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我們所看不到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一個喜歡到處旅行的美國女人,有一年與夫婿一起到印度孟買度假,就在旅程即將結束的前一天,她與先生不經意走進貧民窋,看見一對小姊妹托著廉價塑膠花準備到市區兜售,小女孩看起來約莫十歲、十一歲,臉上稚氣未脫。姊妹看見婦人走近,連忙問她要不要買花。婦人對塑膠花沒興趣,倒是對姊姊產生了興趣。


這名美國婦人跟小女孩在街邊聊了許久,得知女孩的母親已經往生,她跟妹妹隨著爸爸住在貧民窋的帳篷裡,每天都要出門賣花,不然就沒有錢吃飯。這名美國婦人回家之後,將小女孩的故事與照片放在一個攝影平台,沒想到小小舉動,讓這位小女孩日後有能力帶著父親與妹妹離開貧民窋,繼而成就自己的模特兒事業。


小女孩被國外時尚媒體相中,簽約代言品牌,稚氣未脫的臉龐化起妝來有一種不解世事的成熟感,很受大眾歡迎。小女孩現在的主業是模特兒,拍攝工作的收入有讓她有能力幫爸爸和妹妹在郊區租下一間房子,她自己則是在市區租了小套房方便拍攝工作。


我們知道印度有嚴謹的「種姓制度」,工作是世襲的,祖上扒糞的,世世代代的子孫都是扒糞,無法翻身。這個小女孩是賤民,最低等的種姓,所以她與妹妹在印度的命運早已經註定,不會改變。然而,在久遠劫來的某一世,這個小女孩與這位美國婦人結了一段很好的緣份,因緣成熟,所以不遠千里來拉她一把,助她脫離貧苦,還能造就一番事業。


人生短短數十年,每個人不知輪回多少朝代、多少國家、多少身份與角色,每一世都可能造下無數的善惡業,也可能結了無數的善惡緣。不說其他,就說我們當下的生活,逆境不斷,惡緣增生,還要應付生活諸多壓力,身而為人,無疑是苦大於樂,心志的磨難沒有一天消停。


這是生命的真相、苦的本質,如果我們能明白,就要停止心中的惡念,停止行為的惡行,多多廣結善緣,因為自緣份結起的那一剎那,就註定未來某一天我們不幸遇難時,是會出現一個恩人解救我們於水火之中,還是出現一個仇人對我們落井下石。


