。不過他一樣可以選擇你想要買的單一債券,你持有的過程中也不會收你管理費,大致上跟券商複委託相同,只是你付出的成本會多了一些(其實這就蠻重要的)。不過跟銀行理專買也不會完全沒有好處,像國內的某些銀行是可以把你買的債券拿出來質押借錢,成數大概是7~9成左右,資金可以非常靈活的運用。這服務不是每一家銀行都有,想要有這個服務事前就要問清楚,在這裡我也不想幫某間銀行打廣告。然後你可能買了1筆債券之後,就成為該銀行的VIP,辦事可以插隊、頂級卡年費可以不用繳,我想到的好處就這些啦。
結語
以上三種購買海外債券的的方式是各有優劣,作者本身三種都有買過,目前也持有三種管道的債券。現在可以說是債券投資相當好的時機,至於為什麼好可能又要再寫個2000字,很多鼓吹投資債券的網紅可能都有寫,大概也有個七成對,大家可以先參考參考。至於我的觀點,下次再來寫,畢竟我還要關心台股、還有個人的休閒時間也很重要。歡迎來信討論,交個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