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可不可以,你也剛好喜歡我」觀後感(有劇透)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一、劇情簡介

筱湘喜歡青梅竹馬的助豪,但助豪卻向依靜表白了,依靜給予助豪考驗促成三對不可能在一起的人,助豪轉而向筱湘求助,兩人一起幫助了嚴酷的老師與癡情的健身教練、大姐頭和哲學男,以及偏執女和酷男,了解彼此並踏出那一步說出口,成就良緣。

然而,在依靜與助豪交往的過程中,依靜被助豪的善良暖心所感動,希望他成為她的男朋友,並且在察覺筱湘與助豪之間的親密朋友關係時,希望筱湘離助豪遠一點,筱湘為了好友,忍痛疏遠助豪。

在一次的意外中,助豪為就筱湘身中一刀,筱湘難過不已,卻被依靜告知助豪是為了自己才受傷,並要求她不要來探望助豪,助豪不理解為何筱湘不來看自己,以為她真的有男朋友了,失望離開。這時依靜直播公開與助豪是假交往,筱湘也知道了原來助豪是為她受傷的,傷心的她也在這時發現了助豪的秘密,原來助豪一直喜歡的就是她。

為了追助豪,許多人幫著她追車,卻趕不上火車。但助豪卻在月台上出現了,原來他也從依靜那知道,原來筱湘喜歡的也是他,他趁機告白,收穫了愛情的果實。


二、人物剖析

(一)筱湘:是個(爛)好人,為了朋友,可以兩肋插刀,為了朋友,可以放棄愛情與友情。但這樣的人,犧牲這麼多,內心痛苦不說,還未必能得人理解和感激。比如說:依靜曾說她有何好委屈的?助豪也不能理解她的疏遠,甚至為何沒來看受傷住院的他一眼?

(二)助豪:是個濫好人,居然為了依靜假男友的要求,就答應了,絲毫沒有考慮到他喜歡的筱湘做何感想?縱然他覺得筱湘可能不喜歡自己,但一切都尚未確認,就對依靜告白,這不是生生斷了自己的情路嗎?而且還不能告知筱湘真相。在假交往的過程中,居然還真的去看電影、吃東西,甚至接吻,老實說,即便影片中都浮現他想的都是筱湘,但在明知自己是假裝的,還能真做,真心讓我接受不能,如果他是不知自己的心意,後來才在交往中發現原來自己真愛是筱湘還說得過去,問題不是。所以我覺得劇情一開始的時候並沒有說是假交往,只是後來為了帶出助豪其實喜歡的是筱湘,才將前因後果說出,以突出兩人其實是互相喜歡的,但轉得實在太硬了,而助豪的表現,我只能說我不能接受這樣心志不堅定的人。

(三)依靜:是個孝順又有點自私的人,但可以理解。高中時母親就車禍住院,沒有父親,獨自撐起龐大醫療費,非常孝順也堅毅。當得知助豪對自己母親的照顧,對於獨力苦撐的依靜來說,助豪值得依靠,因此她想把握住他並沒有錯。愛情裡容不得一顆沙子,所以她要求筱湘和助豪保持距離,也不算太過份,畢竟誰能接受自己的男朋友和另一個女子親密無間?對於筱湘和助豪兩個人而言,也確實要因此掌握分際,雖然兩者可能會覺得彼此是很好的朋友,但畢竟狀況不一樣了,人生總是難以兩全。但依靜是明知助豪只是幫忙自己做假男友而已,她也發現了筱湘與助豪互相喜歡,卻還要筱湘保持距離,甚至不讓她看望受傷的助豪,就顯得很過分了,這是生生的拆散了一段姻緣,是電影才讓他們happy ending,如果是現實,兩人很可能有緣無份,也許還會陌路。雖然依靜最後也覺醒了,並促成這對,但還是得說實在是戲劇效果。不過,我覺得能理解依靜,她一定很累,希望能有人溫暖陪伴她,當這個人出現時,為了取暖,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靠近。或許也可以這樣想,依靜的存在是個考驗,如果筱湘和助豪能夠通過,便是真愛一生,如果不能,也只能說有緣無份,畢竟世上的事本來就是好事多磨。