好事多做、多做好事,人生處處是機緣。


#廣結善緣

#把握人身做好事

avatar-img
51會員
1.2K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柳蓓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每個人都曾經犯錯,知道不對了,趕緊改正就行了。孩子若犯了小錯,也要立刻糾正,小錯尚可彌補,若大人視而不見,小錯變大錯就來不及了。
個性急、脾氣大,動不動就要跟人家論輸贏,這樣子的人要留意,留意自身的福報是不是到了寅吃卯糧的地步。
淨空老法師說,對於自己命中沒有的,很希望得到,那叫慳貪。對於自己擁有的,捨不得給別人,那叫慳吝。有人問祂老人家,有沒有辦法對治,祂回說,「唯有布施。」 有一
淨空老法師講以前的僧人行苦行,沿路托缽,一天二食,意志堅定,也不貪舒服,日日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幾年之後成就非凡。反過來說,如果每天把僧人照顧得好好的,讓他吃好睡暖每日供養滿滿,這種護持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容易起懈怠心、名利心,是一種毀滅,毀僧修行。
記得以前的小學老師都會這樣鼓勵學生,「每個人各有優點,要善用自己的優點幫助別人。」現在的我,對這句話有更深的感想。生活總是這樣,一邊修心一邊頓悟,悟出來的一點一滴都是收獲。
有些人,走過寺廟,就算沒有進廟參拜,也會在門口駐留數秒雙手合掌以示虔敬。又或是小時候,老師教導我們看見至聖先師的雕像要脫帽敬禮表示尊敬。還有上課下課都要起身喊老師好、謝謝老師,這些基本且尋常的禮貌在在顯示學校對品德教育的看重,所以小學生對於尊師重道的義理已經在生活中實踐了。
每個人都曾經犯錯,知道不對了,趕緊改正就行了。孩子若犯了小錯,也要立刻糾正,小錯尚可彌補,若大人視而不見,小錯變大錯就來不及了。
個性急、脾氣大,動不動就要跟人家論輸贏,這樣子的人要留意,留意自身的福報是不是到了寅吃卯糧的地步。
淨空老法師說,對於自己命中沒有的,很希望得到,那叫慳貪。對於自己擁有的,捨不得給別人,那叫慳吝。有人問祂老人家,有沒有辦法對治,祂回說,「唯有布施。」 有一
淨空老法師講以前的僧人行苦行,沿路托缽,一天二食,意志堅定,也不貪舒服,日日以苦為師、以戒為師,幾年之後成就非凡。反過來說,如果每天把僧人照顧得好好的,讓他吃好睡暖每日供養滿滿,這種護持不一定是好事,因為容易起懈怠心、名利心,是一種毀滅,毀僧修行。
記得以前的小學老師都會這樣鼓勵學生,「每個人各有優點,要善用自己的優點幫助別人。」現在的我,對這句話有更深的感想。生活總是這樣,一邊修心一邊頓悟,悟出來的一點一滴都是收獲。
有些人,走過寺廟,就算沒有進廟參拜,也會在門口駐留數秒雙手合掌以示虔敬。又或是小時候,老師教導我們看見至聖先師的雕像要脫帽敬禮表示尊敬。還有上課下課都要起身喊老師好、謝謝老師,這些基本且尋常的禮貌在在顯示學校對品德教育的看重,所以小學生對於尊師重道的義理已經在生活中實踐了。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印度的前兩個月,因為還在適應心情跟環境,每天過得越來越厭世,每天過著日複一日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一如往常的帶雙寶到樓下的公園玩,在那裡有一個法國媽媽看了我很久,直到最後她主動走向我跟我打招呼,這位法國媽媽也成為我在印度交的第一位朋友。這位法國媽媽在印度已經10年,本以為她會跟我說她有多愛印度,多喜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典型的家族企業,全家老小都在規模不大的小型工廠裡工作,但是這傳統產業,在經歷了這數十年的發展,利潤已經是走向盡頭,所以他們也都另闢財路,不太用心經營。 老闆那個一向沒有大志的小女兒佩琪,在下午班的時間結束之後,就會去跑外送,都也是跑個幾單,就去找人做愛了, 天資愚笨的佩琪,只是有張姣好的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我所認識的女孩們,從15歲成長到了40歲,有的人家境優渥,接受良好教育,然而到了適婚年齡,家中卻跟他說,女孩子家還是要找個好對象,與科學園區的主管結婚,開始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夜深人靜時,突然想起一輩子汲汲營營唸書即進入好公司,最終仍像農業社會時代一樣,等待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則是柴米油鹽。
