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一開始預期的方向差蠻多的,本來以為是在講怎麼進行美編,但整本書實際上在說明一套ppt的製作流程,安排邏輯,且是以商業為導向的企劃型簡報說明。從中第一部分,算是蠻不熟悉的領域,作者說明ppt當中需要具備怎麼樣的訊息,例如:時間、地點、成本。
對我有啟發的點在於,第一個「傳達方式」,要思考對象是誰,也就是說,要具備「這一份簡報是要讓誰知道這些內容」,所以「要怎麼樣讓對方更好接收」,就是一項大重點,這當中他提出一項有趣的方法,根據對象進行調查,例如各種社群軟體,或者是年齡,總之,重點在於,要以一套對方可以「輕鬆」、「簡單」接收的方式向對方進行對話。或是替誰做簡報也是一樣。總是以人為導向,而不是以事件為導向,事件只是一件沒有甚麼反應的存在物,但是「人」,才是可以決定「物」該何去何從的重點。再來,以公司角度而言,用對方公司色也是一個貼心的小技巧。
第二個,關於簡報本身的設計,首先,在顏色方面可以用漸層,例如深藍、藍、淺藍,去做底色,顏色別超過三個、字形也是。再來,簡報本身記得留白,別放得太滿。其次,可以用圖片去讓人聯想文字,會更容易讓人接受。最後,標題可以盡量以名詞句子為主會更有力。例如:「他幾乎要放棄」改成「幾乎要放棄的他」,也就是,甚麼事情,這個事情怎麼樣。附註,也可以用一層一層下來排序。
第三個,關於神秘的數字,首先,論點可以盡量整理成三個。論據可以盡量用比較(他牌、多少),讓接收者更好接收。
可以行動的點:
1.提醒自己,簡報的存在是「怎麼更好的傳達」
2.使用漸層的顏色,同色系三個色
3.留白
4.用名詞下標
5.用層級排序
6.用表格粗線、透明
7.三個論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