(四)嚴酷的老師:看到這位老師就想到日劇「女王的教室」的老師,不過這位老師的嚴酷和該劇不同,原來是隱藏著一個天大的祕密,這個秘密讓她放棄自己最愛的畫畫,讓她放棄心愛的人,甚至自我放棄。原來她竟罹患了漸凍症,讓她再也不能執筆好好的畫畫,甚至以後都無法自理,因此不得不放棄,並冷言冷臉拒絕心愛的人的示好。其實,她活得很辛苦,也不想拖累別人,真的很堅強。

(五)癡情的健身教練:即使老師一再拒絕他,也仍不放棄的愛她,直到以為老師另有所愛,才放棄離開。得知真相後,仍然對老師不離不棄,對他而言,他愛的就是老師這個人,無論她未來會如何,即使將來再也不能動,他仍然愛她,仍然願意陪在她的身邊照顧她,我只能說,這不是真愛,什麼才是!

(六)大姐頭:統領著一群小弟,卻不仗勢欺「好」人(不過曾經綁架筱湘和助豪,還灌酒是例外),曾經幫筱湘和助豪解圍,也曾經為護公車上的人而受傷,是個說話直率、粗魯又豪氣的人,喜歡上了會說哲語的哲學男,卻拒不承認,認為兩人的世界差太多,但最後卻被說服踏出去接近哲學男,因著哲學男理解她的本性還算好,於是兩人就CP了。我覺得,雖然不同世界的人在一起的例子,不是沒有,但我想不多,而且大姐頭是在刀口上討生活,當初助豪就是因為和大姊頭在一起才被尋釁用刀刺傷的,哲學男這樣佛性、和平主義者,我覺得除非是有大愛和寬廣的胸懷,度己度人,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的覺悟,不然真的會過著很驚險刺激的「生」「活」!

(七)哲學男:有一次的搶劫中,他引用了尼采的話:「受苦的人,沒有悲觀的權利。一個受苦的人,如果悲觀了,就沒有了面對現實的勇氣,也就沒有了與苦難抗爭的力量,結果是他將受到更大的苦。」,然後像偵探一樣說出他可能遭遇的困境,寬慰他並給予實質金錢的幫助後,使搶劫的人放下了他的刀,這大概是我對他印象最深刻的,這句話也給予了我很大的啟發。所以哲學還是有意義的,只要我看得懂而且能應用的話。

(八)偏執女:據她說她會不由自主地有強迫行為,因此被認為怪咖,但她癡心的喜歡酷男,巴巴的對他好,卻總是被冷臉拒絕。私底下其實是個很受歡迎的DJ,也是酷男喜歡的人,但並不知道她就是偏執女,因為她總是戴著面具。筱湘和助豪設計讓酷男知道,但酷男顯然不知所措,而偏執女也很生氣,認為他們不懂她,打著為她好的名義,卻造成了這樣的情況。到這,我覺得幫人真的要幫對,但幫對真的很困難。有時候我們不瞭解對方的想法,可能好心幫倒忙。不過如果沒有熱心腸,可能他們永遠也難以打破僵局。偏執女知道酷男喜歡DJ的自己,而討厭平常的自己,她害怕酷男知道DJ是自己也無法接受自己,也許以後都再也沒有可能。不過,其實最差也就是這樣,畢竟平常的自己他也不喜歡,如果想要有所突破,只能是另一個身分的揭露,反正最差也就是他還是不能接受自己,那自己或許也可以收心了。有時候,我們害怕,或許只是害怕可能會更糟,但其實可能也糟不到哪去,即使是那樣了,又如何?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船到橋頭自然直,而且有時,不破,如何能立?

(九)酷男:青春期的男子,大概受同儕的影響很大,愛面子,因此明明喜歡偏執女,卻還要裝不喜歡,還要拒絕,甚至表現出厭惡,只能說表現出了典型吧!


0會員
17內容數
這是我個人生活的紀錄,有我的反思、情緒的抒發、心得感想,所以文字隨意自然。我藉由此版面,一方面有文字的創作整理思緒,二方面藉此有動力去創作,希望能與閱讀者有共鳴,也希望自己和閱讀者都能更好。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