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諸羅三界埔黃麥女天命在道統自然神學方法論的實證範疇

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天真靈學聖道院 (Tiān Reality Spirituality Holy Tao Academy)  

先天門 (The Door of Supreme Tiān) 


伍、    研究結論與建議

    本文提出黃麥女天命,在形上自然神靈天命範疇和實證之道上,就宗教哲學觀點,以蘄獲得嚴謹邏輯的社會科學詮釋,盼能有圓釋的新台灣形上天命範疇,以利宗教信仰、教育,和社會人文價值。

一、              實證結論

    黃麥女天命的一生懿行,類孔子天命木鐸日日晨鐘課省真忄靈,適時晚間仍教學不墜,日日無時不靈識教灌暨「三曹對案母親辦」,忄繫形上易理,指導形下靈忄真道,一貫三教歸一統。

    在諸羅三界埔「天真靈學院」,日夜自天命木鐸授忄靈道學,似孔教璞園耕學自給自足,建構「象形」意義的傳道學堂:「桃城」寓意真理傳承滿天下靈才,「寶島」寓意宣道祈福台灣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法船山」作為超渡形下神靈義寓好靈歸福地理天,完成人世間真理道路的救世「收元」。

二、              在地影響

    若說台灣民間信仰普遍信奉天上聖母的「姆娘」光輝,寓含「姆娘」思潮的涵容光大,慈幼悲憫眾生。那麼,由形下林默娘的靈性升騰,寓意「天上聖母」之「偶然必然性」指攝「無極老母」━「姆娘」信仰思潮。「無極老母」自忄靈台灣黃麥新天命形上範疇的「姆娘」智悲雙運,慈濟鄰里更贍養多位信徒遺孤成人。

    又形下林默娘寓意「天上聖母」以「朝天閣」向度「形上之天神」━無極老母、天地神靈「太陽父、太陰母、地父、地母、風仙母」為宗,哪麼台灣黃麥新天命範疇的形上六甲神靈━無極天地自忄(神)靈一貫之道,是為「朝天閣」寓意朝奉的形上神靈「六甲神母命」━黃麥母命之現實履道。

三、              價值傳承

    台灣黃麥新女天命形上範疇,如陳黑格爾形上絕對精神指攝形下現實,就「道器一體」的一貫之道,成就解決了數千年中國哲學經典中對越上帝和天地自然界與神的貫穿問題,解答了西方眾人質問對上帝創造神缺乏宇宙自然神,符應了聖多瑪斯賦予構造神的詮釋。又自承「六甲神天命」得合道家「無極而太極是生兩儀化四象行八卦成萬物」,六甲「自忄靈『中保』」作為天地一貫之道的真理開展。

    或許某些思潮巧合某些意象,除了六甲神符應自身生態思潮,形成了秘思的神秘性堪稱神蹟。而「母命」是「姆娘」智悲雙運的靈母和靈子關係的救贖象徵。又即便父權威權的轉換新時代女性主義,是為兩性平權的新時代,然若以意象藉端女性主義則又是另一新女權權威的形成,而應是「天地自然陰、陽」的互補,「孤陽不生、孤陰不長」,「陰陽互補」相承則萬物不墜,陽中有陰,陰中有陽,乃無極而太極的中庸之道。

    又「YT曉X說」所言皆為勸世說,堪稱善道表率,然孔子之言「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故在不疑處,有疑,其某集言西方博士後,必出東方博士且有偈言「『天命』在『海上』」,更生硬毫無實徵地穿鑿附會前後字詞顛倒解釋天命必出為地名「上海」,但這預言偈卻更符應社會現象科學實證「台灣黃麥新女天命範疇幼生於嘉義縣『海』岸『上』東石鄉富瀨村99號」。 

    西方古有博士預言救世主耶穌基督降臨,今東方有北海老人500年前著《歷年易理》,辛巳年孟秋上海崇華堂發行,一書內容盡乎俯拾皆是預言母娘黃麥天命親臨。一貫道無極老母是偶然必然性的鋪陳━蘇老前人「三曹對案」回證眾靈子因信稱義敬拜黃麥母命踐履道統真靈理天。

    黃麥母命,六甲神自忄靈一甲子身教、言教「忄靈改革理念」,授靈學「三曹對案」超渡因果,無字天書聽音悟理更勝禪宗當頭棒喝地直指身忄靈真理,化育「好人壞靈」為「靈的活人」,實乃化法治無法解決的忄靈暴力亂象於祥和的極致生命、真理、道路。