有位朋友很年輕時就離婚了,離婚後才發現前妻懷孕了,所以他一直沒有再婚,直到五十歲時,才在一位亦師亦友的誘導下去大陸娶了一個新娘。 到台灣的第二天,那位女生就要出去找工作。我朋友覺得很奇怪,請我去了解一下。我的朋友花了一筆錢沒錯,但是那個女的也花了相同的錢,所以她認為她是花錢嫁來台灣,所以找工作沒有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印度的前兩個月,因為還在適應心情跟環境,每天過得越來越厭世,每天過著日複一日的生活,直到有一天我一如往常的帶雙寶到樓下的公園玩,在那裡有一個法國媽媽看了我很久,直到最後她主動走向我跟我打招呼,這位法國媽媽也成為我在印度交的第一位朋友。這位法國媽媽在印度已經10年,本以為她會跟我說她有多愛印度,多喜
Thumbnail
疫情開始幾年沒見的朋友,再次相約卻收到將移居外地的消息。 朋友是名律師,育有三名兒女,放下專業身分,為小孩的教育發展移居。 「就是破釜沉舟的決心。」她說到加拿大做全職媽媽,老公大概找份倉務員的工作,能應付生活基本開銷即可。 我問:「會捨不得自己的事業嗎?」
典型的家族企業,全家老小都在規模不大的小型工廠裡工作,但是這傳統產業,在經歷了這數十年的發展,利潤已經是走向盡頭,所以他們也都另闢財路,不太用心經營。 老闆那個一向沒有大志的小女兒佩琪,在下午班的時間結束之後,就會去跑外送,都也是跑個幾單,就去找人做愛了, 天資愚笨的佩琪,只是有張姣好的
Thumbnail
母親是舊社會裡的童養媳,因故改嫁給我的外省老兵老爸之後,慢慢地從寄人籬下到開始擁有了自己的一個落腳處。一輩子困在一個小地方的人心胸不甚開闊,尤其是我母親,芝麻綠豆的事看得比天還大,不開心的事可以記上好幾年。   如同電視劇裡的情節,在童養家庭裡有許多人與事也不是好相與的。雖然改嫁給了我爸,母親
多年以前曾經認識一位越南來的華僑女士,她說話溫柔斯文但多是埋怨負面又哀傷。 她是上一個世紀出逃的難民,因是華僑所以家底不錯,全家一路艱險分批到了澳美加;她工作了幾年後因老闆退休,自此失業,短期打工都不如她的意,而她又有所堅持,不做藍領工作,白領薪水如不合她意也看不上眼,日復一日總是靠著家人和政府救
我所認識的女孩們,從15歲成長到了40歲,有的人家境優渥,接受良好教育,然而到了適婚年齡,家中卻跟他說,女孩子家還是要找個好對象,與科學園區的主管結婚,開始相夫教子的生活,在夜深人靜時,突然想起一輩子汲汲營營唸書即進入好公司,最終仍像農業社會時代一樣,等待丈夫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己則是柴米油鹽。
有位朋友很年輕時就離婚了,離婚後才發現前妻懷孕了,所以他一直沒有再婚,直到五十歲時,才在一位亦師亦友的誘導下去大陸娶了一個新娘。 到台灣的第二天,那位女生就要出去找工作。我朋友覺得很奇怪,請我去了解一下。我的朋友花了一筆錢沒錯,但是那個女的也花了相同的錢,所以她認為她是花錢嫁來台灣,所以找工作沒有
Thumbnail
  本片為導演阮鳳儀的自傳式電影,描述主角芳儀(方郁婷 飾)1997年隨母親(林嘉欣 飾)與妹妹(林品彤 飾)移居美國生活,2003年因母親罹患乳癌而搬回台灣,父親(莊凱勛 飾)則常出差往返大陸與台灣。回到台灣的兩位姊妹須重新習慣既熟悉又陌生的台灣(體罰教育、交新朋友等),及只聽得懂中文、忙
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每個媽媽曾經也是備受呵護的小女孩,雙手舉高高要抱抱。都還來不及練習,這位女孩就要變成女人,開始面對人生。這位小女孩,初入社會,發現偽裝才是走入社會的武器,武裝自己可以得到更多的鼓勵。
Thumbnail
一個白人女孩,一個黑人保母。 一個經濟生活無憂,一個為了生活遠赴他鄉。 一個還只是孩子,一個即將成為阿嬤。 但他們都失去了母親。 他們緊密地依附著,卻也要遇到分離前最後的狂歡。 這部電影大概就是講了,這樣一場為了分離而出現的狂歡,既讓兩人享受最後的時光,卻也讓彼此理解,人生終究要分離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