 

貳、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目:

1.           北海老人。《歷年易理》。辛巳年孟秋,上海崇華堂發行。

2.           天真靈學院。《天書悟道》。嘉義縣中埔鄉三界埔天真靈學院。

3.           吳寬裕。黃麥母命象數義理手稿。嘉義縣中埔鄉三界埔天真靈學院。

4.           (清)阮元校刻,《十三經注疏》。上海 : 上海古籍。1997。

5.           聖經公會編。《聖經》。香港:聖經公會,1970。

6.           丁福寧。《多瑪斯形上學》。台北:商務,2007。

7.           沈清松。《物理之後-形上學的發展》。台北:牛頓出版社,1986。

8.           莊嘉慶,《宗教交談的基礎》。台北:雅歌出版社。1997.09。

9.           陳鼓應(2013)。《老子今註今譯及評介》。台北市:台灣商務。

10.       董芳苑(1984)。《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長青文化。

11.       鄭志明(1996)。《台灣民間的宗教現象》。台北市:台灣宗教文化工作室。

二、西文譯書:

1.           苗力田,李秋零譯。《亞里士多德形上學》。新北市:知書房,2001。

2.           北非•聖•奧古斯丁(Augustine, St.)著,徐玉芹譯。《懺悔錄》。台北市:志文,1985。

3.           意•托馬斯•阿奎那(2019)。《聖托馬斯基本著作》。上海:譯文出版社。

4.           德•海德格(Heidegger, Martin),熊偉、王慶節譯(1993)。《形而上學導論》。台北市:仰哲出版社。

5.           麥格夫著,曹明星譯,《再思因信稱義》,台北:校園,1999。

6.           荷蘭•斯賓諾莎著,國立編譯館、邱振訓譯(2018)。《倫理學》。台北市:五南書局。ISBN:9789571194325

7.           德•康德(Immanuel Kant)(2015)。《道德底形上學》。台北市:聯經出版。ISBN:9789570845365

8.           伊利亞德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2000。

9.           德•莫爾特曼(2002)。《創造中的上帝--生態創造論》。北京:三聯書店。

10.       德•黑格爾著,諾克斯和米勒(T.M. Knox and A.V. Miller.,1985)編譯:《黑格爾哲學史講演錄》(HEGEL'S Introduction to the Lectures on the History of Philosophy.),賀麟、王太慶譯(1978)。《哲學史講演錄》。北京:商務印書館。

11.       英•詹姆斯‧艾夫萊姆‧洛夫洛克(James Lovelock)著,金恆鑣 譯(1994)。《蓋婭,大地之母:地球是活的 GAIA:A New Look at Life on Earth》。台北市:天下文化。ISBN 957-621-232-4

12.       英•保羅‧戴維斯(PAUL DAVIES)著,徐培譯徐培譯(1994)。《上帝與新物理學》(GOD & THE NEW PHYSICS)。湖南: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

三、西文專書:

1.           Gottfried Wilhelm Leibniz, Writings on China, Translated, with an Introduction, Notes, and Commentaries by Daniel J. Cook and Jr. Henry Rosemont, Open Court : Chicago and LaSalle, Illinois, 1994. ISBN: 9780812692518

四、期刊論文:

1.           李震。〈多瑪斯哲學與天主教的教育理想〉。《哲學與文化》20:4,1993。

2.           魏元珪,〈儒道二家的宗教情懷〉,《中國文化月刊》。1981.10.。

3.           魏元珪,〈中國哲學精神與特質〉,《中國文化月刊》。1981.05.。

4.           杜榮哲,〈論「大甲媽祖的巡禮運動」對信徒神學的啟示〉。收錄於董芳苑(1984)。《台灣民間宗教信仰》。台北市:長青文化。

5.           盧建潤,〈萊布尼茲論中國自然神學中的天、上帝、神的概念〉,2015年台灣宗教學會學術研討會。

6.           David McCabe, HEGEL AND THE IDEA OF PHILOSOPHICAL HISTORY, HISTORY OF PHILOSOPHY QUARTERLY, Volume 15, Number 3, July 1998, pp369-388.



Author :  email:[email protected]  ,  line:tdoste23  ,  宗教碩士、哲學博士。

0會員
71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